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探幽(二)

2009-03-11 09:09计翔翔周百鸣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细节价值

计翔翔 周百鸣

[关键词]新航路开辟,细节,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05-11

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的马克坦岛,而不是邻近的萨马岛(也译作宿务岛、三描岛)因干涉岛民事务被杀。部分船员乘坐“维多利亚”号到达摩鹿加群岛,装了一船香料后经印度洋回航。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生还者仅18人。西班牙国王根据他们的航行,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18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从此,人们对新大陆的存在深信不疑。

麦哲伦的船员在没有麦哲伦的情况下,完成了“麦哲伦绕地球一圈”,把欧、美、亚、非四大洲连接了起来,“给地球围上了一条光荣的腰带”。当然,“麦哲伦绕地球一圈”的说法多多少少让人感到有点滑稽,因为连他的遗体也已经留在太平洋上了。仅仅是魂兮归来!

四、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时就有人说:“美洲的发现是创世纪以来最大的事件。”所以颇有学者主张以地理大发现作为划分世界历史的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地理大发现对现代资本主义崛起的意义。他们指出:地理大发现所造成的“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地理大发现在欧洲主要引起了两场革命,一场叫“商业革命”,另一场叫“价格革命”。

16世纪起,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史称“商业革命”。马克思把它定义为“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

首先,商业活动空前繁荣,经商观念成为社会主流观念,从事商业的人员激增。

其次,从前很少越出欧洲大陆的市场,规模突然扩大,商品种类大增,贸易额急剧上升,货源空前开阔,在市场上几乎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千奇百怪、闻所未闻的货物。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有钱人“地板上铺上波斯的地毯,衣着用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花和美洲的皮衣,装饰用非洲来的金子和南美洲来的宝石,所有这些都变成习惯了”。

其三,商业经营方式有变,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一批由王室和富豪垄断的特权贸易公司出现,商业投机现象日益盛行。

其四,一系列贸易中心形成,著名的有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今属比利时,尼德兰革命后,它迅速衰落)、阿姆斯特丹(今属荷兰)和英国的伦敦等,商业中心由地中海之滨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其五,商业精神增强,在16世纪后半期以后,重商主义逐渐成为最流行的学说。早期重商主义也叫“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它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国家要想富强,就应积累金银;积累金银的方法就是发展国外贸易。为此,国家政权要鼓励商业,保护商人,支持他们在海外的商业活动。16、17甚至18世纪,重商主义是许多欧洲王朝的基本国策。

从16世纪30年代起,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交换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在历史上就叫“价格革命”。西班牙在殖民掠夺中获得金银最多(他们在美洲大规模开采金银矿),但国内生产并没有大的发展,产品也没有大的增加,因此物价上涨也最快。欧洲各国长期相对稳定的粮价和其他商品价格短时间内陡长了好几倍。

西欧社会的分化加速了。城乡劳动者因生活必需品昂贵而日子更加艰辛,生活急剧恶化;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在物价飞涨中也遭受巨大损失,财力下降甚至破产,经济地位每况愈下,社会地位随之下降,封建势力被削弱;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新贵族,一方面剥削廉价劳动力(他们付给农业工人的实际工资降低了),另一方面又高价出售商品,从价格革命中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财富迅速增加。所以,价格革命的后果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资本积累的过程。前一过程是由破产的城乡劳动者转化为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而后一过程则主要是资产阶级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使大量财富滚滚流回国内,并运用价格革命的杠杆来实现的。

地理大发现和这时正在蓬勃开展的文艺复兴运动互为因果。正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航海家大发现的事业。而在大发现中验证和弘扬的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地理大发现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一切为了来世和禁欲的观念。雄心勃勃、勇于献身被肯定,胆识超群、坚毅不拔是美德,“寻求未知世界”成为激励人们脚踏实地干番事业的强大动力,追求新知、新鲜、新奇事物,崇尚自然和科学的理性精神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民众共同的想法是“已经从我读过的许多书中知道许多事情,同样也从各种不同的人中了解了许多事情……我准备……去经历和亲眼看看那些事物,以便我可能因此使自己得到一些满足,以便我可能为后代赢得一些名声”(《麦哲伦航行记》的作者毕加费塔语)。

