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2009-03-20 07:14
考试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教学模式

曹 雄

摘要: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授受式学习的状况,倡导探究式学习。本文以此为指导思想,构建“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作思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探究“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种观点,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获取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也认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进行再创造的方法。“探究—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益尝试。

二、“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意义

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特点需要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因此,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发现”重要的数学事实和结果,如公式、法则、定理等。 由此可见,“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很积极的意义。

三、“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与策略

“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材料,主动地探究发现,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以“导、学、探、议、练”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结构不失为好的尝试。

“导”——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

“学”——就是指学生“自学教材”。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教材或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的学法指导自学教材。

“探”——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活动。“探”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学生在自学完教材后自己做练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探究、方法探究、条件与结论探究、方案探究等活动;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纠正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三是要求学生能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或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

“议”——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议”的本质是生生之间的探究,是师生之间的探究,就是针对学生自学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互相议论,引导学生同伴互助。教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客观地评价或补充更正。

“练”——指“当堂训练”,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让其通过教师训练形成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就真正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自主实践的过程。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的例子。

案例:八年级数学(下)实践与探索 问题:学校有一批复印任务,原来由甲复印社承接,按每100页40元计费。现乙复印社表示:若学校先按月付给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则可按每100页15元收费。两复印社每月收费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回答:

(1)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是多少?

(2)当每月复印多少页时,两复印社实际收费相同?

(3)如果每月复印页数在1200页左右,那么应选择哪个复印社?

2.课本讨论问题:

(1)“收费相同”在图像上怎样反映出来?

(2)如何在图像上看出函数值的大小?

该教师把课本的讨论问题补充为:①观察图像,当复印200页时,哪个复印社收费高?②当两个复印社收费都是400元时,哪个复印社复印的页数多?你能根据图像说明理由吗?学生通过动手,在图上分别画出x=200和y=400时两个变量对应的线段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对图像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该教师继续提出纵向迁移性问题:③你能否根据图像,分别求出两复印社每月收费y(元)和复印页数x(页)之间的函数关系吗?能否利用得到的函数关系式,验证问题1中第(2)题“当每月复印多少页时,两复印社实际收费相同?”所得到的结果?④两个函数在交点处的自变量x、函数值y是否相等?你能发现交点的坐标(800,320)与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而成的方

这样的探究方式设计,能够引导学生用函数图像法来近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渗透了函数建模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很好地渗透“导、学、探、议、练”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来观察分析身边世界的能力。

四、“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1.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施教要求越高,越需要教师以更高级的施教身份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2.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只有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思”,转化为学生的探索研究,才能真正落在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要追求形式。教学模式不是框框,在运用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和再创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学,都要注重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使每个环节真正落实下来,而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走过场式地参与活动。

总之,“探索—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但从教育改革的眼光看,还需要我们不断发展和突破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无模式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逐步形成和树立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