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彬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对新的教学环境中的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从注重能力培养、转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成绩考核方法、加强课程教学评估等方面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运营管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1-121-02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背景
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猛增,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1%。按照马丁·特罗的15%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指标,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多数专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其发展方向是走大众化教育的道路,决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和中级工程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众多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现实的选择。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特点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和训练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
在科学原理(即客观规律)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第二个转化,是将第一个转化的结果转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程序、方法,进行现场管理、智力操作。第三个转化,是将第二个转化的结果进行技能操作,形成产品和服务。在应用型人才中,把实现这三个转化的人才分别称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陶岩平,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1):49 51.]。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形成富有个性的专业培养特色,培养多层次、有个性本科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能力的高要求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宽厚的素质基础上,通过特定范围内的实践形成的,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的基本能力和能力特长。正如英国巴斯大学校长默迪特在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讲话时强调的,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获取学术知识,而且要学会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能力,毕业即能上岗。
(三)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科学技术理论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型和职业教育并不是忽视在学术理论方面的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备广博和相对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方面的理论功底,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今后的潜力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三、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调整和优化
运营管理是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大类其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迈克尔·哈默的流程再造理论,组织的运行流程是服务和服从于组织的整体目标,并随着目标的调整而变化。
(一)运营管理教学过程分析
生产运作是与营销、理财并列的企业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是将企业的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运营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涉及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设计、构建、运行与维护四个大的阶段。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运营管理实践性强、覆盖面宽、综合性大,偏重于方法和实践,对于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本科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运营管理和其他大学课程一样。教学环节应当包含直接教学活动和辅助活动,如下图所示。
(二)教学对象素质模型构建
作为一门专业课的教师。我们必须对学生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作出分析和评估。根据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工商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的胜任素质特征包含着个人基本素质、行政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建设能力、领导能力、认知能力,五个方面二十二种素质特征。具体内容如图一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特征模型所示:
(三)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根据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特征模型,运营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概念与理论知识,为提升胜任力打好基础,对学生利用相关的方法与理论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不能提供必要的培训。因此,在运营管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一些改革尝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理论的探讨与学习是应用的基础,用能力培养更包含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方法与工具的应用方法的学习与指导,并且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实际演练和操作,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如何获得运营管理前沿理论的途径、信息收集、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运用统计方法寻找问题、运营管理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估与控制等,将运营管理教学中的运营战略、运营设计、运行管理、维护与提升四个部分的内容通过具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控制进行了系统性演练,提高了观察问题的视角。
(2)教师角色的转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得道立业,从一个学术研究者,转化成一个具有专业特长的教练员。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师应当主动与工商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专业教师早已远离了依赖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英雄时代,更需要强调团队能力的提升。在专业教师团队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过程中,将运营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优秀人才组织成教学团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互补,成为团队中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贡献者。
(3)教学方法丰富化
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一方面体现了教师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与手段,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不同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沙盘演练都是运营管理教学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对学生职业角色认知的教育,帮助学生寻找工商界的精英人士作为偶像,去研究和学习他们的思考问题、为人做事的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贴上工作牌,组织研讨会,促进学生从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去思考问题。
(4)成绩考核立体化
运营管理理论掌握的深度与广度,应用能力水平、职业态度与精神面貌都在课程成绩考核中体现。试卷考试注重学生对运营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工具的掌握的评估;案例分析、运营管理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注重理论与方法应用能力的评估;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面试可以反映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态度和精神面貌的评估。大学四年对于人生来说,不算太长。但是,这四年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影响重大。通过对职业规范要求的不断重复,逐步成为习惯。最终成为个人职业素养。
(5)课程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质量评估是学院管理机构按照课程设计阶段确立的目标、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的以课程教学的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评估活动,包括教学团队的评估、教师个人的自我评估、学生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估,并通过反馈活动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活动。通过多方位的评估,对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与不足进行总结。成为教学团队共享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四、结束语
1、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教育成果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和新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业教师应关注新形势下教师胜任力素质特征,加强自我学习。适应教学目标的变化。
2、综合化的管理者胜任素质特征的培养,虽然不是一门课程甚至是专业培养与教育能够独立完成的。但是每一门课程作为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应当对课程目标、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进行系统的研究,寻找出可行、经济、高效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