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幼犁
[关键词]试题,命题,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46-06
2005年至今,笔者就选择题的命题在《历史学习》《历史教学》上连续发了数十篇随笔,自觉主要环节几乎都涉猎了,有些典型的、常见的问题还从不同的角度做过分析、建议和示范。如再要写选择题,就应当深入“三维目标”或更有意义的与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关的设计理论与技术了。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老问题却日益严重了,甚至在国家级的高考、省市级的会考中也不断泛起。
不少朋友对我说,读你的随笔虽豁然开朗,可看着明白,做起来却难持之以恒,能否再总结一些简单明了的方法,使操作起来更好把握?这个要求是真诚的,也合情理——希望把良好的改革愿望在实践中变为广大教师的自主行动和应有成就,但却难煞吾也!历史学科的命题本来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问,小小的一道选择题,却牵涉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统计学、测量学……还包括个人在实践中积累的悟性、经验、技巧、艺术等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由于选择题的这种特殊形式,其他各种题型在命题上的大多数程序和可能发生问题,如寻找“题眼”、设计目标,处理材料、构思视角,切人提问、撰写答案,直至逻辑修辞、修改文字等,都能够在其中反映出来,而且技术要求更高。同做任何学问一样,学习命题是一个做有心人,坐冷板凳,持责任心,不断历练、磨砺和积累的过程,岂是一看就会,一明就白的?但认真想来,虽然如此,能否小结一个比较易行的在命题过程中自我置疑,发现问题的方法呢?呵呵,不是有先哲说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吗。那么,该从哪儿突破呢?想了大半年,不得要领。前些日子,观摩高三复习课,听得好几位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审题、解题要抓关键词,感到脑中一亮,他们是从解题角度讲的,我则从命题角度想:文章有关键词,是其重心或焦点。试题也是如此,有其不可或缺的命门——关键词,是解题的充分、必要或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它们或明或暗地显示了试题内容的焦点、要素或解题的要求与指向。说其“明”,是由于试题直接显示了某个关键信息;说其“暗”,是它需要考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或方法去“捕捉”、去推理才能浮出水面。从命题的角度看,无论考查何种目标,采用上述明的或暗的哪一种设计方式,都必须确保试题的关键词不能有半点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否则,试题本身将失去规矩,学生解题则乱了方寸,教师授课也会没有方向。这是大多数试题“崩题”的共同特征!相对于课本而言,这在作了较大变形的试题或新材料、新情景题中尤为突出。创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形式变化了,文字增多了,句子转折了,修辞亮眼了,逻辑复杂了,常常会犯这类错误而不自知——尽管设计的初衷是好的、积极的。于是,就有了命题时要重点关注、反思和审查试题“关键词”的思路。
用这个思路审视上一篇随笔留给读者探究的那道试题,可否算一种“捷径”?
●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B.社会保障
C.人权D.君主立宪
答案:C
要推理“想到”什么,就必须明确“想什么”“谁在想”和“怎样想”,表明这三个信息的单词或词组就是关键词。据此来审视这道试题就可以发现:在第一个信息上,题干选用的史实十分典型,可谓慧眼独具,三个例子分别内含了公民权利、人道主义、国际关系及种族平等这些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课题。但后两个信息却没有明确的界定:试题中的“历史学家”和“人们”这两个名词是中性的和泛化的提法。前者不一定都正确,又有长有短,思路更不见得一致,后者更是多种多样、参差不齐的;“不由自主”的意思是“由不得自己,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自然而然地或油然想起……只是描述了一种心理的现象,并没有与内容有关的立场、态度或其他必要的定位与指南。因此,比较合理的修改方案是在这两个关键点上删除那些含糊不清的概念,代之以语义明确、界定清晰的单词或词组:
●当历史学家高度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他们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
A.宪政共和B.社会保障
C.人的权利D.君主立宪
答案:C
●当人们评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无论持何观点和是否自觉,涉及的根本问题是
A.宪政共和B.社会保障
C.人的权利D.君主立宪
