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前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我们可看出, 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极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
鲁迅先生的《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由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作为和文中的那群少年年龄相仿的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由美丽的乡村景色和童年时的情感体验切入,美丽的景物能引起学生对故乡的联想,纯洁的友谊能唤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从而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在赏析课文时,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即自然美、情感美、构思美。
一、 自然美
心理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文中洋溢着豆麦蕴藻之香的乡间夜景所体现出的自然美,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境。
在去赵庄看戏的途中: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这些文字的描写作者借助“我”,从人的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夜色,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
在看完戏归航的途中所见的是“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这又同前文的所见所闻照应了起来。
这种自然美的景象难道不会引起中学生强烈的审美愉悦吗?
如果说作者文中描写的自然景像是美的,那么,自然美必然会触发想象力产生情感美。“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文中着重要表现的是情感美 ,在文末有这样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每一个初读者读到这儿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甚至叫人“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为什么结尾这句话里还都用“好”字相颂呢?
其实,正是这个怅然若失的结尾里,隐藏了解读整篇小说的密码:戏、夜、豆。当我们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逆行,在文中再次行走,我们才由衷地感叹:难忘的、留恋的,其实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所连带出来的种种情感历程。戏不好看,但是“我”却感受到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豆不好吃,但是“偷豆”却“偷”出了淳朴、童趣、真诚和无私的友谊。
二、情感美
淳朴的人情美,从而使那段童年生活成为“我”的精神故乡。其实,这是一篇被节选的小说——前面写两次看京戏的那部分被删掉了。原作中,“我”在北京的两次看戏叙述中,透露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疏离得令人窒息的。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使得都市人失去了做人的乐趣。都市的最大特征莫过于“挤”了,作者在短短的叙述中就六次写到“挤”,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味得悲悲切切。而乡村的环境却是诗趣盎然、和谐醉人的,作者这样倾尽笔力描写美丽的江南夏夜,看来是有意要同城市恶劣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的。
戏本身不好看,但是“我”却体会到了比戏更好的东西——伙伴们的善解人意。
在偷豆这一情节中,文中并没有关于豆好吃的描写,可见“好”并不在“豆”本身,而是另有原因。第39段还说“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不是一样的豆吗?这“昨夜的豆”到底“好”在哪里?好在自己“偷”,自己煮,自己剥,自己撮。
这一“偷”,“偷”出了淳朴无私的友谊。当面临偷谁家的豆有两种选择时,阿发却说:“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是何等的淳朴、无私和纯洁!
这一“偷”,还“偷”出了智慧和成熟。譬如双喜,征求阿发意见时,一向口齿伶俐的他突然变得结巴起来“阿……阿,阿发……”,此时双喜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一方面想让迅哥儿吃到最好的豆——而不管豆是谁家的;另一方面现在是当着阿发的面,摘谁家的还是由阿发自己去决定,所以这句表面结巴的话,有提示阿发、缓解语气的作用。
豆本身很一般,但是吃豆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无不体现了孩子们毫不雕饰的纯净之美,体现着人的率真、自由与活力。自然美中充满着丰富的情感美,这是《社戏》一文的精妙之处。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 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以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来触发学生的感情,才能真正使学生感知美, 产生美感。
三、构思美
如果细细揣摩全文,在本文的写作方面还有一个独特的美,那就是构思整体美。众所周知,在欣赏建筑艺术时,人们总会为建筑的精巧设计而感叹,为建筑的整体构筑美而心醉,也正如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时,我们也会为作家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
阅读《社戏》,“我”在平桥村最希望的是到赵庄看戏,此现平顺,但由于外祖母和母亲的担心,不准许“我”和他人一道去,作者在此着力渲染了“我”欲走不能的焦急心情,这是逆情。友好的伙伴双喜凭四条理由说服了母亲,故事又出现了转机,船预订不到;想到八叔的航船可借用,但母亲又不放心;最终双喜写包票才得以去看戏,再现平顺。这种一波三折的情势,一顺一逆的起伏,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使小说的情节呈现出一种动态美,突出了“我”对社戏的向往心情。这种以人为中心整体构思的巧妙,难道不会引起中学生的审美愉悦吗?
在《社戏》一文中,蕴涵着大量的自然美、构思美、人性美等因素价值,文中又用大量美的语言来充分表现这些综合美。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所以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自由的、协调的、轻松愉快的,正因为审美教育在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中进行,在欣赏美的形象、体验美好感情中进行,必然能在学生头脑中印上深刻的痕迹,留下持久的影响,而且,这种持久记忆的效应是深远的。
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审美教育的广阔天地,它包括现实社会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又有艺术美的审美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直接面临的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以语言(或它的书面代用品“文字”)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以再现人类现实生活和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而阅读者(或称为欣赏者)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流动过程(读)来接受艺术形象,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
语言文字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交际工具,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语言并不是直接组成艺术形象的物质实体,而是引起想象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句既可以利用其词义性(概念的符号)来表达抽象的、哲理性的思想内容,也可以利用语句的指物性(表象的符号)来描绘事物的形象。文学作品中,作者对日常语言进行提炼加工,充分发挥其描绘形象、表现情感、传达思想等功能,熔铸成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的文学语言。语言文字既和人的感觉、知觉相联系,又和人的情绪即理解判断力相联系,因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描绘现实的优点,又有表达思想感情的长处;既可以概括范围很广的事物,又可以表现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既可以表现其他艺术用不同感觉器官表现人的感受,又可以表现各种艺术都难以表现的人的嗅觉和味觉感受……这一切使得文学作品在所有的艺术中成为最富有思想性、形象性的艺术。
因此,充分开发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以影响和发展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上海市武夷路528号上海市开元中学320室(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