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双秀
《师说》是老老少少皆熟读成诵的佳作,作者韩愈,又名韩昌黎,世界上如果没有他,词典里会缺少诸如“同工异曲”“一发千钧”“蝇营狗苟”“落井下石”等含蓄蕴藉的词语;文学批评里会缺少诸如“不平则鸣”、“文穷益工”、“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一类光辉深刻的思想;生活里也会缺少诸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类得之心而寓之口的至理箴言。
一、中心概念的游移
《师说》中最核心的概念无疑是“师”了,这儿还不说它的“活用义”,只是名词意义上的“师”就让人一头雾水。
开篇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这一句,专家学者们多有分析,这里且引曾国藩的解注:“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即这个“师”应是指传授儒家道统、讲授六经之业,为人拨云驱雾、指点迷津的“师”,但接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因不是“生而知之”而产生的惑、因此,惑而从的“师”是何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吗?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急切的想知“道”,想去学习儒家经典,甚至于想解“道”中之惑?从人最初学习的对象看,这里要从的“师”显然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接下来到了第二节,即被太多的评论家抨击的那三组对比中,韩愈明确地指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即“句读之师”非“读经之师”,“句读”易取而“道业”难得。这么说这里的“师”只是指对成年人起启迪作用的人生导师?第三组对比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中“巫医乐师”,“师”的又是什么?应该不是“道”而是技艺吧?文章的最后,韩愈苦口婆心为他写文章的“学于余”的那个十七岁的李蟠,韩愈为他做的又是何师?童子之师还是解惑之师?抑或二者兼之?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界线?是不是该有一个清晰的界线?
二、立意、结构的芜乱
先来看一下主体部分各小节的段落大意。第一节: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第二节: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节:论述“圣人无常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文观止点评说:“一篇大纲领,俱在于此。”相当于现在说的“文眼”了;但它在文末又说“通篇只‘吾师道也一句”,这么说此句才应是文章的主旨?对于这篇文章的中心及结构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专家就义正词严地指出:“主题读解”可以休矣!主题教学决非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概括主题、归纳中心的!温和一点地则说:中心论点的提出可以是“明榫”,也可以是“暗卯”,而“暗卯”的发现则要“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对文章的内在层次和情感脉络作潜心的体悟和整体的关照。但中学生作文,尤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作文,应强调文体意识,先谈“入格”再谈“出格”,写论说文要尽可能地围绕一个中心去选择材料,不蔓不枝、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
三、确立文言文学习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应该承担德育重任,要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足以称道的当数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勤劳、智慧、勇敢、尊师重道正是不同程度的渗透在古文典籍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与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进行精神对话,以此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仅学生要从文言文学习中受到心灵的启发,“师者”也是如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它告诉作为老师的职责,其实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也是为“传道”服务的。《辞海》中对“道”的解释共16条,与韩愈的“道”比较吻合的一条解释应是封建伦理纲常,这里所指的陈旧并非指其封建性,哪里能用这个时代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大师。这个“道”,与时俱进地来看,它应是指人的心灵塑造、道德建设一类的东西,那么,这个定义就有点像那句要被嚼烂的话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面就得有一个前提了,为人师者的灵魂要比他的学子们来得高尚,要不然哪里有资格去塑造人家的灵魂?余秋雨先生曾记下了这么一个事实:上海的一辆公共汽车突然熄火,司机请求乘客下去推一把帮助发动,下去推车的是一帮去春游的小学生,熙熙攘攘的大街,生命密集的走廊,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推动着一群躲在车厢里的表情冷漠的成年人。
西方公认的教师形象代言人苏格拉底曾不止一次地宣称: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我们的教师则是“全能”的,是不仅能“传道”“授业”还能“解惑”的!在这个时代,善于批判、善于思考才是知识增长和理论进步的重要途径。在老师们喋喋不休的解惑声里,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欲、怀疑精神被打压得片甲不留,再也不成气候。
四、文言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于“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方法有:
(1)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小组讨论式解决阅读文言文过程遇到的问题;(2)注重阅读,培养语感。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好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眼、口、手”结合起来,让课文的主旨和内容自然融入学生的知识里;(3)加强语言的积累。不断积累文言文词语和古文化知识,平时留心将字词句加以对比参照,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4)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较简单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文言文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与课文息息相通,同时还要辅之老师适当指导、动情朗读和恰到好处的提问,把学生地到情感的海洋、知识圣地,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培养出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