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 “冷”与“热”

2009-03-20 04:15王燕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全班姥爷

王燕君

推荐理由:

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被批评时要么强词夺理,要么阳奉阴违……面对这样一个学生,你会怎么办?王老师的做法是:慢慢“放松”了对他的监管,对他到处惹事也常常“视而不见”。你赞同这样的做法吗?别着急,仔细读,你会发现里面的玄机。

作为班主任,我一直认为: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偌大班级,只盯着班级整体,总规划长远目标,做长远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萌生出的“小”,面对班级工作的小事,不可缺少“小题大作”的细心。班主任工作就是要发掘那些极不显眼的“小优点”,对先进生,这是快马加鞭的良机,而对后进生,则是让其迷途知返的良药。这种着眼“小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琢璞为玉的过程。于是“小题大做”成了我管理班级工作的惯用手段。

可是,今年接触的一个学生却让我对这种“小题大作”有了新的认识,我想:教育工作,小题大做不可缺少,但有时也需冷静处理。

初一新生在去军训的车上我就发现一个小家伙坐在车上高谈阔论,很引人注意。可入学军训,第二天他就从床上摔下来,脚伤了,他告诉我们他有多动症,有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所以一直到军训结束他都没能参加训练。脚伤的前几日去给他送早餐,偶尔会发现他拖着一只伤脚在为同学们叠被子,并很自豪地让我检查,这让我不免对他很有好感。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以后他的各种“跌打损伤”其实是家常便饭。

回来后,开学第一天他又没有按时来报到,直到排好座位,中午马上要放学了,他才满头大汗跑进来,一问才知道是鞋在路上坏了,这样的意外情况和理由的确让我很诧异,对他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但因为是开学第一天也就只是提醒他以后注意。

可开学不到一周,我就意识到我的麻烦来了。

这个新同学仿佛是外星人刚进地球,个人习惯、卫生、纪律、作业、学习、书写、自我约束等方面都让人大跌眼镜,除了能一字不漏地一人背下群口相声,会讲没完没了的笑话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几乎没有,每每看到他乱糟糟的课桌,一地的垃圾,还有他写的如外星人般不可理解的英语字母,我就在想:他小学什么都没学过吗?当我侧面了解时,他的回答是:“老师,我小学语文特好,英语、数学老考90分。”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些水分,心里很着急。因为他的活跃已经开始影响班上的其他同学,班干部为此很有怨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一方面我挖空心思地对全班做思想工作,希望大家影响他,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接近他、了解他。渐渐地,我发现他的确是个很幽默的人,同学们都喜欢和他“混”在一起,班上就有不少同学愿意和他一起神聊。这说明他在班里算有一定的“人缘”,于是我就有意安排他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给他发挥表演、演讲等才能的机会,然后表扬加鼓励,希望可以让他有成就感,从而自尊自律,主动自我约束。可是没有坚持两周,全班大乱,自习几乎就变成了聊天室,全班总动员“侃大山”,见到老师也都是以“幽默”欢迎,全班一块贫,纪律乱得一团糟。这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这要几年下来,怎么得了?

我知道他身上的很多毛病都是“隔代教育”遗留下来的危害,因为孩子常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没有人严加管教,也比较溺爱,包办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弱。考虑很久,我决定改变对他的策略,把他的座位调到前面,开始对他严加管教,幻想他能在我的教育下脱胎换骨。坚持了一学期,本以为会成果显著,没想到这可给自己找罪受了,天天作业不完成,光各科作业一天说3遍都不止,再加上课堂纪律、个人卫生、生活常识、补课,还有时不时的任课教师找我反映他的各种“创举”,和每天下班无休止的“必修课”——听他姥姥、姥爷为他解释迟到、没做作业、没穿校服、没带书本、丢东西、带手机……等等各种”小事”的理由,以及他们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一些建议和想法,我几乎被折磨得筋疲力尽。尽管他在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也知道自己处理个人卫生了,也开始做作业了,可糟糕的是,我的心情被搞得痛苦、焦虑、烦躁、失落、不顺畅,甚至影响到上课的心情和面对全班同学的态度。这让我自己痛在心里,很难过,也很郁闷!我想我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结症,我是不是太心急了?因为一个同学而影响到我和大家的默契和亲密,损失太惨重了!我不停地反思,不停地问自己,这次的“小题大做”是不是不值得?是不是方法不对路呢?而且更糟糕的是他姥姥、姥爷明显对我的严厉很有意见,几乎天天打电话为他的各种行为解释,他自己也换汤不换药,常常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抄作业、做弊的本事反而是一天天见长。怎么办呢?这个视纪律如无物的学生是软硬不吃啊!确切地说是不知道吃。因为,有时犯了错误,老师同学气得不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一脸茫然。很显然,他缺少系统的家庭教育,有时真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事情的结果有多么的糟糕是他根本意识不到的。

