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2009-03-13 08:28曹玉涛
关键词:平等

曹玉涛

摘要: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罗默认为平等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义目标,并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市场社会主义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目标。在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失败、反社会主义的论调又甚嚣尘上的情况下,罗默积极探索未来的社会主义蓝图,无所畏惧地回击各种挑战,充分反映出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但由于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其所勾画的平等主义又是一种乌托邦空想。

关键词:平等;罗默;市场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1-0023-03

“分析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学术界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个学派或流派,因为它没有像通常称谓的学派那样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主张。罗伯特·韦尔在他主编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的“导论”中说:“分析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现象,把它看做是一个运动或学派就是错误的了”,“甚至在哲学中,‘分析马克思主义也只是一个现象而非一个学派,或者最多只能说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就是用分析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以此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亨、罗默、埃尔斯特、伍德、米勒等人。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是寻求一种替代资本主义的可行性方案,而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它的价值定位问题就成为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探讨的内容。在这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罗默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罗默认为平等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义目标,并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市场社会主义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目标。

一、平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

苏东剧变以后,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政客和右翼学者纷纷宣称“社会主义已彻底失败”,“社会主义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都不复存在了”。面对这些攻击,罗默向世人宣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垮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尚未尝试的社会主义形式也应该为它殉葬,”“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而且在现实世界也是可能的”。而实现社会主义者的“最大愿望”——平等主义这个目标的社会形式就是市场社会主义。

罗默在论证利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时,充分强调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目标的重要意义。他明确指出,市场只能保证效率,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手段,而只有平等才能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他看来,强调平等胜于效率,就容易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这是因为,从实现效率方面而言,当代资本主义远远超过了现实社会主义。所以,如果只强调效率,那就似乎只是在强调资本主义的特征,而没有突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和剥削的存在,明显地形成了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弊病。因此,市场社会主义在实现效率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公平和平等,以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罗默认为:“社会主义者寻求报酬、地位以及平等,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的不满,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公正,使机会均等。它也致力于减少现存的社会分化。对社会平等的信仰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植根于平等主义”,“社会主义惟一正确的伦理学论据是一种平等主义的论据”。

据此,罗默批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把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做法,他说:“社会主义的目标最好被考虑成一种平等主义,而不是被考虑成一种具体财产关系的实施。换句话说,我的意思是,社会主义者评价财产关系必须根据这些财产关系提供平等主义的能力。”

罗默所谓的平等主义最初指的是一种福利的平等,后来罗默放弃了福利平等的观点,而主张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包括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社会地位三个方面。其精确表述是:第一,社会主义者需要一种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不低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达到的使每个人自我实现机会平等的水平上,使自我实现的机会平等。第二,要求社会主义选择那些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影响的机会平等程度的社会组织。第三,要求社会主义选择那些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程度的社会组织。

为什么要把平等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呢?罗默认为,首先,对资本主义的道德谴责应该置于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的谴责的基础上,这种道德谴责实际上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不公正的不平等分配为基础的谴责。而这里的平等主义不是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的替代,而是使其在伦理上具有说服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如果不是基于平等主义而是基于自我所有制来谴责资本主义,即如果把自我所有制作为马克思的伦理学基础则是根本错误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谴责是以对剥削的谴责为基础的,这样的谴责实际上是基于一个自我所有制的命题,即人们有正当权利得到自己所生产的东西,那么,剥夺了生产者所生产的部分产品的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建立在盗窃基础上的社会。罗默问道:“是只有那些生产财富的人才有正当权利得到财富呢,还是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财富(只要他或她有权利得到自我实现和福利)?”如果从自我所有制的命题出发,那结论只能是前者,但这一命题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原理如出一辙,而社会主义要求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财富。而且,自由主义者以自我所有制作为反对福利国家再分配政策的武器,对此,传统的社会主义者无法解释。然而,当平等主义被当做一种伦理学基本原理时,则意味着既谴责资本主义剥削,又支持福利国家。此外,自我所有制的命题不是一个正当的伦理观点。人们不应该从出身的偶然运气中有区别地获得利益,因为出身的偶然运气是以一种任意的、非常不平等的方式分配有价值的财富的。因此,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伦理学论据不是自我所有制原则而是一种平等主义。

二、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目标的手段和模式

罗默提出,社会主义平等目标的实现要经历一个由实现短期计划到实现长期目标的过程,这样的问题在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及苏东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都没有涉及。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是什么?对此罗默没做任何论述,他只是说一些政治哲学家目前正在研究这一问题。但可以肯定,他所谓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指的是实现一个更为平等的社会,因为他把社会主义的短期计划看做是向着一个更为平等的社会的过渡。社会主义的短期计划就是实行市场社会主义:罗默说:“作为一个短期目标,市场社会主义可以采取下述各种经济布局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在这些经济布局形式中,包括劳动力的大部分物品通过价格体系进行分配,而由工人管理的或不是由工人管理的企业的利润则在社会人口中进行非常平等的分配。”这表明,作为短期计划的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依靠市场

配置资源和组织生产,以及对企业利润进行平等的分配。

为什么只有通过市场体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呢?罗默认为,如果社会主义不能给其公民提供差不多同资本主义一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那么,这种社会将是不稳定的。除了市场体制以外,人们目前还不知道有什么其他体制能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社会主义者面临的问题是否能设计出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技术革新将会产生,但资本主义特有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将不会发展。罗默自信地认为,如果有这种体制,那只能是市场社会主义体制。市场体制解决效率问题,社会主义解决平等问题,市场社会主义就是效率加平等。需要指出的是,罗默并不觉得市场社会主义就能真正实现他所说的那种平等。但他又坚持认为,尽管市场社会主义只能取得有限程度的平等,但它是唯一能够逐步接近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经济体制。

