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找“乐”教活古文

2009-03-17 09:14唐丽芳
学周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文言文

唐丽芳

文言文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文言文的年代久远,经历了语言的变迁发展,现代人阅读确实有点隐晦难懂。所以,文言文教学总是显得艰深难学、乏味枯燥,加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于大部分老师的文言教学中,致使学生学习没有什么主动性,学起来缺乏兴趣。于是学生厌学古文,教师提不起劲去教的现象较为普遍。

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呢?我认为,在古文教学中,采用“寻美”“找乐”的办法,就能把古文教活。

一、寻“美”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美的力量。但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像一道屏障阻隔了学生的视线,令他们看不到文言文的美。所以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学生在文字上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又能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就是说,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美的因素,让学生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要有效地实行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寻美”。

(一)寻找朗读的“美”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语言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朗读时,我们要做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如何才读得好?这是个值得思索,应反复尝试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并通过反复的朗读,寻找出最有效的读法,读出文章的韵味。

(二)寻找翻译语言的“美”

古文大多是单音节词,语句简洁,但言简意赅。在引导学生进行翻译时,我们要求他们不但要译出其基本意思,而且还应尽量做到文辞生动,译出原文的韵味。为了达到这点,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全班师生评比“谁译得最好”等形式,共同寻找翻译的美。这种做法,充分发扬了学生的合作探讨的精神,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化死记为理解,进而使学生对翻译古文产生兴趣。

(三)寻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境界的“美”

中学课文所选的文言课文,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无论是《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诚信”思想,还是《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比,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境界,都是青少年最好的思想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评议的方式,深入发掘文章思想的精华,体会作者的思想动机,进而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

(四)寻找写作特色的“美”

古人的文章,或骈散结合,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或比拟夸张,或渲染,或白描……每一点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要使古文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赏析,寻找出其写法的美,以便更好的应用于学生的写作中去。

二、找“乐”

(一)在小结积累中找到乐趣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如果不积累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然而,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文言词汇不少,要把它们基本上记起来确实不容易。所以我们若要求学生做到定期小结、不断积累,把不同词汇(如“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以及一些成语、名句等以分类归纳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归纳、积累起来,使所学的词语一目了然,这样,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充分发挥自主的能动作用,使他们有了成就感;另一方面使他们通过对古文特殊词汇的了解,可从中找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二)在字词触类旁通中找到乐趣

文言词汇的意义长久以来虽变化较大,但仍有不少是不断沿用的。如成语中的某些词至今还保留着文言色彩。在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的时候,如果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做到触类旁通,那么学习起来就更有乐趣了。例如,讲了《夸父逐日》中“夸父与日逐走”一句中的“走”字是“跑”义后,可让学生联想一下有哪些含有相同义字的成语,那么学生自然就会说出好几个来,如“走马观花”、“奔走相告”、“不胫而走”等。这样一来,不但该词的理解加深了,而且学习的乐趣也来了。

(三)鼓励学生在质疑讨论中找到乐趣

一般来说,文章是别人写的,对于读者,定会有疑问的地方。何况,时代不同,思想潮流不同;时代不同,写作的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文字的表达形式也不同。古文的年代久远。可疑的地方就更多了。也许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不少,但只要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一定还会有疑的:《陋室铭》的作者看不起没有文化的农民吗(文中说“往来无白丁”)?《爱莲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是对莲品德的概括(《教参》观点),还是就莲的生长位置,对莲“庄重、令人不可侵犯”的品格的赞誉?……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提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水面扔了石头,定能激起层层的涟漪来。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让他们将问题拿出来共同讨论,这样,在解决的过程中就能领略出其中的乐趣。

要把文言文教“活”,就要多想办法。寻“美”找“乐”能深入发掘文言文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古文越学越有兴趣。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文言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