正当我急燥,不知如何坚持下去,想放弃时,几位有经验老师的话语让我茅塞顿开:她们告诉我,当老师要有耐性,不要指望你的一两个月的点拨就能改掉他14年来形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何况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状态依然在继续。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去影响他,让他慢慢先建立起一种习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用来激励老师上进的话语,是让老师勤于思考,灵活变通教育方法的,而不是教师用来惩罚自己的工具。

这些话让我想了很久,也慎重考虑了很久,是啊,孩子尽管淘气,没有规矩,但毕竟也聪明、热情、阳光、没有因家庭的变故蒙上太多的阴影,也许这就是我们应该庆幸的地方。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好啊,何况是那么疼爱他的姥姥、姥爷。于是我翻看了很多关于隔代教育的案例,我感觉,现在当务之急不是去抓他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处理的是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而且这种培养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仿佛如逼债一样令人不愉快。适度地冷处理可能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于是我慢慢“放松”了对他的监管,对他到处惹事也常常“视而不见”,采取冷处理,不再和他较劲,让每天帮他记作业的同学休息,也不再找同学给他补课了,任何课上他有什么新鲜的“创举”都让他自己去和各任课老师协调解决,作业不完成也不听他解释任何理由,还故意不再接他姥姥、姥爷的电话,然后开始悄悄观察他。

刚开始他高兴得“狂欢”,频频“惹事”,仿佛一定要引起我的注意,真是让我胆战心惊!我担心自己的方法不对路,闹出更大的乱子。同学们都看不下去了,天天告状,我也冷冷地不理会他,几天下来大家都有点烦了,很多同学课上都不愿意和他一起混了,还主动管起他来。他看老师总是不理他,心里很发毛,天天盯着我,终于有一天忍不住来问我:“老师,你是不是放弃我了?”我说:“老师只是有点沮丧。”他着急的发誓:“老师,我保证……”尽管我知道“我保证”是他的口头禅,但我依然很认真地看着他,毕竟这一次是他自己愿意的,我说:“好吧,这是下周要测的一张试卷,老师提前给你, 你看看,我看看成绩再说。”结果那一次他入学以来第一次考了及格。他自己非常高兴,同学们也给他热烈的鼓掌。课后他兴奋得主动来找我商量:“老师,你能不能每次把要考的试卷提前给我?”谢天谢地!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如今,因为他的“好转”,困扰我多时的班风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教室里不再笑话连天,人声鼎沸了,各任课老师也开始愿意在教室里停留,我和孩子们的心情也渐渐好转起来,关系也更和谐,更亲密了。

虽然他还没有完全改掉恶习,依旧是年级最后一名,但至少他开始写作业,课上不再随意“发言”,不会再有任课老师反映“去你们班上课老感觉有两个老师”了。他也知道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上操也开始很认真的做了,个人和班级卫生都有所改善了。

我知道这有“小题大做”的功劳,更是冷静处理的结果。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只是在处理小问题、小难题时是要适度讲求方法的,要冷热并用,有些问题不是着急上火就可以解决的,要学会冷静处理,不能急于求成,适度地“晾一晾”有时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京源学校)

栏目编辑 付江泓

编辑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nxiyunxi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全班姥爷
原因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姥爷牌饺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全班都“疯”了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