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珠
我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苍老。
——余秋雨
刚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我的心仿佛被那种精魂招了去,情不能已地也跟着“苦”了一程。从巍巍敦煌,一鞭残阳里,策马来到江南小镇。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都是古老民族厚重的呻吟。江南小镇的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唐代天柱山上的漫漫艳情和浩浩狼烟,久久不能挥去。西湖旧日的美梦已逝,南京城边的殷殷血火似乎还在那里燃烧。
天柱山,多少文人墨客、游子骚人的向往之所。李白、苏轼、王安石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向往着能在天柱山归隐,安度晚年,把去天柱山说长成是“归来”。浓厚的宗教气息、争富的历史底蕴,给人有了居家的感觉。但不断的战火几乎烧毁了每一座寺院、楼台,留下一条挺像样子却又无处歇脚的山路,在寂静中蜿蜒。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游人集聚最多之所,西湖美梦是很多人都想重温的。可这里,除了雷锋塔下白娘子凄美的故事,便什么也没有了。或许是为了那位泪湿青衫的落魄诗人吧,要不就是和那享尽山间明月、永不消褪的苏子有关。
而今,白堤依旧,苏堤惟柳。不过,自命清高的林和清可有些悲凉。春去秋来,梅凋鹤老,只剩下那片片梅瓣、鹤羽,像书签一样,夹在民族精神的史书里。其实,他们都有些悲凉。西湖成了景点,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_只剩下廊柱上龙飞风舞的楹联;再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既可凭吊又可休息的亭台。修缮,修缮再修缮,但无论怎样修缮,这里总是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的苔藻似乎也已千年。
南京,六朝金粉,这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朝,走近它,仿佛能从刀光剑影中嗅出一缕粉香。其实,它是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玄武湖边上的古城,明故宫的遗址,鸡鸣寺的钟声,明孝陵的石人,秦淮河的流水、浆声、灯影,夫子庙的店铺。栖霞山的秋叶,灵谷寺的林荫道永远那样令人心醉。王者之气与神州最佳的风水交汇一处。在阵阵京华烟云里,我们遥望到的却是血流成河、横尸遍野,它再也不能安静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滚滚红尘中,它少了那份闲情。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看到了故都昔日的繁华与兴盛。又怎能不心潮澎湃、豪气满怀?但是它还是经不起时间的淘洗。开卷那位“错步上前的小丑”总是那样讨厌地出现在眼前:西天凄艳的晚霞里。斯坦因脸上的狰狞,大清帝国道台的贪婪,小丑的深深鞠躬,一同上演着那简单的童话。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洞就这样空了,窟就这样残了,没有人拦下那些车队。可那时,真要拦下了,车队又将驶向何方?
野蛮的战火,无边的愚昧,焚烧着脆弱的古迹,吞噬着易碎的智慧,只剩下残垣断壁,残书败页;只剩下那令人可笑的傩祭、傩戏,完全失去了古老的韵味。这又怎能不让我们愤怒呢?厚重、深沉一起袭来,我们中国人到底做了些什么?那些精髓和精华为什么会毁于一旦呢?那些文明的过去不能留存至今,这是多么可悲。
空寂无人的山峦,凛然躺卧的万古湖水。沉默不语的阁楼,见证历史的强蛮,映照着我们的过去,但此时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的呢?余先生似乎在用笔慢慢剥去那层遮羞的面纱,赤裸得让人后怕。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安寂与平静,任何歇斯底里的呼喊。都无法穿透岁月的痕迹。历史的尘墙。也无法唤醒那些无知愚昧的灵魂。
掩上书卷,痛彻心扉、撕心裂肺恐怕都无法形容。只有让不争气的泪滴成冰冷的血,化成历史前进的动力、今日奋斗的源泉,然后振臂一呼,现在的永远也不能失去。从今天起。华夏的文化之路,不再是一程苦旅。
点评:读一本好书,是能扣动心弦的,习作者似乎为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所牵引,和作者一道为灿烂的中华文化而歌、而泣,怀揣对民族文化漾深的爱而成就了此文,更“成就”了一线希望:“从今天起,华夏的文化之路,不再是一程苦旅”。
(指导老师:谢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