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李红
【摘要】四川省威远县别名“婆城”,《威远县志》、民间传说有一定提及,本文从文字、训诂等语言学角度解释“威”与“婆婆”的关系。从文字角度分析,威属会意字,从戌从女;从词汇的演变以及通过相关书证最终得出“威”的本又是“夫之母”,与威远别称婆城正好相合:指出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语言威远婆城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10-01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南北长54公里,迄2009年止,威远置县已历1418年。
翻开中国城市别名大全,很多城市的别名与城市的人文历史、古迹园林、风物特产等有种种联系,如南京为什么叫石头城,重庆为什么叫山城,这些问题总有明确答案。而威远的别名为什么是如此奇特的“婆城”?这个问题很多本地人都很难回答。当然,官方的资料如《威远县志》、民间的传说对此进行了一定解释。
据清乾隆版《威远县志》记载:“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李雄据蜀,奋武此地,以慑服夷獠,取威名远震之义,始名威远镇。”据1994年巴蜀书社《威远县志》记载:“威远地境,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秦隶蜀郡,汉属犍为郡,东晋时为獠人聚居地。北周保定五年(公元565年)置盘石县,辖有威远境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威远戍,取名威远乃‘威名远震之义(又一说取‘威抚远人之义)。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戍为县,乃威远建县之始。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在威远县境内又设婆日、至如二县。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将婆日、至如二县并人威远,县城遂有‘婆城之名。”有人认为是取“婆”的梵语“优婆塞华”义,即吉祥之地,善士之乡。
民间传说来源于县城南门外堰塘角的婆婆饭店。这里有一个老婆婆和她守寡的儿媳开了一家小饭店,儿媳年轻守寡,想改嫁又不敢说出口,加上开饭店起早摸黑,十分劳累,有苦无处诉,她就在为顾客舀饭的时候,装得满满的,心想把生意整蚀了本,饭店才好关门!谁知她添的饭越扎实,来吃饭的人越多。生意不但没蚀本,反而赚了钱,茅草房变成了新瓦房,小媳妇也再无去意,留下安心做生意。大家看到开饭店能赚钱,都开起饭店来,但都不如婆婆店的生意好。有一天,有个看风水的阴阳先生架起罗盘看了一阵,说这里是“坤卦,注定阴盛阳衰、男弱女强,所以婆婆店的生意特别好”。大家信以为真,男人也改扮成女人的装束来开饭店,于是满街都成了婆婆店。后来皇帝来私察暗访,看到这种情况,就说:“世上只有男州,没有女县,也太不公平。这里的老婆婆能干,就叫婆城吧。”且不论传说的真假。事实上威远女人的强势、能干在省内确实有一定的名气。
从语言学角度看,威的本义即指婆婆。具体分析如下:
威,许慎《说文解字》:“姑,夫母也,从女古声。威,姑也,从女从戌,《汉律》曰:‘妇告威姑。”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姑也,从女戌声。《汉律》日:‘妇告威姑。臣锴曰:‘借为威权也,迂归反。臣次立按《说文》曰:‘从女从戌,徐锴曰:‘土盛於戌。土,阴之主也,故从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威,姑也。引申为有威可畏。从女戌声。按:小徐本作戌声而复以会意释之,於非切,十五部。《汉律》曰:‘妇告威姑。惠氏定宇曰:‘《尔雅》君姑即威姑也,古君威合音差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徐锴后来是将“威”当做作会意字。从女从戌。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指有宽刃的一种武器,后来假借为干支名,为地支十一位,可用于纪时,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还有一义是五行属土。如《说文解字》:“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人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从戊含一。”即取“戌”的纪月义(九月);还取五行义(属土)。王夫之是取“戌”的纪时义,他的《说文广义》:“妇人谓夫之母曰威。”王夫之说:“戌,阴之老也。”所谓“阴之老”,是把一天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阴阳两大部分,子时是阴之极而阳之始,午时是阳之极阴之始,戌距午时已远,距子时已近,故日阴之老。女性为阴,做婆婆是中年以后的事,这是以一生的时间来比附一天的时间。如果取“戌”的五行属土义,《尚书·周书·洪范》“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周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对土特别有感情,对土的作用特别重视。故有“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那么,徐锴所认为的“土,阴之主也”中的“阴之主”即指母亲。因此,无论选取“戌”地支的十一位,还是五行属土,从女从戌的“威”就表示“夫之母”的意思。
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中。婆婆是封建家长的代表,在家庭内部,婆媳关系是上下尊卑的集中体现。由此产生出“威”字的尊严、威严、威力、权势、震慑等义,对此,徐锴的解释是“借为威权也”,段玉裁的解释是“引申为有威可畏”。威严、威力等义在汉语中逐渐发展为“威”的常用义,因此“威远”有威名远震、威抚远人之义,威的本义反而被人们忽视了,这种情况在词义的发展中比较常见。
“威”的归类,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可见一斑。许慎《说文解字》、以及后来的说文四大家、《康熙字典》、《辞源》等,“威”都归在女部,与“威”从女有关。建国后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威在戈部,与“威”从戌(本义兵器)有关。《汉语大字典》对“威”的各义项排列顺序是:①指丈夫的母亲;②尊严、威严;③威力;权势等13条。《汉语大词典》对“威”的各义项排列顺序是:①显示使人畏惧慑服的力量;②尊严、威严;③威力等11条,最后一条指丈夫的母亲。无论词条怎样排列,威的本义都有所反映。
由此可知,威的本义:夫母,即今之“婆婆”,与威远别称婆城正好相符。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古人早已认同“威”与“婆婆”的关系,这就不得而知了。另外,威远城市名称别称婆城是同义复指,这在城市别名中比较罕见,这也许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威远别名的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