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走进语文教学,给语文课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争先恐后地制作和使用课件,一堂堂评优课、公开课无不采用多媒体。可是在这火热现象的背后,却出现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何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黑板搬家”现象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般是将自己的讲稿或原来需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提前做成一张张幻灯片,讲课时从头到尾放一遍,把大屏幕当成黑板用。这样一来,课件内容庞杂,学生目不暇接,教学重点、难点难以突出,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课件要少而精要根据教学目标,抓住中心环节设计课件,如关键问题、重点板书可以显示,其余要忍痛割爱,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经济实用。
“哗众取宠”现象漂亮的背景、闪烁的动画、优美的音乐,增强了课件的观赏性,但往往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音画的欣赏上,甚至会出现自发性的议论,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的状态,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课件要主题鲜明图形音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一般来说,背景宜淡雅,以突出文字部分。尽量不要使用动画、音乐。幻灯片切换宜使用统一的切换效果,以免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只见机器不见人在黑暗的多媒体教室里,教师不断地点击鼠标,一屏一屏地显示,学生在下面静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闪烁、色彩斑斓,课件的演示代替了教师的讲解,语文课变成“放映课”,而师生的情感交流又稀又少,课堂几乎成为情感的荒漠。
课堂师生情感交流不可少语文教学不只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交流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用文雅的仪态、亲切的神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所营造的情境,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讨论时间,让他们说出对作品的独特感悟,交流互动,从而与学生一起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学习作者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手法,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不采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现代语文教学,盲目地把多媒体扯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结果却成为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
运用多媒体要注意课文选择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相反,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如果盲目地把有着丰富想象空间的文本直观化、图像化,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长此下去,学生的想象力就会退化。很多课文,特别是诗歌、经典散文,需要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就会破坏作者创设的美妙意境,所以不宜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有在学生再现课文情境遇到障碍时方可使用多媒体。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可以播放电视散文《安塞腰鼓》,将学生置身于豪放火热的舞蹈面前,使其真正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到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总之,只有不断探索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规律,扬长避短,才能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吴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