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枫
(湖南省益阳市群众艺术馆,湖南益阳413000)
姓氏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是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每个姓都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都是一部历史,它的形成,应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发源地。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萧氏出自姬姓,帝喾之后。商帝乙庶子微子,周封为宋公,弟仲衍八世孙戴公生子衎,字乐父,裔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今徐州萧县是也。子孙因以为氏。”这段话介绍了萧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殷商时代。《左传·定公四年》载:周公辅佐王室、管理天下的时候,分封鲁国的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周公,即命于周”①。这说明,在三千多年的商代,殷民中就有一支萧氏家族。
《左传》是我国一部比较古老的编年体历史书,记事详尽而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左传》曾多次提到商汤后代建立的萧国,如庄公十二年有“群公子奔萧”,宣公十二年有“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②等记载。说明萧氏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远古的传说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关于萧姓的来源,还有一个历代公认、大家采纳并沿用至今的说法。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都介绍了一个内容大致相同的历史事实:萧氏,即古代的萧国,其地就是徐州的萧县,后来被宋国吞并。公元前682年,宋国的一员猛将南宫长万叛乱,萧邑的贵族,微子的裔孙乐叔大心联合其他贵族子弟,组织一支军队,又请来曹国的援军,击败了南宫长万,立公子御为国君,称为桓公。宋桓公即位后,因乐叔大心有功,将萧封给乐叔,列为附属国,宣公十二年为楚灭亡。萧氏族人以国为姓,乐叔大心为受姓始祖。这个萧国的所在地,就是现在安徽省的萧县。古代原属河南徐州府管辖,后划归江苏。解放后,行政区划变化,最后划入安徽省辖范围。如今,“萧”还是县的建制。所以,萧姓发源于这个地方,是毋庸置疑的。迄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二是衍变迁徙。最早,萧氏是在中原河南安阳等地聚居。微子建立宋附庸国,大部分萧氏迁居萧县、丰县、沛县等地。秦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随刘邦起义。萧何悉数举家投军,辅佐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子孙在陕西汉中定居。萧何孙萧彪,因事免官徙居东海郡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即而今的山东苍山县兰陵镇,繁衍生息,史称北兰陵。萧何七代孙萧望之从兰陵徙居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后又有部分萧氏族人回迁苍山县兰陵镇。
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各少数民族争夺中原,战争风云席卷北方,汉族遭到大规模屠杀,造成北方汉族大量向长江以南迁徙和逃亡的局面。
当时,南方地广人稀,北方士族把政治上、经济上依附于自己的部曲、徒附、奴隶、佃客等都带到了南方。根据王导制订的“侨寄法”,在南方占地群居,并按北方原籍郡县名另设郡县政府,安置南逃的文武官员,保持原来的一套政治机构。以广陵(扬州)所属地区内的侨郡县为例,大都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县境内。《宋书》记载:长江下游一带的南方,就有33个侨郡,75个侨县。兰陵郡(治所在今阜通镇)就是其中的一个③。这个地区大约就是现在的丹徒、丹阳、武进西部(以今汤庄桥乡的兰陵沟为界),运河以北的沿江地区。据地方志记载:最先逃来阜通镇一带建立兰陵侨郡县的是东晋的淮阴令、萧何20代孙萧整,史称南兰陵。在南兰陵的武进万绥(岁)镇,连续出了萧道成、萧衍等15位皇帝,执掌九五之尊,是中国历史上萧氏最辉煌的时代。宋代欧阳修说:“世家之盛,古未有矣!”
