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怀 梁明山
摘要:如何在学分制背景下加强对行政班级的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保障班级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倍感头痛的问题。文章通过该校学分制实施两年多来对行政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学分制;行政班级;班级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228-02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从2007级学生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学分制实施两年多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分制条件下,由于选课制的原因,原有的班级、年级乃至院系的界限淡化,原有的以行政班级为基础的紧密型体系变得松散,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没有“落脚点”,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活动也相对减少,导致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观念淡薄,自由散漫作风抬头,甚至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如何在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对行政班级的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保障班级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工作者倍感头痛的问题。笔者通过本校学分制实施两年多来对行政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行政班级管理的体会。
一、加强行政班级文化建设
行政班级作为高校管理的最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最微观的文化氛围的创建,是对被教育者的心灵最基本的塑造。只有班级文化这个微观层面建设好了,整个高校校园宏观文化建设才有保障。特别是在我校当前推行学分制的背景下,行政班的概念日益淡漠,如何使行政班的管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那么行政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形式松散的行政班级只有依靠内涵丰富、充满凝聚力的班级文化建设才能对整个高校文化建设起到最基本的保障作用。
1.行政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辅导员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例如:在教室里张贴启迪和激励学生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或布置有个性化的教室。如市场营销0732班教室墙壁上张贴“博学笃行,诚信营销”等彰显班级专业特点的条幅。
2.行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定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更反映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为依据,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情况的具体变化,适时进行修正、完善,从而确定规章制度充满活力。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如何,要看班级制度能否被班级成员所接受。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行政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级舆论及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2)培养健康的班级舆论;(3)培育优良的班风。
4.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活动;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和协会,如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组织参加营销协会等。鼓励学生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调动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组织班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此形成充满凝聚力的班级文化。
二、创新行政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工作模式
抓好班干部队伍是做好行政班级工作最重要的组织保障,如果能对班干部进行有效地管理,就找到了行政班级管理的关键。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班干部队伍,从而能够达到对行政班级的有效管理。
1.创新班委会的建设。俗话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因此,加强班委会建设,建立健全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有效管理行政班级的组织保障。针对班级学生工作的实际,班委会成员应该有足够的数量,同时注意性别的搭配。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要想把各种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要想把班级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又不让每位班干部有过多的班务负担,另外也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必须有足额的班干部。由于公寓委员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所以要有两名公寓委员,必须一男一女,便于查寝和开展其他公寓活动。另外,班长和团支书也必须是一男一女,因为这两个职务非常重要,这样班长和团支书可以各自联系班上的男生或女生,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时增强他们工作的互补性。
2.班干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各班班长、团支书和与近期工作任务有关的班干部会议(不是所有的班干部都参加会议,这样没有必要,但班长和团支书必须参加例会。根据工作任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来开会很重要,这样既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又不至于浪费与近期工作任务无关的班干部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学分制条件下人性化的管理和“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安排近期工作和通报有关信息。要求班干部必须按时到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好的习惯必须从学校养成),会后他们再把会议内容传达给本班同学。如果哪个班干部虽与近期工作任务无关,不要求来开会,但他愿意参加或有其他工作情况要向辅导员反映,他随时可以参加会议。因为学分制下辅导员很难把学生聚在一起,例会制度就显得特别重要。
3.班干部轮流值日制度。在学分制下,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占用班干部过多的时间,因此,辅导员可采用班级轮流值日制度。其情况是这样的:(1)打破班干部的行政班级界限,以辅导员为单位工作。每一个班级轮流值日一个星期,本星期工作由此班长负总责,无特殊情况辅导员有事只联系此班长,然后由他把信息通知其他班长。(2)值日的本班班委负责本周与该部门有关的几个班的工作任务,具体协调通知其他班的该部门班委。例如值日周有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报名工作,这一工作任务属于学习委员的职责范围,那么本周值日班级的学习委员就具体协调通知其他班的学习委员,负责做好几个班的这一工作。(3)值日记录。有值日任务的班级班长负责做好本周值日记录,值日记录的内容包括各种考勤、本周工作总结、工作感想及工作建议,值日记录必须在本周末交辅导员,以便辅导员及时掌握班级情况。实行班级轮流值日制度的优点:在学分制下,所有的班干部难以聚在一起,实行轮流值日制度,辅导员工作起来方便易行,不须事事亲自把每个班的班干部都通知到,相对而言学生干部之间有事通知起来方便,他们很喜欢这种工作方式。另外班干部几周才轮到一次值日,工作起来轻松,工作有新鲜感、热情高、责任心强,工作落实到位。
4.班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每个班干部联系几名同学,如果有急事,两分钟内就可以通知到每一位同学,确保了信息畅通,不留盲区。另外班干部更加了解同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把信息反馈给辅导员,这样辅导员的工作就有了主动性。此外,班干部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提供帮助,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以达到全班所有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同学们在互帮互助中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把学生公寓作为行政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和落脚点
学分制的实施,使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没有了“落脚点”,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场所由行政班级教室转向学生公寓,公寓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强化公寓管理,加强公寓园区文化建设。措施如下:第一,进一步强化公寓管理。重视公寓管理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是加强学院公寓办的建设,提升公寓办的品质,强化公寓办的功能,所有公寓办管理人员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公寓园区干事责任到楼栋。所有的辅导员都参与公寓值班,每周下学生公寓不少于5次,努力做到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统一。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学院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公寓的组织——院公寓自治委员会,在院公寓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每个系设有公寓部,每班设有公寓委员,每栋楼设有栋长,每层楼都有负责人,每间寝室有寝室长,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第三,重视公寓园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全面完善公寓文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寓文化设施建设,确保良好的公寓文化环境,让公寓切实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生活休闲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蒋廷彪,张志刚.学分制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05,(21).
[2]王生.促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J].班主任,2006,(10).
[3]邸卫敏.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作者简介:徐怀(1973- ),男,湖南南县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党总支副书记,心理咨询师;梁明山(1972- ),男,安徽临泉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辅导员、兼职教师,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