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连刚刚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运用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游记体裁,以对话的形式,描绘海外一个“仙岛”,寄托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就是如此,书中虚构了一个曾与亚美利哥一起航海的水手拉斐尔在乌托邦岛的见闻。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把拉丁文Utopia巧妙地译为“乌托邦”。u即希腊文0u(无,“乌有”),topia即希腊文topos(处所),谐音“托”(为寄托理想而虚构)“邦”(地方,处所),意即“乌有之乡”。“乌托邦”就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地理大发现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正在地理大发现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德国的马丁·路德首举义旗,西欧的宗教改革爆发,新教形成。天主教会受到沉重打击,丧失了大批信教民众和信教地区。教皇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众矢之的。但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发现”的地区(远比失去的地域大得多)传教,给了焦头烂额的教皇以巨大帮助。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传信部”等一系列海外传教机构。西班牙教士罗耀拉(1491—1556)于1534年组织的耶稣会,一面对抗新教在欧洲的

发展,一面向亚非拉地区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不仅挽回了在欧洲的损失,而且成功地转移了视线。

在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却冲击了神学理论,进一步打击了教会的权威:为什么世界上存在这么多圣经里不曾提到过的人类?为什么有关中国和印度的新的历史资料无法纳入到“僵硬的圣经框架”?为什么实际的海洋与陆地之比跟圣经中以斯拉的结论相差如此悬殊?……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这些跟波兰科学家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遥相呼应,动摇了基督教会的有关信条。如果说,马丁·路德等人还在大力提倡读圣经原著以反对教皇专制,那么地理大发现让圣经自身也颇有捉襟见肘之虞。对传统知识的怀疑,促进了科学研究,孕育了17世纪科学的大发展。

地理大发现刺激了欧洲人对外扩张的欲望,掀起了海外殖民掠夺的高潮。正是在扩张的过程中,列强相继崛起,各领风骚。欧洲的格局改变了。当代世界的西方主要国家,都是从那以后才真正成长起来的。

葡萄牙、西班牙应该说都是小国,发展也相对落后(封建势力强大、又是天主教的一统天下),但是,当丝绸之路被阻隔的时候,客观上它们就摊上了一个很好的地理环境(所以,地理环境是动态的),主观上又抓住了机遇,占领了大片海外领土,旋即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创造了在西方最早崛起的奇迹。

尤其是葡萄牙,一个夹在列强缝隙中的弱国,竟然变成称雄一时的“霸主”,直到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合并,贸易受到限制,才一蹶不振。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地都比较小,往往在大陆沿海或海岛,主要功能为商站;但在南美建立的巴西殖民地,却非常庞大,那里实行种植园经济,使用奴隶劳动,种植制糖作物以出口。

西班牙的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1519—1521年,埃尔南·科尔特斯征服了阿兹特克人的国家;16世纪30年代,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了印加帝国。这时的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尤其在1516—1555年间,西班牙国王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5在位),在他统治下,西班牙积极参与欧洲政治,源源不绝流入国内的美洲金银,为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

欧洲列强一崛起,就开始划分势力范围。西、葡两国到处扩张,必然发生冲突。1494年,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两国签订“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的西经43°40′处划一条分界线,线以东的未知非基督教土地归葡萄牙发现和拥有,以西归西班牙。它被称为“教皇子午线”。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在远征印度途中遇大风被刮到巴西,宣布此处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这一带位于教皇子午线之东,葡萄牙的发现得到承认。

但是,地球是圆的,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后,双方又起争执。1529年,再订新约(《萨拉戈萨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以东东经17。处也划一条分界线,线西属葡萄牙,线东属西班牙,并规定两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有权追击并夺取所有出现在这些海面上的船只。

