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是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呈现,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三维”目标的宏观上的理论阐释还是微观上的教学实践都存在不少疑惑。《中学语文教学》曾在2007年第8期以“‘三维目标:怎样落实”为专题,组织黄正瑶、张悦群、曹茂昌、王安琪四位老师展开讨论,读后颇受启发。
笔者认为,能否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对语文新课改的认识、推进和落实,直接关涉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一段时间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近来偶有所悟、所得,现把自己粗浅的理解诉诸纸质,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笔者以为,对于语文“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实施之所以众说纷纭,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在静态地看待“三维”目标。由于静态思维的潜在的定势作用和强制效应,导致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阐释、实施均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简单地说,小学语文认为有小学语文的“三维”目标,初中语文认为有初中语文的“三维”目标,高中语文认为有高中语文的“三维”目标,三个教学段站在各自的本位上,各持自己的见解,人为地割裂了“三维”目标内在的线性关联与线性互动。
目前我手头有两册语文课程标准,一册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含小学、初中),一册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我觉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中有一句话极有嚼头,韵味隽永:“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螺旋上升”真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三个学段“三维”目标的潜在的、动态的、线性的联系。
冷静反观,语文“三维”目标的达成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语文教学流程,它不应该是某个学段的目标或者叫专利。
三个学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特征还是认知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方式、基础储备、情商层次、社会经验、心理素养等诸多方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的事实。那么三个教学段的“三维”目标的实施也就不应该搞一刀切,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或层次。
问题变得简单明朗起来。三个教学段是个共同体,共同承担着新课程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效推进最终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重任。但三个学段的“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的层面是存有差异的。
下面笔者就根据三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认知特点,来探讨“三维”目标的分层次落实问题。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显著,②注意力不够稳定,意向性不易持久,③机械记忆优势明显,擅长形象记忆,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⑤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着眼直观性,②注意趣味性,③培养习惯性,④推进群体协作性。
针对上述特征,小学阶段“三维”目标的落实,着力点应该放在“知识、能力”的养成上。这里的知识和能力取狭义的理解,即听、说、读、写等具体的基本的东西,如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识记一定数量的汉字、学习朗读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等,特别要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乃至定型。很明显,以上诸方面它的主体性隶属于“知识、能力”这一“维”,而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的关联性趋弱。
比较可知,在小学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应趋向简化,可以搞渗透教育,可以因“文”因“课”因“人”因具体情况施教,不必放在核心地位。如果把小学的语文课上成纯粹的文学课、思想课,淡化甚至忽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那就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精神。
当然,无论是“知识、能力”的养成,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离不开一定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一条红线,它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维”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实施与推进其它二“维”的阶梯或者叫“手段”。
(二)初中阶段年龄特征一般为12岁—16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少年期,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是:①观察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精确性,②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词语的抽象识记明显提高,③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由于他们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使他们能够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和联系。所以,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常常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书本上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
针对以上特征,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落实与小学阶段不同,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可以基本均衡用力。也就是说,在这个学段,我们要一手抓“知识、能力”的培养,一手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深入、巩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力度要逐步提升,为高中教学做准备。
当然,“过程与方法”依然要机动灵活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概言之,这个学段是桥梁学段,它肩负着小学阶段所传授与培养的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与巩固,更开启高中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纵深发展。如果我们去冷静反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可以这么说,初中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涉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要高度重视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
(三)高中阶段学生年龄一般为15岁—17岁。这个年龄段在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青春初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在:①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接近成年人标准。神经系统方面,脑的重量已和成年人相等。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已发育完全,联络纤维增长很快,兴奋与抑制过程已经达到平衡,但大脑活动的机能仍在继续发育。这一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②他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和稳定在毫无直接兴趣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任务上,能在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观察事物也较为准确、深刻、全面,能通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③意义识记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能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力求分清主次,采取意义识记的方法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④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独立性。⑤情感日益深厚,意志行动带有自觉性。⑥学习动机较为稳定,学习兴趣明显分化。他们已经具备相当水平的自学能力,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创造性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并且自我监督能力强。
针对上述特征,高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落实应该与小学阶段相对。由于这个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丰厚,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基本形成体系,所以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应该渐次减弱。
这个学段是他们思维日渐成熟、情感日渐丰富、世界观开始定型的阶段,所以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呈渐强趋势,突出人文色彩,培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
在这个阶段,“过程与方法”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落实、总结。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教师不妨做真正的“拐杖”。
如果在高中阶段我们还抱住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不放,而忽略了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就既违背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征,更违背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这里笔者又想起以前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辩论。其实,我们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必存有过多的争议,只要动态地理解它们,也就变得简单了。在小学阶段,当然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反之,在高中阶段,当然以“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辅。这是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的生理、心理、认知特征决定的。语文的“三维”目标与“工具、人文”两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周景雨,江苏东海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