以后南兰陵的萧氏族人,也有重返北兰陵的。
隋唐以来萧氏的迁徙和扩散,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特征是萧姓开始外迁,但规模不是很大,载于史籍的名人几乎全为兰陵萧氏,活动区域主要在今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唐末,萧俭、萧偡兄弟的子嗣,为避马殷之乱,逃往江西落居。二是宋元时期,主要特征是大规模的南迁以及契丹萧姓的加入。三是明清时期,明代在建国之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湖南打了几次恶战。在战争中,湖南人口急剧减少。明洪武年间,朝廷两次颁诏,敕令江西人口向湖广迁徙。以后又湖广填川。此时江西包括泰和、吉安、遂川、万安等地的庐陵,是最大的萧氏外迁辐射地。清代,萧氏人口通过珠矶港,向广东、福建、广西等地转移。清末,迁徙地域扩大,渡海到达台湾,甚至东南亚各国。
以上所述,史书记录在册,各宗支、各世系的迁徙,血缘脉络分明。
三是历代名人辈出。如先秦以前的萧孟亏,秦国的萧史。汉相国萧何,大名鼎鼎,跟刘邦是同乡,他的丰功伟绩名留青史,被汉高祖推崇为“兴汉三杰”之首。此外,还有汉中郎将萧咸,御史大夫萧望之。南北朝分立时期,萧氏更是璀璨夺目,萧道成建立南齐,萧衍建立南梁,齐梁文化彪炳史册,萧统编的《昭明文选》,熠熠生辉。北周大将军萧岑,唐左仆射萧瑀,右丞相萧嵩,诗人萧颖士,宋太常卿萧达,辽兰陵郡王萧匹敌,金石丞相萧裕,元诗人萧国宝,画家萧月潭,明礼部尚书萧云峰,布政使萧良干,巡抚萧大亨,清画家萧九成等,异彩纷呈,光辉夺目。至于近代、现代、当代的萧氏名人数不胜数,恕不一一列举。
姓氏是依据前文所述的三要素,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记录中国历史的文献典籍印证了这个论断。
再看姓氏著作,如先秦的《世本·氏姓篇》,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集姓氏大成的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无名氏的各种版本的《百家姓》,到明代吴沈等著的《千家姓》,都只有萧姓的记载。
上海图书馆关于萧氏的64部家谱及全国各省市图书馆收集的解放前编修的萧氏家谱,无一例外,都是“萧”字冠名。1998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一书中,有《华山肖氏族谱》和《肖厝肖氏族谱》的介绍。然而查看相关内容,如《肖厝肖氏族谱》后记“据族谱记载,肖氏入闽始祖为唐刺史肖曦,于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迁居福建长乐”,与另一部《霄霞萧氏族谱》所记“据族谱载,萧氏入闽始祖为唐刺史萧曦,于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迁居福建长乐”,两谱族源完全一致,所以《肖厝肖氏族谱》,无疑也是萧姓了。
根据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增订而成的《康熙字典》,1908年开始编纂的《辞源》,1915年编写的《中华大字典》,1936年开始刊行的《辞海》,1973年台湾出版的十卷本《中文大辞典》等权威辞书,对姓氏萧字,都没有可与“肖”字通用的解释,也没有“萧俗作肖”之类的说法。
第二,既然“肖”是姓,为什么汉代以前的殷商、春秋战国、先秦的文献典籍中,没有出现“肖”姓的人物或事件的记载呢?其次,汉代至明代之间,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各个朝代,为什么也无“肖”姓记载呢?由此看来,《古今万姓统谱》中“肖”姓无根无源。
第三,汉字的造字法,归纳起来,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说。开始,古人为了交流思想,造了大量的象形字,各地的象形字,有繁有简,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古人将简单易写的字固定下来,这就是语言的约定俗成规律,后来为了表达复杂的思想,以及表音、表义的需要,又创造了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创造的字不够用,就用一些字来代替,表达人们要交流的更加复杂的思想。汉字产生以来,汉字形体不断演变和发展,简化和繁化同时存在。总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如“燈”变成“灯”。也有由简向繁发展的个例,如狮子的“狮”,原来假借同音的“师”,为了使它表示的“动物”义更明确,就在“师”字的左边加了形旁“犭”。
凌迪知所处的时代,汉字缺乏严格的规范,乱造简化字、乱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因为笔画少,易写,省事,用“肖”代替“萧”,“肖”在民间流行,因字体不合规范,一般不能在正式场合使用,朝廷和上层社会也未承认,所以,文献和典籍没有记载。而凌迪知却标新立异,极不严肃地把“肖”“萧”混淆的实际引入了《古今万姓统谱》。当代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正是沿袭了凌迪知的衣钵,把“肖”列入姓氏用字行列,并注明“萧俗作肖”,产生了极其有害的误导影响。
综上所述,古代没有“肖”姓,这个结论是不难推断的。
历史上出现过以“肖”为姓的短暂现象,但不是具备起源、迁徙、历代名人三要素而形成的“肖”姓,而是萧姓家族内部的贬姓旧痛,是由萧姓衍生出来的分支。
南北朝时期,齐武帝萧赜第四子萧子响滥杀无辜,背叛朝廷。被大军镇压后,萧赜根据大臣的奏请,将萧子响的那支宗族贬为“蛸”姓④。蛸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沙砾、软泥及岩礁处的软体动物,俗称章鱼。南北朝时,萧、王、谢、袁是四大望族,尊贵无比。将萧子响子孙打入另类,并以章鱼为姓,这是极大的贬罚,轻侮之意不言自明。后来,有可能其子孙为掩盖先人之丑,去掉虫字旁,就直接姓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有很多的“肖”姓族人,改肖为萧。也有因限于文化历史知识水平,一直以肖为姓的,此种可能也不能排除。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57年,即北方辽国穆宗七年,《辽史》载:“初,女巫肖古上延年药方。当用男子胆和之。不数年,杀人甚多。至是,觉其妄。辛巳,射杀之。”⑤《辽史·刑法志》对此事也作了完全相同的记述。当时,契丹人自称是炎黄子孙,所以特别崇拜刘邦和萧何。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自比刘邦,打算改姓刘(最终未改)。而将“萧”姓作为尊贵的礼物,赐给能够与皇宗室通婚的后族,以示关系之不同于一般。女巫肖(萧)古就是凭着这种特殊关系,进入守卫森严的皇宫,亲近穆宗,并将其妖惑的。事败之后,肖古被射死,其亲属也通通贬为“肖”姓。这是因为肖古犯的罪十恶不赦,亲属一起连坐;不允许他们在高贵的萧氏家族中占一席之地,“萧”改“肖”以示区别。
