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群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创新。鉴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目前面临的困境,其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其风险应对,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各级政府应该以利益、资金为纽带,以政策为导向,在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切实履行宏观调控、协调促进等服务性职能。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1-116-02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主体,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其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持续经营,对创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发挥着极其深远的作用。
从微观上讲,由于受经营环境、国家政策、自身资源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相对于国企和国外跨国公司而言,中小企业无法以时间和金钱换取空间,那么,创新和速度就成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则。事实也证明,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颁布和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多重冲击下,大批中小企业应声倒下,但也有很多企业因注重新产品、新工艺自主研发,凭借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市场和赢利主动权,很快走出了困境并得以持续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各地视察时反复强调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创新。”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应提供的支持
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应体现在技术、资金、管理和市场四个方面。
(一)技术支持
1、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
(1)整合既有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服务组织,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技术市场、行业协会、各种经济技术密集区等,形成区域性的政府主导型、社会自助型、行业组织型以及混合型服务网络。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息咨询、新技术推广应用、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技术攻关、新产品认证,行业标准制订以及技术人才的提供、培训服务。
(2)培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市场化发展的基础,比如完善行业制度和法规;充分发挥工商联在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引导不同形式的技术中介组织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成为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2、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协作体系
(1)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盟。以联合、共建等方式建立以行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由中小企业、高校、政府、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自主创新联盟。借助自主创新联盟,中小企业对内可以构筑专利,实现专利交叉许可和知识产权利益共享,促进专利产业化;对外则可以开展联合维权,提升行业门槛,共同做大市场。政府既要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在创新成果的认可与推广、创新成果上升为国家标准、知识产权产业化、自主创新的行业与区域协调及相关的引导和服务上有所作为。
(2)制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鼓励政策。把引进先进技术和优化引进结构结合起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在技术引进中的比例,加大对具有市场潜力和未来竞争优势或关系国计民生的技术引进的扶持力度,以确保引进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深度合作,通过消化吸收来积累技术能力和资源,实现技术追赶;为中小企业聘请外资企业的核心人才提供支持;设立消化吸收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配合高校和院所对重大项目中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构建基于产业群发展的共性技术平台。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其技术带动和扩散效应,为集群内的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发展和产品检测服务,避免技术项目重复投资,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政府必须把龙头企业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比如对现有龙头企业,通过股权结构的优化调整,在短期内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对缺少龙头企业的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培养龙头。
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建立区域性专利辅导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1和专利查询、申报指导、管理与维护、诉讼与代理等服务;加大对侵权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密切跟踪国外行业技术法规、标准、评定程序、检验检疫规程的变化,对中小企业产品出口可能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监测,提供预警服务。
(二)资金支持
1、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运作方式
(1)整合全社会资金。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促进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政府资金、民间创业投资、商业金融和资本市场相衔接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育链条。
(2)调整工作思路。由支持技术、项目向支持企业转变,支持企业本身向发展环境转变;在选项上应向前推进,加强对处于研究前期项目的支持;启动第三方监理,确保创新基金被正确、安全投放和使用。
2、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尽快推出创业板,并适度降低创业板门槛,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拓宽风险投资基金来源,允许保险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渠道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创新商业银行信贷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微小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整合组织架构和改造业务流程,建立“信贷工厂”、“流程银行”,实现银企间的“端对端,无缝连接”;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评估体系和预警系统。加强金融支持事前和事后风险防范。
3、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健康发展
鼓励多种形式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增加对国有担保公司的资金注入;加强对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的监管。防止其违规操作。
4、加快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
建议由央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联合有关部门,建设全国性的征信体系,建立全国联网的包括企业法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然人在内的信用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依据。
(三)管理支持
1、营造企业家成长环境
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特定功能,企业家借助创新来创造其企业的财富与资源,同时强化现有的资源,增进其创造财富的潜力。”中小企业主向企业家的转变,离不开滋生企业家精神的土壤,政府应该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如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环境、高质量的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器等。
2、搭建人才培养、交流、引进平台
各级政府应依托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有计划、针对性地培训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建立专家联系机制,组织专家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需求开展技术咨询和企业诊断;多元化人才引进方式,比如: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大学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设置奖学金、提供实习(实践)基地、人才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与人才输出重点院校进行对接;对积极引进和储备优秀人才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其它政策优惠;对与用人单位签约一定年限的优秀人才给予物质补贴和授予社会荣誉。
3、建设创新导向的社会文化
突破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生活图式和价值理念,倡导超越经验性和人情化模式束缚的文化图式;摒弃功利性、短视性和唯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消除如抄袭、弄虚作假、剥削部下、歧视等科技领域的不端伦理行为。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创新、尊重差异、容忍失败的创新价值观;培育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勇于探索、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改革应试教育模式,推行以培养个性、注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完善激发创新的评价、激励、约束机制,以焕发科研事业勃勃生机和活力。
4、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为了感知和回应动荡的业务环境。中小企业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来开发。”但据《科学投资》报道,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大体为3-4年,企业多半没有积极性在信息化建设上做过多的投人,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致力于:扶持基础性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公共技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服务;支持建立多元主体、多种机制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程,重点提高企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和地区信息技术服务商、电子商务运营商建设规模化服务平台,推动电信运营商与应用服务商紧密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风险的服务;鼓励外包服务和“一站式”服务,营造信任环境,使中小企业放心接受信息技术社会化服务。
(四)市场支持
1、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为中小企业提供政府采购信息及相关指导和服务,并在采购价格、数量、标准等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甚至可以对一部分已实现产业升级、需要重点发展、拥有专利产品的中小企业采取定点、定向、定量的优先采购。
2、拓宽中小企业营销渠道
建立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国内外举办各种产品展销会、交易会,提高中小企业获取市场供求信息、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协调产业内部分工,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优质配套产品供货目录,让优质零部件产品在区域内通行;引导产业集群的中介组织建设,如行业协会、产业大市场、物流体系等服务功能建设,努力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三、结论
本文基于政府视角从技术、资金、管理、市场四个方面探讨了政府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应该履行的职能,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主体,应该也必须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实践及其风险管理的主体,所以本课题有必要从企业的视角作更深层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