这两项条约是西方国家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历史注定了西方列强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近代世界第一批国际条约是通过和平谈判,并在教皇仲裁下制定的。

曾经是西班牙属地的尼德兰,紧随宗主国之后风光无限。这里地理环境好,本来工商业就特别发达,造船业久负盛名,又仰仗了宗主国的航海事业。

西、葡的殖民优势并不长久。1580年,曾为海盗的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英国。这是打破西班牙、葡萄牙垄断东方市场的明确迹象。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势力日衰,欧洲的殖民扩张转入第二阶段,即荷兰、英国、法国群雄逐鹿的阶段(1600—1763)。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向西伯利亚扩张。

北部尼德兰经过16世纪中叶的革命后,建立独立的国家荷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海上马车夫”。到17世纪中期,荷兰人的势力伸展到印度尼西亚,渐次取代了葡萄牙在东方的地位。

从18世纪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开始,英法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展开大战。据结束战争的《乌特勒支和约》规定,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迪亚、纽芬兰、哈德逊湾一带地方。

18世纪中期,在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法再次展开激烈争夺。法国又一次失败,几乎丧失了在印度的全部领地,只剩下5个不能设防的商站。英国还夺得了法国的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密西西比河左岸(新奥尔良除外),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法国把路易斯安那和新奥尔良让给西班牙作为补偿)。到这时为止,英国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北美、非洲和亚洲)。虽然不久由于北美的独立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英国还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80年代,它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西方文明与海、资本主义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主要国家就是凭借海外扩张、海外贸易才走向世界的。

有些文明史家因此而把西方文明称作“海洋文明”。但这种说法并不严谨。西方文明不等于海洋文明。如果从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古希腊文明来看,它固然是在地中海的摇篮中成长的。然而,古罗马文明从总体上说,就不能算海洋文明。在漫长的中世纪,西方文明也看不出是什么“海洋文明”。不少学者把中世纪称作“黑暗的”中世纪,根本没有什么“蔚蓝色”可言。如果一定要说有点海洋文明的迹象的话,那只能举北欧海盗的例子。他们被称为“维京人”,是生活于公元800年之后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在长时间中对英格兰海岸和欧洲大陆沿海发起进攻。但是,怎么能以个别取代一般呢?

从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西方各国才相继开始重视海洋的重要性:争夺海洋霸权,控制海上势力范围,加紧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不过,那时也还是有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基本上仍然没有跟海洋沾边。所以,“海洋文明”的概念缺乏科学性。从纵的角度看,它不能概括从古至今西方文明的演变;从横的角度看,它不能反映西方文明内部的多样性。一句话,它不能揭示西方文明的本质属性。

五、地理大发现迈出了全球化的最初步伐

“全球化”是一个极其时髦的概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贸易理论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对“全球化”做了一个很“牛”的情境化解释(不是定义,而是举例说明)。他在哈佛关于自由贸易的辩论上,以英国前王妃戴安娜之死来对“全球化”说事。

一个英国(前)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在一个法国隧道里发生了车祸,车是装配着荷兰引擎的德国车,司机是一个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比利时人。他们当时被骑着

日本摩托的意大利狗仔队追逐。手术是美国医生做的,用的是巴西的药!这些消息是一个德国人传出来的,使用的是(美国人)比尔·盖茨的技术……

当前全球化的步伐实在太快,以至于“全球化”就有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全球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主要由经济领域表现出来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我们大家都亲身经历着。

而广义的全球化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从历史的角度,今天的全球化不能不追溯到它。“全球”就是整个世界。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只有亚欧大陆及其毗邻的东北非洲有所往来外,欧亚各文明相对隔绝,美洲、大洋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完全隔绝,世界从来没有形成过整体。海上交往更是有限,大都局限于近海,或者紧贴海岸线,或者逐岛跨渡。主要从事航海的人口屈指可数。通过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除两极地区以外的所有海域被连成一片,美洲以“新大陆”的名义与古老的欧洲、亚洲、北非洲密切地联系起来,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换言之,全球化起步了。