答案:C
历史是人的活动与发展,是人们过去的故事或轨迹。或者说,人是故事的主体,是历史的主线。因此,“谁”“是谁?”就是试题设计中首要的关键词。
例一:这幅墨西哥国徽来自其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古代民族
A.苏美尔人
B.古玛雅人
C.阿兹特克人
D.古印加人
答案:C
这是上海某区高中水平考试在命题过程中一开始设想的试题。考生学过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教科书中也有鹰与蛇,以及仙人掌的故事。试题巧妙地利了用墨西哥国徽中的图案来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运用水平,文字不多,生动形象,立意很好。但是,认真分析题干中说的主体就会发现,到底是谁来自“其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古代民族”?“国徽”吗?显然不是,而是国徽中标志性图案的原型。因此,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
●观察下列墨西哥国徽图案。它突出了其文化渊源(图同原题,略)
A.苏美尔文化B玛雅文化
C.阿兹特克文化D.印加文化
答案:C
这个修改方案虽然改正了原题的重大缺陷,解决了“谁”的问题,但由于题干的文字明白地告知了这是墨西哥国徽,无意中使试题丧失了观察并从图中汲取信息的考查目标,考生只要凭借文字就可以解题了,国徽图案则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如果要保留这一考查目标,就必须再作修改,比较理想的方案有二:
●观察下列国徽图案。它表明该国的历史渊源是(图同原题,略)
A.苏美尔文化B.玛雅文化
C.阿兹特克文化D.印加文化
答案:C
●仔细观察下图。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它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国徽?(图同原题,略)
A.阿根廷B.玻利维亚
C.墨西哥D.厄瓜多尔
答案:C
这两个修改方案前者比较学术化,后者则显得生活化,知识的迁移度也较大,难度要略高于前者。
例二:1885年,清政府赠送给美利坚合众国一块石碑,上写道:“……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仍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该碑文颂扬的当是
A.华盛顿B.林肯
C.罗斯福D.杰斐逊
答案:A
这是一道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试题,材料生动简明,设问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目标又跨
古今中外,被许多教师下载,用于考查学生对华盛顿特点与功绩的掌握水平。但读其关键词就会产生疑问:谁送了这块纪念碑?“清政府”?1885年的清王朝为咸丰朝,虽已走向垂死,但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恪守和宣扬的都是“朕即国家”“朕即天下”之世界观,何来如此胸襟在国际社会高调赞颂华盛顿?如果是被逼迫的违心话,这个材料就不能如此引用;如果是真心的……有可能吗?
查有关资料,这段话的原文出自1848年出版的徐继畲著的《瀛寰志略》: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瀛寰志略》与《海国图志》同为近代较早介绍世界史地的著作,论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舆地沿革及社会的变迁。因其中有些观点悖逆当时的主流意识而受弹劾和“诬告”。这可能也是徐继畲不久即被削职离任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30年代,美国筹建华盛顿纪念碑。基督教长老会驻中国的传教士,美国学者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这位著名的“中国通”读了此书,请人将这段文字刻在一块石碑上,落款为“大清国浙江宁波府镌耶稣教信辈立石,咸丰三年六月初七日合众国传教士识”。1884年,该石碑被运至美国,受到美国人莫大赞赏,将其砌入华盛顿纪念碑中@。从以上记载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碑文引用了徐继畲的这段以中国古代帝王为比照,赞颂华盛顿以公民为国家,以公论为日晷的文字,但立碑人是“耶稣教信辈”,至多算进“宁波府”,而不一定是清政府。具有戏剧性的事情是据不少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在北大演讲中提到了这段文字,并认为这块石碑是清政府送给美国的:
“Those words were not written by an American.They were written by Xu Jiyu, governor of Fujian Province, inscribed as a gift from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to our nation in 1853.”
