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林
如何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教起来“轻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已经是大家形成的共识了。在注意保护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将更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引入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
案例1:信息技术课《画图》(教学内容是学会复制、粘贴及翻转、旋转)
教师在上课伊始播放了《大风车》的音乐。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学生:是大风车的主题歌。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
学生:喜欢。
教师:今天啊,我们自己来制作大风车,有没有信心?
学生:有。
教师:好的。下面请大家来看大风车的图标,说说大风车有什么特点?
……
这样创设的情境,将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扎实。
对比案例2:
教师:同学们喜欢电脑绘画吗?
同学:喜欢!
教师:下面我们就用绘图软件来“叠罗汉”,首先我们介绍“复制”。
教师出示一个罗汉……进行复制演示;学生上机练习。
……
通过对两节不同风格的课堂比较,案例1的学生课堂自始自终洋溢着一种“场气”,教师讲得“顺”,学生学得欢,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生活抓手——“大风车”这个作品来创造,学习效果非常扎实。案例2的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作品中创设生活情境
案例:在一次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上,听了《画线》一课给我感触很深
教学过程:
1.导入
……
2.学画小旗
(1)出示小旗图
大家观察一下,这面小旗是由哪些线段组成的?对,我们用直线来画旗杆,用曲线来看小旗的旗面,那么我们先来画一画旗杆吧!
……
3.想象画
谁来点点第二个任务?
自学要求:
第一步:请你在画图空白区,把它画下来。
第二步:想象一下它像什么?把你想的画下来。
同学作品展示:有的是太阳的光芒,有的是扇子,有的是鱼叉等,好多作品是超出成人的想象空间。
整个课堂沸腾起来了。
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信息技术课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要求学生在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安排一定时间的练习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设计练习内容时如果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必将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实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尝试运用,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整合中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不可推却的任务。
■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的促进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西蒙指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时,他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西蒙将问题解决看作人类认知的三类信息加工过程(再认、问题解决、学习)之一,问题解决就是所面对的问题得到解决的认知活动,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的促进者。
情境化教学设计的主要角度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身边的事着手,带有生活化,围绕解决学生实际遇到问题、帮助他人的解决方案、学生个性设计等内容来开展,情景教学设计必须紧扣“任务、问题、活动、思维”四个环节。
学生带着丰富的先前知识、技能、信仰和概念进入正规教育,这些概念通常有别科学概念,而且非常不易消除。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时,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信息技术的活动课,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教学中,对教材经过一些处理和再加工,设置了一些生活化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名片,目睹了简单的名片和复杂的名片,比较中学生的欲望高涨,“我们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名片来吗?”进而“制作名片”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堂课要解决的任务。通过为将来的自己制作一张精致而富有个性的名片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理想在名片上得以体现,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积极性,获得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课由于其特殊性,教学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我们孜孜探索,重视实践操作,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要学、乐学,就一定能取得好的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