那时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就是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所以,有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称地理大发现为“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新大陆的发现最先导致的是物种的交流,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各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有些物种在欧亚大陆的传播,甚至为那里人口的增加提供了重要条件。

印第安文明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作物的培育。他们培育出来的玉米、西红柿、甘薯、南瓜、菜豆、马铃薯、辣椒、花生、向日葵等作物,后来经过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16世纪以来,这些农作物不知拯救了多少欧亚大陆饥民的生命。现在我们夏天农贸市场上的最主要菜蔬(反季节的除外)就是它们。印第安人还培育了菠萝、可可、烟草等。

玉米种植是印第安文明的基础,故印第安文明又称“玉米文明”。英汉词典关于Indian的解释通常作:adi.①印度人的;②印第安人的,印第安文化的,西印度群岛的;③玉米制的。南美的重要国家“秘鲁”,在印第安语中就是“玉米之仓”或“大玉米穗”的意思。

玉米在15世纪末被引进欧洲,在经常发生饥荒的地方,逐渐成为人们充饥的主食。大约从16世纪中叶起传人中国。一颗颗种子如玉般洁白晶莹,其形又如高粱,因人们把高粱称作“蜀黍”,当初就把玉米叫做“玉蜀黍”。明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说“今种者也罕”。

16、世纪时,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引进西红柿,后来传人摩洛哥。意大利商人再把西红柿带回意大利,把它叫做“摩尔人的苹果”(意思是产于西班牙的一种“苹果”)。法国人在引种时,误将意大利语dei Moro理解作法语的d'amour(爱情的),“摩尔人的苹果”就变成了“爱情的苹果”。德国人也这么称呼它。现在西方人还是把长得好看的说成像西红柿;难看的,尤其是有毛病的,说成是像柠檬。

在中国,西红柿是外来的(“西”),又长得像中国的红柿,就叫做“西一红柿”(外国来的红柿)。中国人又称它为番茄,这个“番”就表明它的出身。据《辞海》的解释,“番”,“旧时对西方边境各族的称呼,亦为外族的通称……又以指来自外族或外国的事物”。因此,如果取名时足够严谨的话,番茄应该是从西方(严格意义上也即陆路)传人我国的。相同的还有“番薯”(甘薯)、“番椒”(辣椒)、“洋番薯”(既洋又番,肯定是外来的种,即马铃薯,也称洋芋)。

马铃薯最初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洲。但很快就成为一些地区的主食。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由荷兰人引入日本长崎。17世纪中叶,荷兰人又将它带人我国台湾,所以,马铃薯在台湾也被称为“荷兰豆”。以后再引入大陆。

甘薯,即“甜薯”,跟外语的名称sweet potato一致(其实还是有差异,在中文中,马铃薯是“番薯”前面加“洋”,以番薯作基准;而在外语中,番薯是“马铃薯”potato前面加“甜”sweet,以马铃薯为基准)。在中文中它有很多别称。因它适合种在疏松的土壤中,又有点像芋艿,被称作“山芋”;因它长在土中,被称作“地瓜”(大的是“瓜”,比瓜小的就是“豆”——土豆:马铃薯);因它是外来的种,被称作“番薯”;因外皮颜色的差异,还有红薯(红苕)、白薯之分。原产秘鲁、墨西哥一带的甘薯首先传人西班牙,16世纪中期传至马尼拉和摩鹿加群岛,再传到亚洲各地。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其中影响最大的途径是福建侨商陈振龙在1594年将薯种缠在绳索中带入(因为西班牙当局禁止传出甘薯),在次年的救荒中效果极佳,迅速被推广。

