吕 赟
近日,笔者读了几则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虽没有看到什么长篇大论,雄辩之辞,映入眼帘的只是一句句平实的话语、淡然的讲述,然而细细咀嚼,就能感受到这些看似平淡的语言,却是字字珠玑。笔者认为,从校长的视角,俯拾之间,便能领悟到许多管理之道,受益匪浅。
一、南山之竹仍需修
[故事]子路初见孔子时,孔子问他:“你最喜欢什么?”子路轻率地说:“玩剑!”孔子说:“以你的本质。如能再努力学习(文化),那就没有谁能比得上你了。”子路不屑地说:“学习能有什么用呢?”孔子说:“木材要直,必须经过墨线的校正:人要成为仁德的君子,必须接受劝谏。不听劝告、排斥学习的人,往往离刑罚不远了”。子路固执地说:“生长在南山的竹子,没人理会也长得根根挺直,砍下来当箭射。可以射穿犀牛皮,像这样的天生良材。又何必要学习呃?”孔子说:“如果在后面装上羽毛,前面插上箭头,不是射得更远、更容易射中目标吗?”子路听了心服口服,从此投到孔子门下。
[启示]子路天资聪颖,但他没有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面对这个尚武轻文、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孔子主动施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之心悦诚服地投到自己的门下,并最终把他调教成一个以“政事”闻名的“贤人”。在我们的管理过程中,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即一些优秀的骨干教师,因为自己以前所取得的一些“骄人战绩”而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进而固步自封。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一些已形成了一定的个人风格,是学校重要的教师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但是,“南山之竹仍需修”,他们仍需不断学习提高,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们也应该像孔子那样,适时地对其“主动施教,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努力付诸于实际行动,从而使自己能够成为“射的更远”的“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阶下之囚仍须信
[故事]孔子与公冶长公冶长,孔子弟子之一,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公开评论他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结果,孔子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启示]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耐人寻味。据传说,公冶长获罪与他通鸟语有关。这样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是从孔子评价他的话(见《论语·公冶长》)来看,他坐牢之事倒十有八九是真的。而孔子居然在他坐牢时就公开宣称“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这样的信任与肯定,对身陷牢狱的公冶长来说,是多大的精神鼓励啊!后来,孔子果真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而公冶长也确实没有辜负孔子的厚望,多次拒绝鲁君要他做大夫的请求,专心教学育人,弘扬孔子学说,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试想:如果没有孔子的信任与鼓励,公冶长出狱后能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谈成圣成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几乎每一个青年教师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因为某些原因或多或少地走过一些弯路、犯过一些错误。对于曾经犯过错误(尤其是严重错误)的教师,我们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对他们进行精神孤立,那样,就会导致他们失去信心,从而自暴自弃;相反,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充分信任他们,多给一些机会给他们,多为他们搭建一些得以展示的平台,给他们以最大的精神鼓励,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走上健康发展的自我成长之路。
三、兼听则明偏听暗
[故事]孔子又一次告诫自己的弟子:“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启示]孔子认为,听人说话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修养。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正如苏格拉底曾说过:“上帝让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让你多听少说。认真、细致、专注地倾听完别人的话,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的是着急、浮躁的心,收获的却是信任和爱戴,还有成功。”毋庸置疑,多倾听,我们便能广开言路,博采众长,能集思广益;多倾听,我们就可以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了解信息,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学校的真实情况,如学校的管理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惑,教师有哪些真实的内心感受,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等等,也只有在了解这些真实情况的基础之上,校长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从而为学校的正确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我们对待教师的诉说,缺少出于真诚的关注、亲切平和以及听完的耐心,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没有必要倾听教师诉说,喜欢过早地作出结论的话,时间一长,教师只能敬而远之,出现“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现象,这样一来,学校的管理自然就会陷入一种“校长责怪老师、老师埋怨校长”的恶性循环中。
四、言行一致不唯上
[故事]子路问孔子应该如何与自己的领导相处共事,孔子说:“一定要言行一致,不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耍心计。同时,知道领导不对的一定要当面指出来。”
[启示]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胸襟实在是令人佩服!的确,当下我们之所以呼吁、倡导教育家办学,就是因为现实越来越需要这种言行一致不唯上、能够脚踏实地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的校长。要知道,一个没有独立人格、不能进行独立思考的校长,要么把领导对教育的理解作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要么把权威对教育的理解作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甚至为保乌纱,谁决定自己的命运就按照谁的意愿办学,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于是乎,成功教育流行时搞成功教育,愉快教育风靡时搞愉快教育……不能脚踏实地,从自己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本校全体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出真正属于本校发展方向的决策。我们应该有独立的人格,有独立的思想,有大无畏的胆略,树立责任意识,困难面前不退缩,强权面前不低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五、家事难断也要断
[故事]孔子与曾参曾参在瓜田锄草,不小心把瓜苗给铲断了。他的父亲十分生气。抡起一根棍子劈头盖脸就打。曾参不躲不闪,倔强挺立,任凭父亲打得头破血流,直至昏倒在地。孔子听说此事后,不让曾参上学了。曾参不明白自己哪儿错了。就托人去问。孔子说:“做子女的有了错,父母拿小棍子敲打,应该站着受罚;如果父母用大棍子打,就必须赶快逃离以免受伤。可曾参却在父亲暴怒时,宁愿被打死也不跑,这不是要陷他的父亲于不仁吗?他的过错并不比不孝敬的人轻。”
[启示]曾参后来撰写了《孝经》,被后世尊称为“孝圣”。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得到孔子的孝义真传,或许与他这次因不孝而差点儿被孔子“开除”的经历有关。虽然他们父子同为孔门弟子,但他的不孝行为毕竟发生在家里,是家事,作为老师的孔子要是不闻不问,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那样的话,曾参是成不了“孝圣”的。
我们平时都是倡导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即“舍小家、顾大家”,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要知道,教师的工作情绪是会受到家庭生活状况影响的,试问,教师如果连“小家”都顾不了,那又怎么能“顾大家”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因此,作为校长,不应该只是关注教师在学校中的工作状态,还要关心教师的生活状态,比如住房条件、家庭状况、生活水平等。当教师生病时,我们应主动上门看望,让其安心养病,祝其早日康复;当教师家里有困难时,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其解决困难,使其无后顾之忧;当教师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了比较大的矛盾时,我们应尽力调解,助其灭掉“后院之火”,从而得以安心工作……这样就能使教师体会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校长对他的浓浓真情,从而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产生高涨的工作热情。
“半部论语治天下。”笔者认为,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同样适用!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