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薇
复述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巩固课文、检查教学效果、提高口笔语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是学生在阅读(或听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口头和笔头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实际运用过程。它在英语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复述有利于课文的整体教学
以往中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花在语法分析、课文逐句讲解及大量笔头练习上,抽不出时间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加上复述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综合训练,不如教师独唱,满堂灌来得省事。学生对此也望而生畏,不敢迈步,习惯于学“哑巴”英语。
相比之下,课文的整体教学有较多的优点。而复述则是整体教学的中心环节。
课文整体教学的步骤一般为:1.反复阅读整篇课文。2.逐步加深理解课文的内容。3.学习课文的语言结构。4.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结合这四个步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具体的做法如下:
在学生预习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用英语向学生简述课文,使学生既对课文整体有初步的概念,又对如何复述课文留下一定的印象。
教师用简单的英语来解释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和难句。接着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和层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一问一答中,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和材料,为复述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学生熟悉通篇课文内容后,教师应训练他们分析归纳文章的层次结构,找出每段的主题句,进而概括出各个段落的大意。教师对课文作示范性复述,然后让学生模仿着复述,渐渐过渡到鼓励学生多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进行复述。复述在课堂上进行,先是让同桌的两位学生互相对述,最后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复述,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人人都有机会进行口头训练。
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越深透,复述得就越好。因为任何一种复述均包含有理解和表达的双重任务。理解正确,表达才能无误。通过复述,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因此,抓好了复述这一环节,对课文中的整体教学确实起了关键的作用。
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就大可不必为学生讲解或翻译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我们可以大胆地腾出这部分时间,对学生直接进行复述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复述有利于听说能力的训练
复述过程中的听说训练,应该从高一新生刚入学就抓起。先是简述课文,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听力训练,然后就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使得学生既要听懂教师的问题,又要正确回答。刚开始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连最简单的问题都听不懂,也不会回答。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情况渐渐有了改观。
课文回答的听说训练,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表达完整句子的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上,不能满足于只就课文内容提问,要不断穿插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作出回答的问题,以及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问题。问题往往应带有很强的趣味性,要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回答了所有问题后,接着就引导他们复述段落或全文的内容。在两人一组的对述中,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复述,或是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话复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学生异常活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爱讲英语,也完全有能力讲好。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是否使用有效的手段对他们进行听说训练。
高一下学期后,除复述课文外,我开始寻找课外材料,让学生听三遍后马上开始复述。当然,这些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下述要求:1.文字平易,便于理解。2.生词不多。3.内容具体,有情节,容易记忆。4.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我或是以正常的速度朗读,或是放录音磁带,三遍后就开始复述。这种训练一直坚持到高三。
事实证明,通过复述来培养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效果是显著的。它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打好了口语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同时,发挥了听觉记忆的优越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这些能力的形成,要比只会做选择填空题目要有用得多。
三、复述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训练了口头复述,就可以进一步要求在此基础上再笔头复述一下。这种训练要同课文教学紧密配合,可以从高一一直到高三,即要包括原文的所有主要内容。教师按适当的顺序安排好,略去不必要的细节,并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写,多写有把握的句子。学生写完后要复查全文,特别要注意时态呼应,单、复数,单词拼写等,做到句法基本无误,文章流畅。在交给教师批改之前,我要求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订正。因为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往往不容易发现,而去发现别人的错误,情况就不同了。这一要求还能提高短文改错的能力,确实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笔头复述应认真批改。批改虽费时,但意义重大。通过批改,教师可以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的知识缺漏,以便采取措施加以补救。补救措施之一是讲评,讲评时教师除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外,应侧重分析学生复述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归纳,然后作典型错误“剖析”。由于错误来自学生的实际,举例分析起来时学生格外专心、认真。这样做,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头复述—笔头复述—自我订正—教师剖析,随着这四个环节,周而复始,不断得到弥补。因此,学生在听说能力提高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四、复述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想要写好文章复述,就必须对文章进行透彻的整体理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判断文章的主干和细节,而这恰恰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因此,抓好复述这一环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