向日葵的老家在美洲,西班牙人把他称为“上帝的神花”。刚传入欧洲时,作为观赏花卉,种植在马德里植物园。

雪茄的起源传说是古巴。1492年lO月12日,哥伦布率领他的“圣玛利亚”号抵达中美洲巴哈马群岛,看见土著用独木舟运载晒干的“树叶”,非常好奇。水手们获悉,他们来到了土语称为Colba(拉丁语Cuba,古巴)的岛屿,那些干叶名为cojoba(拉丁语cohiba,即英语tobacco,烟草,曾经音译为“淡巴菰”,日本人现在还是这么称呼它)。土人把这些树叶捆为一团,用火点燃,便产生浓郁奇特的香味。土人以竹管啜食这些浓烟,这种行为就叫做sikar(西班牙文拼作cigarro,慢慢就有了cigar雪茄烟和cigarette香烟、卷烟)。哥伦布的水手们把吸烟的习惯带回老家,烟草开始传到欧洲。

17世纪初,英王詹姆斯一世曾发起一场抵制吸烟运动,他说吸烟是“一种视之可恶,闻之可厌,有害于脑,危及于肺的习惯”。

16世纪后半期烟草循多种渠道传人中国。1637年,朝鲜政府以烟草(当时叫“南草”)作礼物赠送给建州官员。烟草初入辽东,皇太极以其非土产加以禁止,但禁而不止,无奈,1641年颁布解禁令。清兵入关后,吸烟成为中国社会新习俗。

西班牙人把可可豆带到欧洲,当时这些东西竟可以当货币用,大约100颗可可豆可换一个奴隶。

火鸡在外语中叫做“turkey”(吐绶鸡),则是因为欧洲人觉得它身黑头红的模样太像土耳其(Turkey)人的服饰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1日大陆也给新大陆带去了许多“新”物种。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国王建议他带20名农民和一个精通农田水利建设的工程师去发现可耕地,带上稻、麦等种子、葡萄藤和甘蔗。

美洲本来没有马,是西班牙人带马横渡了大西洋。而且,西班牙国王考虑周到,还让骑兵带上可繁衍后代的母马。此前,印第安人从来没有见过马。后来,他们就骑上了白人的马,跑到草原上,喂养、繁殖。这些马往往被卸掉了贵重

的马鞍子,所以印第安人习惯于“裸骑”。

西班牙人带去美洲的还有牛、骡、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还有病毒,比如天花。从未接触过天花病毒的印第安人没有免疫力,白人的“无意贡献”给他们造成巨大灾难。瘟疫的流行给世界带来新的难题,世界不再是原来那种模样了。

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诸如茶树、柑橘、樱桃等输入美洲。欧洲人的饮料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们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物种的交流还包括人种的交流。欧洲人前往美洲殖民,不久,就产生欧美混血儿。接着,葡萄牙人首先把非洲黑人输往美洲,然后又产生了混血儿。混血儿和混血儿还产生新的混血儿。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美洲有的白人白得不到位,有的黑人黑得不地道,反正不是百分百。美洲成了世界上人种最丰富的地方。

说到全球化的启动,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视甚至无视了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加强。其实旧大陆之间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极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旧大陆之间文化的交往与欧美之间的文化交往并不相同。它表现为两种情况: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地方,欧洲人的所作所为跟在美洲没有大的区别;但面对强大的明、清王朝,却不能为所欲为。

1514年,已有葡萄牙商船到达广东,“售其货物,获大利而归”。1535年,葡人以货物被风浪打湿为由,暂借澳门海滩晾晒货物,由此开始搭篷栖息,赖着不走。1553年,终于获得在澳门等地互市的许可。从1557年起,在这里非法定居,澳门从此成为葡萄牙在东方的一个重要居留地。从1542年开始,葡萄牙与日本有了往来。

在中、葡最初交往时,历史留下了有趣的记载。明正德五年(1510),广东某官员给朝廷的奏折里说“佛郎机人”乘坐巨大的帆船进入港湾时,野蛮异常,不断鸣炮,吓唬我方和平军民。

