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红 王春花
[摘要]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护理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情志致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作一阐述,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 情志护理;疾病康复;祖国医学
[中图分类号] R49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081-02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精神与情绪活动与人体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仅是人的生理需要,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能影响整个机体功能的协调平衡。如果经常处于情绪异常,甚至精神刺激,可使人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而发病,情绪的刺激,还可使机体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而发病,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调。气血平和,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疾病的恢复,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此道理。
1情志致病的特点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这七情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情感反映,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生活范围,使人体气机发生紊乱,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怒则气上,愤怒过度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故临床可气逆、头昏、头痛、面红耳赤、肝区剧痛、血压上升、呕血、甚至脑血管意外等。喜则气缓,喜能缓解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可使人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失神、乏力、懈怠、狂乱等症。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可出现喘憋症、懒惰等,可使肺心病、肺结核加重。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出现惊慌失措、面色苍白、突然晕厥等症。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可出现二便失禁、遗精、阳萎等症。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伤神损肺,气机郁结,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运无力,胃受纳腐熟失职,则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长期精神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机能下降,总之,各种不良情绪刺激,均能使人致病,长期的护理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情绪对疾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2.1原则
祖国医学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对疾病的影响,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医宗必读》强调:“境缘不偶,营救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故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2方法
2.2.1护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时满腔热情,以自身的情绪感染每一位患者。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去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患者,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患者感到如同家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使其消除陌生感带来的顾虑,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
2.2.2对所护理的患者,以性格上分辨类型,对不同性格的患者,分别做出情志护理计划。偏内向性格的患者,多属理智性格,自控能力强,疾病在身,从表面上看“风平浪静”而内心确每时每刻都不平静,他们想到疾病给自己的前途、事业及家庭带来什么后果?疾病在身又属什么性质等,情绪始终过于焦急,处于忧思状态,对于这类患者,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需要,排除心理障碍,要详细对他们讲述情志与疾病恢复的关系,不要把疾病看的太重,要正确对待现实,以平静的情绪,接受治疗与护理,使身体早日康复。偏敏感型的患者,多属敏感性格,情绪不稳定,对于这类患者,疾病在身就较缠手,主要是他们自控力不强,医生、护士甚至同病区患者间的谈话,对他影响极大,对这类患者,护士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讲,不做有伤于他们的话及事,除对他们进行宣传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外,还要对他们适当的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愉快的情绪,避免因小事破坏他们的情绪。偏外向的患者,多属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对于他们,疾病到了一定程度才住院治疗,但心还留在院外,对这类患者,护士除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外,在不影响其情绪时积极宣传有关常识,使他们认识到有病应及早就医的重要性,积极防治疾病,对自身疾病有较正确的认识,安心养病,缩短疗程。
2.2.3对护理的患者,从年龄上分别对待,不同的年龄对疾病的认识不同,产生情绪也不同,所以要注意情志护理上的区别。对老年人,多为慢性病,数病集于一身,病情不稳定,用药反应或剧烈或不敏感,这样极易产生消极、急躁、悲伤等情绪,对他们应首先注意尊重,理解,利用巡视病房的机会,了解其苦衷,使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平衡和慰藉,其次,帮助其解决各种心理矛盾,利用开导、劝解和安慰,有的放失进行情志护理,使之建立愉快的情绪。对中年人,他们多为社会及家庭主干,一旦疾病缠身,思想上承受很大压力,情绪处于悲观、焦躁、忧虑状态,对于他们的情志护理多以交谈为主,了解其苦衷,讲述其身体健康的价值,使他们正确对待疾病,不要过多的猜想,适当发挥他们的长处,做些有益的活动,免去不良情绪的干扰,对儿童及幼儿,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对疾病的折磨很快就忘掉,不良情绪对他们影响相对甚小,对他们的情志护理,如同爱心培养,如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等,使他们很快适应环境,产生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愉快的心情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缩短疗程起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83.
[2]杜怀钢.谈中医情志病[J].中国医药导报,2008,3(9):67.
(收稿日期:200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