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具功利化的当代社会,汉母语学习的弱化,导致了学生汉语言文化底蕴的浅薄,导致了学生民族情绪的淡化,导致了学生认知视野的狭窄,由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极度匮乏和认知视野的狭窄,使得他们的道德素养急剧下降,并逐渐变得自私、冷漠(孔庆东语),急需人文精神的疗治和调补。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美丽,但它只停留在目标层面上,很缺乏操作层面上方法的有效确立和规范,使得不少老师在语文教学和学生阅读工作上缺少得力的方法指导,以致使语文阅读工作低效、随意、无序。
经调查发现,广大中小学生读书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规定的最低读书量,阅读量不足,阅读面狭。
为什么阅读教学如此薄弱,笔者认为,是因为我们的学校上到领导下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他们一心只为“应试”,眼睛只看到考试的分数,升学的名次,平时只重视符号的训练,学生淹没在大量的题海中,那么阅读究竟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价值和意义,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探讨,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见教。
1、阅读是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
每个老师务必明白学生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是要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前提的。而阅读量不足,阅读面狭窄极大地影响了课改的实施和质量,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阅读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业评价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学科测试更多地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场涉及教育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全方位的变革。如果我们不及时的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仍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的训练轻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就无法适应当前的竞争以后的发展。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必须从阅读开始,因为阅读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工具,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起点。学生阅读多了,自然变得了聪明而又视野开阔,在学习中自然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社会信誉,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生才不惧考,这样的学生才禁得住考,否则死拖硬压,只能是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2、阅读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途径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学生阅读一本本好书,实际上就是和一个个高尚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逐步懂得怎样做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阅读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需要
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的读书风气,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以自己的书倦之气,去熏陶学生。可以这样说,读书决定教师的眼光,读书决定教师的态度,读书决定教师的思想深度和教育教学的高度。读书不但可以使教师提高知识,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而且能够使教师远离浮躁,沉浸教学。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而唯有读书才能提高教师的素质。
阅读是一项教育工程而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它关系到的不仅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关系到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读到的最让我们惊艳的美景,若把学生比作牛羊,那么,课外阅读便是水草丰美的草场!阅读让学生视野开阔;阅读带给学生心智;阅读让学生高尚。爱读书的学生是少问题的学生,是长进的学生,是容易沟通的学生,是好管理的学生,是通情达理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孙晓梅,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