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焕宇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汽车构造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53-01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汽车从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对汽车技术工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两个专业正是在汽车业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下创建并发展起来,招生人数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汽车构造》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汽车构造》本身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汽车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的复杂性和科技含量不断增加,这对《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向性和产业性决定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主题来开展。因此,做好高职院校《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汽车专业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几方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体会。
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必要的理论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传授。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处于主导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控制和指导下进行,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记,课堂气氛死板。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注重构建学生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等互动教学模式。
选择汽车专业的学生对汽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设计一些与所学内容相联系,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再上课时找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可发表不同见解。在争论和探讨中,增强学生对汽车实用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的认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大家的知识相互交融;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最终给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需要学生翻阅大量资料,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其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可以使用另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即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讲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思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他们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传动系部分“普通齿轮式变速器”中“同步器”的工作原理时,首先要分析的一个问题是“无同步器换挡过程”,在讲解这个问题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驾驶车辆增、减挡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两脚离合”。大部分学生虽有驾驶经验,也掌握这项操作技能,但并不清楚这种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提出类似这样的、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却又不清楚其原理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同时会根据他们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积极思考,认真听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人才规格是文化知识够用、适度,但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依据这一目标,《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既要强化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在实践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传统的《汽车构造》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也导致学生对汽车结构原理的掌握只停留在书本,不能与实际有机结合,这也是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因此应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学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践学时;建立“结构认识实习课堂理论教学课程现场教学拆装技术训练”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来保证培养学生与理论知识相联系的实践技能。其中,“结构认识学习”安排在每一章课堂教学之前,主要以观摩为主,由教师对各系统所涉及的部件进行拆装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各系统结构原理等理论知识之前对其结构、组成有个直观印象。接下来是“课堂理论教学”,可以将一些体积小、质量轻、易拆解的部件带到课堂,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课程现场教学”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涉及过大、过重构件的结构原理讲授时,可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而“拆装技能训练”安排在本门课结束后,可与后续的专业课“汽车拆装实习”合并进行,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掌握汽车拆装要领的同时,侧重于训练学生将实际结构与所学过的原理理论结合起来,巩固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前的《汽车构造》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板书、挂图、示教板等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教材中的插图和教学挂图很难形象表达复杂零件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板书则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这些都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为把理论内容讲解透彻,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讲解与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相结合,把讲解、理解困难的内容用形象、直观、仿真的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选用大量的彩图、三维立体图、FLASH动画等,将平面图无法表达复杂结构及工作过程,动态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难点内容,增强记忆效果。例如在讲解自动变速器时,因其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高,即使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解实物也很难了解其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不同负荷和车速状态下液压油不同的输送路线和控制位置,其工作过程就会一目了然,也就很容易理解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原理。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多媒体教学还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它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同时,它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学手段更先进、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显著。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科学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应积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教改之路;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勇于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认真思考并实践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