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新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有七个目标要求,其中第一条要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大大情感。”,笔者认为,要实现课标的要求,在物理课堂中,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乐于观察、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讨:
1. 在典型知识传授时,先创设环境,让学生带着震撼学知识 在学习讲解摩擦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创设注意安全的人文环境,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后,大部分乐于寻找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讲能的开发和利用,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创设发生的经济危机环境、效率不高的环境,过后学生找出了自己生活中许多的浪费现象;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说的那样:“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人性的完善,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2. 创设成功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良好,情绪也就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相反,学习中几次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使学生逐渐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我在物理课堂中对难度较大的内容创设了“小台阶,快步伐”的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是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如讲压力作用效果的内容时,先让学生手握铅笔的两端,说出各自的感觉,在播放人躺在席梦思和木板床上的DVD,让学生观察不同,说出自己做沙发与做普通椅子感觉不同的原因,然后再引入压强概念、公式、单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让学生熟悉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处理,进一步掌握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做学生容易接受,在达到学习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物理课堂成了学生自主交流的小环境。
3. 创设信任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愿意把见解公开,愿意与他人交流 给学生一份信任,学生将送教师一份惊喜,罗森塔尔效应也从心理学角度为此做了诠释。在物理课堂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给一分信任、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即使暂时答不上来,教师要投以信任的目光,适当的旁敲侧击,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再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第三,让见解新颖、思维独特的学生当“火炬手”。在课堂上,学生的新颖的见解,独特的思维角度但对问题的认识未必全面、准确,此时教师就要细心呵护这些思维的火花,给以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当火炬手,去传播奇思妙想的火种。
总之,物理课堂中理想的人文环境应当是:教师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学科的信赖和爱戴。并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与态度”目标。
收稿日期:200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