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国古诗的英译事业自1871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诗经》之后日渐繁荣。随着译诗实践的增加,古诗词英译的困难使人们觉得有必要进行专门研究。最初的古诗词英译研究者主要是翻译实践者, 他们将自己的译诗经验和感悟加以阐释,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形成了独特的译诗观。主要有以许渊冲为代表的格律派,提出了“三美”“三似”“三化”论[1]和以翁显良为代表的散体派,主张只要能再现原诗的神韵, 不必在乎译诗的形式[2]。而顾正阳在《古诗词曲英译的美学研究》一书中, 从诗歌美学方面选取了典故、专有名词、星斗、曲牌等极富文化内涵的主题进行了具体而细徽的剖析,对古诗词英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有关形似和神似等二元对立之争的樊篱[3]。随着90年代以后西方语言学派的各种翻译理论在古诗词英译领域中的应用,黄国文利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从经验功能、逻辑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语篇结构、形式对等、静态与动态、引述、时态、人称、专有名词等方面对古诗词英译问题进行了较科学而系统的研究,为古诗词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4]。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语篇的叙事学角度去探讨中文古诗语篇视角的翻译处理。
二、英汉语篇视角的差异及古诗的视角模糊
所谓语篇,即在交际功能上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言片段,内容相对完整的文章或著作节选可称之为语篇[5],可以表现为“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词组,也可以是一副对联,一首小诗,一篇散文,一则日记”[6]。叙事学(narratology), 或译为“叙述学”[7],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涉及到叙事框架的构建,叙述交流过程,叙述与叙述者,聚焦与聚焦者、聚焦对象,叙事时间,行为者(人物)结构模式与人物描绘等[8]。叙事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着眼点,是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和角度向读者描绘人物,讲述事件,介绍背景等等[9]。丰富的叙述形式最终可归结为两种传统的叙事类型,即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7]22。第一人称叙述可以使读者如听当事人侃侃而谈,往往具有显著的个性色彩与人格内涵。“我”的主观体验通过“我”的情绪行为语言表述出来就显得比其他人更有力度,其亲历性与体验性浓郁了主观抒情效果[10]。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抑制作家自传倾向的诱惑,防止过多投入主观情感,可以追求叙述的客观化和有序化,比第一人称叙述更便于较为客观地审视人物、理解人物,做到对某种生活现象的深入剖析[10]。其中第一人称叙述又可分为作为参与者的第一人称叙述者(I-agent)和作为目击者的第一人称叙述者(I-witness)[11]。前者指叙述者是直接参与事件,后者指叙述者不直接参与事件。虽然这两种叙事视角差别不大,但一般说来,前者对事件的参与度比后者更投入,因此在行文中与读者的距离更近,可信度更高。对于语篇叙事视角的安排,不同的语言有各自的特点。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结构上,表现为汉语语篇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英译,注重以神统形。英语语篇结构形式上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指称照应,衔接严谨。并且,汉语中主语可以是任何成分,对主语的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与谓语的间接相关,主语经常可以在语境中省略。英语的主语非有不可,而且在形式上与谓语一致,主语位置上不能空缺,哪怕语义上没有实义,虚义主语“it”也可填充形式[12]。
这一差异直接体现在英汉两语对语篇视角的不同处理上。一般说来,重意合的汉语,在语篇的展开中突出主题,主语隐含不显或无主语句的情况时常可见,而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英语句子构建在主谓轴上[13]。
中文古诗中经常出现省略主语的现象。一是因为古诗韵律性强,言简意赅,抛弃了一切无用的关系,以语言本身而不是借助于语法形式来表达纯粹的思想;二是因为重意合的汉语民族的表达习惯所决定。主语的省略导致的语篇视角模糊性使得对同一语篇产生了多种理解,诗中的叙述者可以为作为参与者的第一人称,作为目击者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三、古诗视角模糊的英译处理
由于中国古诗的简练与含蓄,别说是现代读者,就是古代读者甚至诗人自己写后重读起来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诗歌的魅力之处在于其模糊性与歧义性。意义的不确定决定了视角的不确定。汉语诗词的这种叙事方式给读者和译者提供了阐释和创作的空间。根据语篇行文视角的构成,古诗中主语的省略在英译时可主要作三种情况的转换,即转译为第一人称参与者叙述,第一人称目击者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
(1)以第一人称参与者叙述处理
当原诗作者意图与读者靠近以感染读者的,一般应处理为第一人称参与者叙述。如:
例1:《已亥杂诗》之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A Quatrain
Full of sad memories I face the setting sun,
With my stick pointing to faraway regions I'm ready to go.
