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的本质及其模式研究

2009-03-11 06:49赵彦荣李群英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群体师生语言

赵彦荣 李群英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被应试教育扭曲了的课堂中,存在着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情感、语言等方面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课堂气氛是紧张的、冷漠的,这种状态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的,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态,代之以师生双向互动的形式。

一、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本质

1.课堂师生互动的含义

互动(Interaction)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进行的交互活动和交互影响。双向互动式学习要求所有的学习者双向交流,从而使互动的个体在心理生理等方面产生变化发展。在互动的实践中,根据互动主题的不同,有效的互动方式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三种方式。(1)师生互动。在单向传播的课堂教学中,提问被看做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创造性、发散性,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的安排应该考虑师生互动的结果。(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即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种形式。合作是基于积极的互相依赖,竞争是基于消极的互相依赖。从合作的经验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竞争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3)群体互动。班级中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间的互动。研究表明,同辈群体有利于消除青少年在思想、情感、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和焦虑。但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只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而无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自由直接的交往,更无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直接交往。

2.教师的互动模式

在西方教育社会学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构建了一些理论模式。以下介绍佛朗德斯的师生交互作用模式:一是在教学活动的较前阶段里,限制学生参与的自由,将增加其依赖性,而且降低其学习成绩。二是在教学活动的较后阶段里,限制学生参与的自由,将不会增加其依赖性,而是提高其学习成绩。三是在教学活动的较前阶段里,扩展学生参与的自由,将减少其依赖性,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表现

1.言语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是通过语言的形式,以知识为载体展开的。(1)师生教学活动主要是语言为媒介的交互作用。教学总是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在这个狭小而拥挤的世界里,事件以令人吃惊的速度频繁更迭,有证据显示,一个典型的小学教师在其工作日的每小时要介入200~300次人际交流”。“语言行为是课堂中主要的教学行为,占所有的教学行为的80%左右,课堂语言行为提供了这个课堂行为的充足样本。”(2)言语互动类型。佛朗德斯将教师与学生在教室情境中的行为(语言)分为10类(其中7类是教师的,2类是学生的,最后1类则为安静的或者不易分类的语言)。①教师主动讲话,包括提供知识和意见,发出意见指令,提封闭型问题和开放问题。②教师反应,包括接纳学生的意见、行为和情感,以及拒绝学生的意见、行为和情感。③学生反应,包括学生对教师作出预期的反应,学生对教师作出非预期的反应和学生对别的学生主动讲话。④学生主动讲话,包括对教师主动讲话和对别的学生主动讲话。⑤不属于上述4类语言行为的其他一切语言行为。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较多地进行直接教学,即教师主动讲话占据课堂,间接教学比较少,学生没有主动讲话的习惯和机会,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2.情感交流

在课堂中,教师是一种权威性的刺激物,他可通过“沟通”、“评价”和“控制”的方式对学生的自我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尽管教师不一定直接或当面说出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但是他在课堂上和学生交往时的语言方式、面部表情、体态变化、视线接触等,都能使学生获得有关自我在教师心中的价值,以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方面的信息。那些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积极评价和态度的学生,一般会形成自己对自己的积极态度,对自己学业发展有较高期望,并为此积极努力。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可以由以下维度加以激发和维持。(1)任务与权力维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的活动任务的设计应当遵循多样性、新颖性和参与性的原则,并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性和个人控制感。新颖、变化的人物结构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减少了社会比较的机会,降低了学生把任务成绩简单地理解为能力表征的可能性,使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集中在掌握技能和完成任务本身。(2)肯定与评价维度。肯定与表扬要基于学生个人的进步和提高,并尽可能在私下里进行,这样学生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并非源于战胜别人,而是出于自我比较的结果,从而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关注对学习任务的掌握,形成掌握目标定向。(3)小组维度。在合作学习情况下,社会比较和评价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也不明显了。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低成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使该成就的学生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决定感。

三、课堂中的应用解决策略

1.建立现代教学观

(1)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做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2)建立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交互活动不断地进行,课堂发生不断的变化和意外。其次,现代知识观也坚持认为,教材教案等一切文本的意义都具有不确定性,师生皆可对之进行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进行不断的界定和再界定。因此,我们追求的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永远的平衡,而是失衡再平衡,不再是一味的有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教学过程还其本来面目,应该是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

2.进行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1)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2)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影响,往往会产生“触类旁通”之感,也容易产生沟通。所以课堂上除了教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让学生在充满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1)创造机制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原本很好的交流机会也错失了。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师生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2)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调整互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教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掠过一丝情感的变化。如果我们教师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出来,加以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起深刻的、广泛的共鸣,给后面的课堂带来一份精彩。

参考文献

[1] Wilga M. Rivers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金盛华.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学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教育学卷,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3] 叶子,庞利娟.师生互动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4).

[4] 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责任编辑 张茂林)

猜你喜欢
群体师生语言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