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2009-03-17 09:14马淑琴
学周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注意力师生关系教学活动

马淑琴

常听有的老师说“课上这些题都讲过,一考还是不会,真气人……”有的知识虽然老师讲过了,但一些孩子只能掌握百分之二三十,甚至于有些孩子一点也没掌握。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了一些办法,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试想教师如果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关心他们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随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从心里接纳我;另一方面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结果我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了。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

二、重视锤炼教学语言

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主要靠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幽默风趣,逻辑严密,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进而打动学生的心。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陸,要有感召力、有激情、有鼓动性。

三、重视课堂导入

教师能否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犹如文章的“风头”,虽小巧玲珑,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二氧化碳”这一节教学为例,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在电影、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景,它们是怎样拍摄出来的呢7(2)进入久未开启的果窖、菜窖前,为什么先做灯火实验?(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等等。又如,“分子”一节的教学我就开门见山地问:“1+1=?”然后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1+1≠2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们纷纷猜测,他们对此困惑不解,希望知道其中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比较浓,注意力也很集中。上面我用的是设疑的方法导人新课,这种方法可以诱发认知探究,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其实导人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围绕本节课内容,能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都可以,如可通过讲故事、诗词、电视里的画面等等。

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

主体教育思想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必须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而所谓学生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身心地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面的广度和参与机会出现的频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有句名言说得好:“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正体现了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这样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还可以精心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时时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

总之,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强调学习的结果,更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的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

猜你喜欢
注意力师生关系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让注意力“飞”回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