那个时代,“肖”即使作为姓氏,也只是范围小、时间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迁徙、历代名人三个方面,完全与萧姓一致,是萧姓的衍生姓,萧姓的分支,不可能单独成为一个姓。这一点,史书的记载是十分清楚的。
解放后,五十至六十年代,社会上的一些人和某些萧氏族人,出于习惯的惰性和图简便,借用笔画少、易写的“肖”代替“萧”。这种现象,当时只在民间流行。因为形体、音义不符合规范,未登大雅之堂,不在正式场合使用,算是姓氏文化的一股暗流。
1977年12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字表(草案)》(以下简称《二简字表》),不严肃、不慎重,将“蕭”简化为“肖”。一夜之间,“肖”成了独占山头的大王。接着,汉语出版物、新闻媒体、电视荧屏、中小学教学,都以“肖”代“萧”。
《二简字表》出台后,经过八九年的广泛使用,很多群众感到不满意,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表示质疑和反对。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明令废止《二简字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重新公布了1964年5月国家编辑出版的《简化字总表》。但是,大部分群众只知道《二简字表》公布的事,而对《二简字表》废除的事却不甚了然,仍以为“萧”字的笔画比“肖”字多,不如“肖”字易写,以为“肖”是“萧”的简化字。“萧”已是“蕭”的规范简化字,有什么理由还要把“萧”再简化成“肖”呢?一个字简化两次,有这个必要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之注释“萧俗作肖”,所起的误导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2003年7月,商务印书馆第58次印刷出版的《新华字典》(2001年修订版),将注释“萧俗作肖”修订为“有些姓萧的人将自己的姓写作肖”,似有所改变,但编者仍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让群众代其受过。
将“萧”改为“肖”,大多数是旁人所为,并不是萧氏族人的主观愿望。去医院看病,开处方时,病人报知姓“萧”,医生不假思索地会写上“肖”字。大凡办理登记的地方,一概是如此。人们对汉字简化不太了解,当别人越俎代庖,擅将自己的姓“萧”改为“肖”了,当事人还以为“萧”“肖”本存在繁简关系,不去要求更改,而是听之任之。一用几十年,至死未予更正者有之;由于某种原因,发现了“肖”不能代替“萧”,想予更正,但因涉及各类证件和档案资料等,更改的困难较大,只好姑且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者有之。
总之,“萧”“肖”姓氏用字的混淆,从明代至今,特别是目前的这种严重局面,“肖”冒称“萧”而存在,没有任何理论依据。“萧”是规范化的姓氏用字,“肖”是另一个符合规范的汉字,“萧”不能再简化为“肖”。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与孔孟文化、汉字文化组成传统文化的精髓。姓氏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根,漠视姓氏文化就是歧视传统,割断历史。大陆萧姓公民765万人,加上分居在台、港、澳及世界各地的萧姓族人100多万,共860多万人。“肖”“萧”的混淆,使得亲缘分离,海外萧氏族人回到大陆后,发现亲人的姓氏用字与自己的不同,大有失落之感。“肖”“萧”的混淆,给通信通汇、海关查验、财产交接等带来诸多误会和不便。
“肖”“萧”混用的现象,不及时纠正,意味着萧姓的分裂、消亡,若干年后,“萧”就变成“肖”姓了,年轻的萧氏后裔就不知道姓“萧”了。
对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正视并予以解决。1998年和2004年由国家语委组织编写、相继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明确记载:“萧”字不能简化为“肖”。今后各类辞书的出版,应以上述两书为范本。
建议有关部门,如公安、新闻、出版、电视、学校等,坚持使用符合规范化的汉字。每年全国两会公告,代表、委员的姓氏用字必须规范化,以起到示范作用。
“萧”“肖”的混淆,是解放后几十年来,未引起重视造成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要翻倍的“几十年”,即两三代的努力,才能奏效。为了过渡,建议全国各地换发第二代新身份证时,增加“曾用名”的信息。用正确的“萧”字作现用名的开头字,即萧××;用“肖”作曾用名的开头字,即肖××。这样,必须更改的证件,如存折、记者证等,以新身份证为依据,很容易改好。那些难以更改的证件,如学历证书、专业职称证书、房产证书等,就让它们原封不动。因为新身份证内有“曾用名”信息栏,不会引起任何麻烦。
注释:
①②叶农:《左传注释》,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1 302页,第129页。
③(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 038页。
④(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岳麓书社,1998年,第375页。
⑤(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4页。
[1]杨师群.中华姓氏谱·萧姓卷[M].北京: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1.
[2]朱洪斌.中华五百姓氏源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张书岩,王铁昆,李青梅.简化字溯源[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4]王大良.中国的百家姓[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陈树三,郭宴春.中国姓氏起源探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