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育思想对现代终身教育的启示

2009-03-17 02:30徐春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闻斯行终身教育论语

徐春霞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萌芽于身体力行的教学实践,体现孔子主要教育思想的《论语》蕴涵着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探索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也有助于指导我国现阶段终身教育的实践。

一、关于教育时间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理想,蕴含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而应该与生俱在,直至死亡。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与人生相始终,不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在这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中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自认为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1人家夸奖孔子多能,弟子以为是老天爷对孔子特别厚爱,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孔子却自谦地说,自己是因为生活的需要,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技能,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志向,所以也不会就耽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因此,会了一样再学一样,所以智能众多。

二、关于教育形态

终身教育理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现代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知识学习模式,同时,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隔,谋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统一。并从整体上寻求具体的联系,给受教育者以理智、道德、情感、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强调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所谓“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中,有不少从政的。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人,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子贡常相鲁、卫,在施政上很有政绩。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囟材施教,特色鲜明。可见,孔予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与教学形式等方面,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都有着非常近似的主张。

三、关于教育结果

终身教育可以导致个人获得、更新和提升知识、技巧和态度的改变,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即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目的。“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一般人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修己,讲的是“德”。孔子尤其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事。这便是忠。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孔子强调君子应有治国安民之术和治国安邦之才,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能治“千乘之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论语·八佾》);而且还要“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内容和形式,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之修养。因此孔子是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几方面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家。

四、关于教育对象

传统教育主要局限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终身教育则同时涵盖社会上所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即全民化。强调在教育中要充分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坚持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自由、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与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将教育普及于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分等级、种类,即教育应该面向全民,致力于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

五、关于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强调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以发展和完善自我,因为社会不可能使每个人一生都在接受学校式的教育,孔子教育思想中也含有这一方面的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要让人不仅愿意学习,更要乐在其中,乐意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还称赞“好学”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好学”、“乐学”,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乐趣,是一个人能否终身坚持学习的关键。孔子有“每事问”的精神,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不仅引导弟子从历史文献中获取知识,而且在“礼失而求诸野”和“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背景下,他把弟子引向民间、引向蛮夷。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为此,他常带学生出游,远至列国,在出游之中体验生活,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可见,从社会中学习,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色。孔子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开篇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愉快过程。孔子的教学就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他的学生子夏有一著名论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有“做事”之意。这一论断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与仕,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知行一致,但更加重视实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实践不仅仅是指职业、工作,而是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是指无乘戾之心,“同”是指有阿比之意。君子相处和谐而不偏袒,小人则偏袒而不和谐,“和而不同”的保障在于仁厚的环境“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谨慎交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旨在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孔子所进行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仁”的手段来达到和谐。孔子强调人的社会性,他认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个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生活,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闻斯行终身教育论语
百家争鸣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解读《论语》
如何读懂《论语》?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子路问强
半部《论语》治天下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