但当时葡萄牙船队给王室的信中却说:我们第一次驶入中国的一处港湾,岸边排列着大量的船只,岸上有大片的房屋,看起来坚固整齐,有许多人在搬运货物或者做生意,人们的衣服质量不错,看得出这是一个文明发达的国家。为表示我方的善意,我们进港时,按航海惯例,鸣礼炮向他们致敬。

这就是异质文明在最初的碰撞时的一种“误读”。

西班牙在明朝也被称为佛郎机,或“干系腊”“大吕宋”。1571年5月,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城,基本上实现了对菲律宾群岛的控制。随后就来到中国沿海,觊觎这块古老的大陆。英国人、荷兰人(因其人“毛发皆赤”,中国人称之为“红毛番”或“红毛夷”,简称“红毛”或“红夷”)也相继东来。

航海家东来后,传教士及职业商人接踵而至。葡萄牙享有在东方的“保教权”,最初的传教士大都是坐葡萄牙船东来的。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和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耶稣会士相继进入中国内地,其中有不少具有渊博学识和精通自然科学者。他们与士人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合作,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翻译《几何原本》,编定《崇祯历书》(在清朝改称《西洋新法历书》,并以《时宪历》的名义颁行),介绍西方天文、地理、数学乃至神学、哲学、教育学等等。明末李之藻编定丛书《天学初函》,分理、器两编,收录西学(“天学”)著作20种。《明史》在谈到意大利等国的一些耶稣会士时说:“其国人东来者,大都聪明特达之士,意专行教,不求禄利。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故一时好异者咸尚之。”因此从明代后期开始,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不断来华,中外关系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与此同时,来华传教士刻苦学习汉语,适应中国的风俗习惯,钻研中国的文化典籍,踊跃向欧洲介绍古老而又辉煌的中国文明。欧洲出版了入华传教士的大量汉学著作,包括金尼阁的《利玛窦中国札记》、曾德昭的《大中国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志》、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志》、李明的《中国现势新志》等等。汉学的西传,对欧洲社会和基督教会(尤其是《旧约》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描绘)形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形象”为启蒙思想家提供素材。有些学者还认为,西方的文官制度在多方面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

不带偏见的学者从不会否认中国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德国大学者莱布尼茨甚至公开声明中国和欧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高峰。只要两者结合起来,便可达到最完美的和谐,实现世界的大同。因此,他强调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对双方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最高雅的文化今天终于汇集在了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如同“东方欧洲”的“Tschina”(这是“中国”两字的读音)。我认为这是命运之神独一无二的决定。也许天意注定如此安排,其目的就是当这两个文明程度最高和相隔最远的民族携起手来的时候,也会把它们两者之间的所有民族都带入一种更合乎理性的生活。

地理大发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增长了人类的知识。人们,首先是欧洲人,真正具有了全球性视野和“世界”知识。

发现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证明了太平洋是一个浩瀚的大洋,纠正了先前欧洲权威地理学家把它仅看作印度洋一个小海湾的错误;所有的海洋连成一片,凡是有海上交通联系的各个分离的地区都可以连成一气,世界比公认的权威们所说的要大得多;地球是圆的假设也得到了证实。

终于,人们有了四大洋的知识。

欧洲人最早认识的是阿(亚)特兰蒂斯洋(Atlantic Ocean)。它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阿特拉斯(Atlas,原意是忍耐和支持)。大力神知道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并支撑石柱使天和地分开,欧洲人面对的就是阿特拉斯居住的地方。

有人认为,阿(亚)特兰蒂斯洋之名是源于传说中已沉没的Atlantis岛。其实不对,Atlantis岛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虚构的位于阿(亚)特兰蒂斯洋中的一个岛。不是洋名源于岛名,而是岛名源于洋名。要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古希腊人称印度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为红海),初指红海,后范围逐渐扩大。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方人要寻找到印度的航路,所以,达·伽马的船队直接把好望角以东洋面称为“印度洋”。

