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兰
[摘 要]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与高三生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对120名高三生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结果:文理、不同性别高三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最后,对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出建议。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理论;学业成绩
一、引言
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影响个体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坚持性、面对挑战态度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等,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实践意义:研究高三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从延边第二高级中学随机抽取高三文理各一个班的学生,其中男生50人,女生70人。
2、研究工具。(1)采用Jerusalem和Schwarzer研制的德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后来缩减至10题,采用四点记分,被试从“完全不正确”(1分)到“完全正确”(4分)中作出唯一的选择,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通过对其自信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n=401, p<0.001)。GSES只有一个维度。(2)学业成就。收集被试上学期数学、语文、英语的期末考试成绩,以三科成绩之和来度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3、施测。由研究者担任主试,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强调问卷不记名,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问卷回收率为100%。
4、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高三生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情况
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得分大于1小于10:自信心很低;大于11小于20:自信心偏低;大于21小于30:自信心偏高;大于31小于40:自信心非常高。本研究被试的得分情况见表1。
2、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表2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在P〈0.05水平上呈正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好。
3、文理、不同性别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表3可以看出文理、不同性别高三生自我效能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文理、不同性别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
表4表明男女生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0.950 p>0.05),而文理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3.201 p<0.05),理科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文科生。
四、讨论
1、高三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通过对高三生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分析发现在120名被试中10名男生,8名女生,共18名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20分,自信心偏低,占总人数的15%, 21~30分共有74人占总人数的61.7%,说明大多数同学处于适当的水平,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31分以上有22人,占总人数的23.3%。女生中有50人属于自信心较高的,占总人数的41.7%,说明女生对自己比较自信。调查的120名高三生中没有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于10分,说明没有过于自卑的学生。
2、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越好。
3、文理、不同性别的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结果表明文理、不同性别高三生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4、文理、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差异。本结果表明男女生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0.950 p>0.05),而文理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3.201 p<0.05)。之所以成绩之间会存在显著差异,而自我效能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因为学业成绩不仅受自我效能感影响,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起居,智力因素。
五、培养高三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被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仅能激发教师上课的动机,而且也决定了教师对上课的投入程度,从而真正决定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2、重视榜样的作用,树立成功的榜样。同伴榜样也很重要,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在黑板上解答、演算习题等行为也构成一种榜样示范,这要求教师抓学得好的典型,为差生树立榜样。
3、给学生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归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有成功也会失败,如何看待成败的具体原因会影响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归因,防止归因过程中的极端倾向。
4、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中提出个人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变化。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权威型的教学交往风格,易形成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造成学生的思维紧张,产生疲劳感,影响学习积极性。
5、设置恰当的目标与任务,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它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在于教师要设置恰当的目标与任务,并安排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尝试,从而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
[2]胡桂英.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757—758.
[3]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J].心理科学,2001:618—619.
作者简介:金兰,女,吉林人,就读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