基于上述对社会主义目标和手段的分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目标,罗默设计出一种“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按照罗默的说法,他的证券所有制形式是由四个“法人”——成年公民、公营企业、共同基金和国库组成的。它的具体做法是,为了不使股票最后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造成垄断控制和极大的不平等,罗默设定了两种货币,即现金货币和证券货币。现金货币用于日常商品流通买卖,不能用来购买股票;证券货币只用于购买企业股票。政府在公共企业内把证券货币分给每个21岁的年轻成年人,并允许他们在有生之年对他们拥有的股票进行交易;他们收取所持有的有价证券赋予他们的股息,但不允许他们把股票兑换成现金。每个成年公民都将获得国库赠与的等量的证券;只有用证券才能购买共同基金的股份,而不能用货币购买;只有共同基金才能用于购买公营企业的股票;公司股票和共同基金是由证券来表示的,它随着股票的供求关系而波动;公民可以自由出卖其共同基金来换取证券,再把证券投资于其他共同基金;最后,企业可以用证券与国库交换,获得投资基金,它也可以用货币从国库那里购买证券。证券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兑换成货币。共同基金拥有了企业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企业的利润。公民拥有了共同基金的股份,就能获得共同基金的收益;公民去世后,其共同基金的股份必须卖掉,证券的收入要交还国库,国库再向达到法定年龄的公民赠与证券。

罗默指出,他所设计的这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充其量只是缩小了收入分配的差别,而根本没有消除不平等的现象。因为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则无论在有无资本家的情况下,想保留任何市场体系去公平地分配资源和收入都是错误的。因为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人们所得的工资还是有差别,这会反映他们对社会的不同经济价值。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报酬是否有权利获得,而获得的报酬是否与其付出的劳动相符,还不是十分明确的。而且因为每一个人的天生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这样的结果便会造成收入分配的相对不公平。但是,罗默也明确地指出:“无论如何,市场社会主义将会比资本主义公平得多。”在罗默看来,这是因为,市场社会主义不存在资本主义那样的阶级剥削,而仅仅存在人们在能力、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不平等的现象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三、平等主义的未来

罗默所构想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既受到了左派的高度赞扬,例如,鲍尔斯评论说,《社会主义的未来》是“反复推敲的,完全可以实现的,尤其是令人信服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传统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双重夹击。

当代新自由主义者如哈耶克和诺齐克等人强烈反对社会或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与物质收入,以实现某种结果公正或分配平等。哈耶克认为,一个自由公正的社会只能建立在“普遍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上,要求对世界上的物品进行公正的或更平等的分配只能是一种“社会正义的幻象”,它必然扼杀个人自由,导致极权主义或家长制国家。诺齐克则从自我所有制原则论证了个人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他认为,只要个人财产的持有来路正当、转让合法,符合正义的获取原则和转让原则,他的持有就是正义的,任何他人、群体和国家都无权加以剥夺。因此,他赞成一种“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即一种仅限于防止暴力、偷盗、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等有限功能的国家。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实质是论证私有制的合法性和市场经济结果的正义性。归根到底,没有私有制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而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才是“普遍的市场秩序”。要么市场经济,要么社会主义,二者必居其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传统社会主义者,如曼德尔、奥尔曼等人,将市场社会主义说成是“非社会主义”的。他们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维护资本主义的,仍是资本主义成分较大的经济,是“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曼德尔就打出了“捍卫社会主义计划”的旗帜,不仅以西方市场制度的种种弊病来说明市场的不合理,并坚决驳斥“计划失败,论”,而且将主张社会主义也可引入市场经济的人称为“市场狂社会主义者”、“新斯密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加强市场而不是与之斗争,无论如何都不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而是在发展资本主义。他们还认为,市场和计划是不相容的,市场是乌托邦的,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市场社会主义也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只有合理计划的社会主义才是最佳的选择。此外,市场的动机也是卑劣的,它建立在贪婪和焦虑的基础上,这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是不相容的。

传统社会主义者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哈耶克思想的注释”,而新自由主义者却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对市场的钟情被他们自己不断强调社会主义目标的做法推翻了。实际上,新自由主义者和传统社会主义者两方面挑战的最基本和最集中的观点是:社会主义与市场根本不能相互结合和协调,市场社会主义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尽管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并没有摆脱新自由主义者的“市场情结”,但他在把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同时,已经十分注意与新自由主义者的“普遍的市场秩序”观区别开来,并诉诸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正、平等等价值目标,在批判新自由主义、传统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总起来看,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其创新之处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较高水平的机会平等,而不是国有制和计划经济;不能因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就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失败了,平等主义的社会灭亡了;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不在于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在于取消了市场所导致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的缺乏。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又是一种“乌托邦”理论。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实现它的革命主体力量。罗默虽然不遗余力地去描绘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但在实现主体方面的探索却几乎是空白。一个理论模式如果没有实现它的行为主体,也就只能是真正的“乌托邦”而束之高阁了。但是,无论如何,罗默的设计毕竟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他说:“鼓吹资本主义已经胜利的论调,或者鼓吹我们已经走到历史终点的论调的人,只能暴露他们自己的短视。资本主义可能是赢了,但毫无疑问,这样说为时尚早。”

总之,在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失败、反社会主义的论调又甚嚣尘上的情况下,罗默高擎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旗帜,无所畏惧地回击各种挑战,充分反映出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但由于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其所勾画的平等主义又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空想。

猜你喜欢
平等
共同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
正确塑造自己当教师的角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平等的悖谬
如何有效地和家长沟通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