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巴尔沃亚在美洲大陆的巴拿马海岸边上瞥见西面的一个大洋,为与大西洋(西班牙人称为“北海”)相对,而称之为“南海”(大南海)。麦哲伦船队在横渡大西洋时,一路狂风恶浪,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程才到达巴西。但从火地岛出发,1520年11月进入新的大洋时,天气出奇的晴朗,洋面风平浪静,碧波万里,连行几十天都是如此,遂命名为El Mar Pacific(英语为Pacific Ocean),意为“和平之洋”。当然,麦哲伦上当了,其实,太平洋上不

太平。

最北面的海,因位于北极地区,而称Arctic Ocean(北极洋)。

东方的中国对海洋的认识与西方殊途同归。在中国古代,南宋时始将今南海以西(约东经110°以西)海洋及沿海各地称为“西洋”。后来慢慢地大致以马六甲海峡为界,把大洋一分为二,界东为东洋(所以,民间通称日本人为“东洋人”),界西为西洋(所以,明初“郑和下西洋”。它只是说郑和的船队穿越了马六甲海峡,西行而去,至于最远到了何处,则是无法从概念上分辨的)。

传教士把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传人中国。中国学者随即对西洋概念作了调整,将它再分为二,把离我们近的叫“小西洋”,离我们远的叫“大西洋”。小西洋后来跟国际接轨,改称“印度洋”。但是,“小”没有了,“大”继续保留,用以称“极西”的阿(亚)特兰蒂斯洋。这个“大”字不能去,否则,就会跟以前“西洋”的概念相混淆。所以,中国人所称的“大西洋”就是西方人所称的“阿(亚)特兰蒂斯洋”;但是,“阿(亚)特兰蒂斯”并不等于“大西”。注意到这一点,我们不再称美国的一艘航天飞机为“大西洋”号,而是改译为“阿(亚)特兰蒂斯”号。

在将西方概念汉译的时候,在讲究“信”和“达”的前提下,翻译者还在“雅”字上下功夫。“和平之洋”译成了“太平洋”;“北极洋”则为了突显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特征,而译作“北冰洋”。东西方不同的洋名,被杂糅在了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地名学。

五大洲的观念也形成了。旧大陆为欧、亚、非三大洲。

古代腓尼基人的殖民地遍及地中海沿岸。腓尼基本土一时就成了地中海世界的中心,各地方位都以此为基准。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并入亚述帝国,亚述人承袭了腓尼基人的说法,仍把地中海以东地区称为Asu(音译“亚苏”“亚述”“亚速”,含义“太阳升起的地方”,意译“东方”),后来,“东方”的概念日益扩大,遂在Asu后面加表示“更大范围”的后缀ia,成Asuia。因为有3个元音字母,就省略了中间最弱的“u”,Asuia变成了Asia(音译“亚细亚”,含义和意译都不变)。公元前1世纪,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后扩大指整个洲。由于亚细亚太大了,人们还把它细分为“远东”“中东”和“近东”。

而原来的Asu地区则加一“小”字,称为“小亚细亚”,即今土耳其亚洲部分,土耳其语称它为“安纳托利亚”(Anatolia,源于希腊文anatole,也是“日出之地”的意思)。

清末一个守旧官吏闻此曾气愤地说:什么欧罗巴洲、亚细亚洲,都是洋人编出来污辱中国人的。“欧罗巴”不知何意,“亚细亚”就肯定不是好话。亚者,次也;细者,小也。所谓“亚细亚洲”就是“次小次洲”之意。你看,一旦情感超越了理性,在“不知何意”时都会捕风捉影。