本文并非研究徐继畲,也非评论这些历史记载和解释的是与非,以及克林顿讲的对或错,其中的疑点大可留给有关专家。作为考试测量,试题设计首先追求的是确保考查目标的有效实现,为此,应当尽可能利用比较确定和有共识的材料。按照这个要求,本题完全可以避免谁是送碑人这一有疑点的情节,直接以徐继畲和这段文字来说事情、提问题。如此,可能还有更实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功效:
●早在道光廿八年出版的《瀛寰志略》中,徐继畲说:“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仍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这段文字颂扬的当是
A.华盛顿B.林肯
C.罗斯福D.杰斐逊
答案:A
例三: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欧盟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这道试题的考查目标是对欧盟特征的理解,是世界现代史中的重点知识之一,设计难度显然不高。题干、提问和正确答案是一个省略了主体的句子,完整的表达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国际组织是欧盟”。如此,读起来就会感到有些别扭:欧盟是“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吗?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是地区性的跨国经济合作组织,不是民族国家,如何从“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最早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一欧盟的应当是欧共体,或欧洲十二国、欧共体国家,或泛称(相对东欧而言的)西欧诸国。所以,我们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西欧诸国”或“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是欧盟”,不能说“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欧盟”。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我们可以说“由国民党统治变为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中国”,但不能说“由国民党统治走向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欲保持试题原来的考查目标,比较简便的修改方案是: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是
A.欧洲联盟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南亚国家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世界上最早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西欧诸国B.中东石油输出国
C.东盟十国D.北美自由贸易国
答案:A
前者主要修改了题干中的连接词,主体还是欧盟;后者主要修改了选项,使“走”的主体回归西欧诸国。两者相比较,后者的难度要略高于前者。就本题排在第25题来看,按照试题的排列准则,应当有些难度,似取后者为佳。
严格地说,这道试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商榷和推敲。“超国家共同体”在概念上要远大于“欧洲联盟”,并非被当今国际政界、社会媒体和史学界公认并广泛地作为欧盟的专有名词。另外,更重要的是考生也从未学过,有理由将其按照通常的用法来理解。因此,可以说“欧盟是超国家共同体”,但如果倒过来说“超国家共同体是欧盟”,还要算“第一个”,就很容易使考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这是从哪个角度看的“超国家共同体”?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抑或多方位?形式上还是实质上?国际联盟、联合国,甚至苏联算不算?……
通常的说法为:欧盟是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因此,以上两个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用“引号”加以突出,以提醒考生注意这个概念有特定的含义。其实,无论从学术,还是从考生方面看,最好还是采用上述欧盟的常用定义为妥: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联盟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南亚国家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世界上最早由民族国家走向“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
A.西欧诸国B.中东石油输出国
C.东盟十国D.北美自由贸易国
答案:A但是,这样的修改在文字上与课本的陈述比较相似,就考查理解能力而言,有一定的理由怀疑其效性。下列修改方案可能会更好一些:
●就其成员国及其性质和任务而言,“欧洲
联盟”当属于
A.超国家共同体B.全球性的团体
C.国际经互组织D.世界金融集团
答案:A
●假如以“元”代表独立的国家,把“体”喻为协调的整体,那么,欧洲联盟在内部建构中信奉与提倡的理念当是
A.“多元一体”B.“一元一体”
C.“多元多体”D.“一元多体”
答案:A
以上两个修改方案使考生必须在理解欧盟的宗旨与特点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难度也有所提高。这与其在试卷中所处的位置相配。
例四:马可·渡罗称中国为契丹,南方汉人为蛮子。称北京为可汗的大都,称杭州为南方汉人的行在。其中反映出的时代特色是
A.五代辽宋B.宋末元初
C.元朝D.元末明初
答案:C
这也是一道在网络上流传较多的试题。如果抓住关键词来读这道试题,就可以发现它存在典型的由于文字多了而造成“谁”“是谁?”的问题。“……时代特色是元朝”这样的句式显然是读不通的,不合逻辑,正确的句式应当是“……是元朝的特色”。另外,题干中的“马可·波罗”应删去,否则,考生根据这一信息就可以做出推测,而无需阅读后面的材料。选项也似应做些调整,以避免歧义和对高中而言的不必要的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
●称北京为“可汗的大都”,称南方的汉人为“蛮子”,称杭州为“南方汉人的行在”。这些词语的共同特征源于下列哪一时期?
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
答案:C
例五:下列图片中,直接反映伊斯兰教内容的是
这道题引自《2009年上海市高中结业文化考试历史试卷》,它的考查目标是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思想、宗教的某些文化特征和从图片中汲取解题信息的能力。试题选用了比较显著地体现这些文化特征的图片,不仅考查的知识面广和言简意赅地提出了问题,而且图文并茂、融合社会、贴近生活,轻松而不失学术,灵动而又有规范,设计可谓巧妙!然而,在命题过程中,其原型并非如此,见下:
●下列图片中,直接反映伊斯兰教内容的是
答案:C
尊敬的读者,你能根据已有的常识和抓关键词——“谁”“是谁?”的反思,发现其中可能隐含的重大失误,或理解命题者为什么作如此修改吗?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