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学校标准与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政策

2009-03-25 04:09
中小学校长 2009年2期
关键词:爱生政策改革

李 雯

在2006年开始的新的五年周期中,联合国儿基会和教育部基教司联合实施的“爱生学校”项目致力于建设中国爱生学校的标准,并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层面进行积极实践探索。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对照爱生学校标准。分别就我国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文件中所涉及的学校发展政策和评价政策做一些对比分析。

一、我国课改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政策和学校评价政策

1、学校发展政策

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学校评价也处在探索和变革之中,这些变化给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都带来的新的挑战。

为此,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于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和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2年6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以十部委部长令形式签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义务教育法》。这些文件对我国近年来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做出了新的法律规定。

2、学校评价政策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评价制度的变革,2002年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而制订的,是建国以来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体现着课程改革背景下全新的教育理念。另外,在推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方式。各地政府的教育督导政策也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二、爱生学校标准与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政策

1、全纳与平等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三个重要文件中,有八处内容专门针对学校教育的“全纳”。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要重视和加强残疾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3)要继续抓好农村女童教育;

(4)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5)各地人民政府要给家庭困难学生减免费用。并提供“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资助。

新修订《义务教育法》的总则和各章都有内容专门针对学校教育的“全纳”。总则第四条指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学校、学生、教育教学、经费保障和法律责任各章中,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到相关内容来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全纳”。

另外,2004年3月25日发布的《中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指出性别歧视是影响中国取得有质量的全民教育的最大障碍。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到2005年,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到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

2、有效的教与学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四个重要文件中有八处内容专门针对学校“有效的教学”。主要内容有:

(1)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3)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五章“教育教学”第34、35条都是专门针对学校“有效的教学”。主要内容有:

(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推进素质教育。

(3)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4)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安全、健康与保护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三个重要文件有5处内容专门针对学校的“健康、安全和保护”。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乡(镇)、村都有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的义务。提倡农民通过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2)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采取各种措施,比如每天锻炼一小时、经常开展各种体育比赛等,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3)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4)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5)加强管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危房倒塌、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交通、溺水等事故。

(6)重视和加强师生的对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尽快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8)各有关部门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治理,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杜绝社会不良风气对正常办学工作的干扰和冲击,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和校园周

边环境。

《中小学幼儿因管理办法》是建国以来第一个以十部委的名义发布的专门针对中小学安全问题的法规。涉及学校安全管理方方面面的内容。从结构上看,既讲政府职能又讲学校管理,既讲教育部门,又讲相关部门,体现了不同部门的齐抓共管:从内容上看。涉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责任、日常管理、安全教育、事故处理、奖惩等方方面面。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学校安全写入法律。第三章学校的第23、24条是专门针对学校安全的。主要有:

(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2)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4)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4、参与与和谐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两个重要文件中有三处专门针对“儿童、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其内容涉及:

(1)学校要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2)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

(3)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4)建立健全学校、社区和家庭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的制度,形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性机制。

三、爱生学校主要内容与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评价政策

1、学校评价政策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是针对实践中学校评价和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升学率作为评定学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多元化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型学校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意见》提出了学校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但是并没有明确学校评价的内容标准。

2、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即教育督导的内容标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各地人民政府逐步建立了教育督导评价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地方的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各地的督导评价方案集中体现了国家和地方的学校评价政策。

综观各地的督导评价方案,可以看出,作为政府部机构的督导部门评价学校的一级指标基主要包括:学校的目标与规划;领导及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条件(包括卫生与安全);学生质量等。这些指标实际上是从学校管理者的工作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

3、爱生学校主要内容与学校评价政策

从学校评价的政策和政府对学校的督导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学校评价政策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校要具备符合教育需要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的良好教育等方面。相对于爱生学校标准的四个维度。主要与“有效的教学”、“健康、安全和保护”两个维度直接相关。

四、结论、分析与建议

(1)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政策与爱生学校标准的四个维度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相对而言,“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健康与保护的环境”三个维度在相关政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参与与平等”在相关政策体现相对比较少。这种情况体现了我国的课程改革坚持“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也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政策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2)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评价政策在体现爱生学校标准的四个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有效的教学”和“健康、安全和保护”两个维度,尤其是“有效的教学”在相关政策得到充分体现,其它两个维度体现地较少。这种情况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体现了我国中小学的评价政策正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

(3)就学校发展实践而言,以上提到的学校发展政策和评价政策并没有完全得以落实。有待于以后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在学校发展方面。一些地方的学校仍然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美育、体育,重视中考、高考考试科目。忽视非中考、高考科目等情况。在学校评价方面,一些地方的学校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等问题。这些情况不符合爱生学校的核心内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

(4)从学校发展政策到学校评价政策,再到学校发展与评价的实践,这三者与爱生学校标准主要内容的符合程度呈现出一种“衰减”的态势。这种情况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政策已经充分考虑到的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学校评价和学校实践方面还仍然需要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爱生政策改革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教师品德修养浅谈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