Falling blossoms are not heartless and undone,
Changed into soil, they'll help next year's flowers grow[14].
这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不得志的郁闷之情,以第一人称参与者叙述感染读者,但并非所有使用第一人称参与者叙述的译文都能达到原诗的效果,有时处理不当会削弱原诗作者的真实意图,如:
例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ll alone in a strange land,
How I long for my folks on this festive day!
I imagine my brothers climb up a hill, dogwood on head,
And all except me merrily go their way[14].
这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原诗文中主语省略,视角模糊,只出现了身份不确定的“客”,“客”在汉语民族文化中常隐含有“他乡之客”,寂寞愁心无寄托之意。而上面的译文采用了第一人称“I”处理原诗文省略的主语,将“客”的身份具体化,这样一来,愁因客生便无处可见,使得原文中羁旅在外、客行他乡、漂泊无依的客愁大打折扣。
(2)以第一人称目击者叙述处理与第一人称参与者叙述相比,第一人称目击者叙述表述的信息客观性更大,但与读者的距离也更远。如:
例3:赠乔侍御——陈子昂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过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To Imperial Procurator Qiao
The court in the Han Dynasty honors cunning officials,
In the warrior gallery border deeds are ignored.
You're an impartial and incorruptible procurator,
With hair all white now, for whom have you doggedly fought?[15]
该诗文以诗人作为事件的目击者,本诗的写作对象乔侍御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提醒乔侍御当朝的官场以投机取巧获得官职为荣耀,轻视在边疆建立功勋的人,使得诗人的经验普及化。同样,这种处理方式也要注意场合。如:
例4: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喽。
此诗意境开阔,气势奔放,诗人宽广的胸襟、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精神跃然纸上,许渊冲将其译为: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16].
第三句“You”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建议,其实译这句诗时应该把诗人包括进去的,因为诗人表达的是他自己登鹳雀楼的经历,他真正想要说的是大家(包括他自己)如果要放眼远方,就要更上一层楼。而此译文将叙述范围变小了。相反,丰华瞻的译文更好:
The sun is setting with a bright hue,
And a flowing river is in sight.
To comman d a thousan
d-mile view,
Let's go up one more flight[14].
此译文中Let's将诗人自己及读者都包括进去,就比较合适了。因为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以诗人为代表的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诗人想要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告诉所有那些还想看得更远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3)以第三人称处理
例5: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Thoughts in a Bower in Spring
Graceful are the willows near the city wall,
And green are the mulberry trees here.
She carried a basket, but forgot to pick leaves,
She dreamt last night of her good man at the frontier[14].
此诗全文没有一句主语,但是通过全诗画般的意境:一位采桑女子手提空笼,斜倚在树旁,神情恍惚若有所忆……,读者可以感觉到此诗描写的是一位女子。此译文将隐含在诗中的主人公以第三人称处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情。
例6: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An Autumn Evening
In the flickering autumn candlelight, the painted screen grows cold.
With a small fan of silk gauze, she scatters the drifting fireflies.As chill waters of the night envelop the palace steps,She watches over sky the“Herdsman” and“Weaver Maid”.[17]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全句没有表明主人公的词语,但是为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将全诗中隐含的第三人称“she”翻译出来了。
四、结论
由于汉语重意合,同时考虑到诗词简洁含蓄的要求,中文古诗在多数情况下会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常常会导致视角模糊。相比之下,英语重形合,句子主语明确,视角清晰。在英译中文古诗时,面临着行文视角的处理问题,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将省略的视角处理为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和第三人称。
本文选取了叙事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叙事视角,力图为研究诗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相信在叙事学日渐繁荣的今天,必定会有很多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的译文,也必定会有很多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中诗英译乃至英诗汉译的文章。
参考书目:
[1]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一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刘秋红,刘洪泉.从语篇等值看文化信息的翻译[J].长江大学学报, 2007 (4):113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1
[7]郑敏宇.叙事类型视角下的小说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3
[8]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8
[9]陈梅,李光群.唐诗英译后叙事艺术的变迁[J].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4):64
[10]孙德林.论文学叙事活动中叙事人称的功能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1):77-78
[12]邓云华.英汉句法对比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6
[11]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95
[13]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123
[14]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5]郭著章,傅慧生.汉英对照《千家诗》[Z].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16]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17]张庭深.最美是唐诗[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查晓丽,女,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