腓尼基人把跟Asu相对的地方称为Erab(后演变为Europe,音译“欧罗巴”,含义“太阳落山的地方”,意译“西方”),后逐渐扩大到成为洲名。也有人说“欧罗巴”来源于希腊神话。腓尼基西顿城国王阿革诺尔有位美丽的公主,名叫“欧罗巴”。她拒绝了众神之王宙斯的求爱。宙斯知道欧罗巴爱牛,就变成一头公牛,将欧罗巴诱骗到远方一块陆地,成为他的“二奶”,而欧罗巴也就成了那块美丽大陆的名字。显然,这种说法是先有大陆的名称,因为这个名称很像女性的芳名,然后才望文生义虚构了美丽的故事。

Africa(阿非利加)的名称一般认为源于公元前居住在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南部地区一个柏柏尔人部落之名。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战败迦太基人,设行省统治,就以该部落命名为“阿非利加行省”。它最初仅指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地区。后来,屋大维战败埃及末代艳后,把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版图,阿非利加行省就包括了整个北非。地理大发现后,阿非利加成为全大陆的名称。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其实,广义的(或者叫“复数的”)新大陆还包括大洋洲。

古代已有人认为,既然北半球有大陆,那么,南半球也应有一块陆地,这样才好保持平衡。2世纪时,地理学家托勒密把它绘入地图,称TerraAustralis Incognita(南方未知陆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到达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命名为“南方陆地”(Terra Australis)。后来。英国航海家马修·弗林德斯提议将Terra Aus-tralis简称为Australia(澳大利亚,南方大陆),得到总督采纳,很长时间成为这块陆地的正式名称(中文简称“澳洲”)。

该洲包括太平洋西南部的大陆及赤道南北的许多岛屿。所以,约在1812年,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在“大洋”(Ocean)后面加表示“土地”的后缀ia,构成今名“大洋洲”。

跟“五大洲”之说并元实质性差异的是“七大洲”之说。除了将上述大陆中的美洲分为南、北美洲外,还加上一个南极洲(Antarctica)。它因位于地球南端而得名。是由Arctic(北极)加上表示“相反”的前缀anti和表示地名的后缀-a构成。该地终年为白皑皑的冰雪覆盖,又名“冰雪大陆”或“白色大陆”。它是最后被发现的陆地,也称“第七大陆”。不过,我们只能说“五大洲的人们”,而不能说“七大洲的人们”,因为南极洲尚无常住人口。

奥林匹克五环由五个大小一致的圆环按上层蓝色、黑色、红色,下层黄色与绿色相互套接而成,是五大洲的象征,代表着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聚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人认为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但是,这种“每个环代表相应的一个大洲”的说法是错误的。起初的设计理念是它能够概括会员国国旗的颜色。1914年6月,顾拜旦指出:“蓝、黄、黑、绿、红五环代表以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此外,这6种颜色(包括白的底色)毫无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国旗颜色。”

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16世纪中后期,大西洋市场初步形成,欧洲、非洲、美洲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兴盛。所谓“三角贸易”,主要是欧洲商人先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用欧洲廉价的商品换取黑人;继而横渡大西洋,在美洲把黑人卖做奴隶,换取特产;最后又横渡大西洋,回到欧洲,把美洲特产卖给欧洲市场。走了3条线,在3个点做“生意”。欧洲商人只要能活着回去,肯定一本万利。

16世纪后期,主要位于香料群岛和日本之间广阔海域的东方市场也最终形成。随即,出现了依附性的、专门为西方人的需求而存在的农副产品(如香料)生产区域。某些亚洲商人也逐渐依附于西方殖民者。

早期世界市场,即商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市场建立起来了。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文明“发现”了众多的“东方”文明。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行,西方开始

了对东方的殖民扩张。殖民者高举刀剑与十字架,残酷地消灭当地的“异教文化”,强行对弱势文明推行基督教化,使本来就处于衰败中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等等雪上加霜。一些学者经过研究指出:“在15和16世纪的人们心目中,发现的意思就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基督社会。”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使用“欧洲(西欧)人改写美洲历史”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为欧洲人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包括奴隶贸易)、殖民掠夺创造了条件。当时的殖民剥削,以武力掠夺和强盗式贸易为主要形式。因此,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东方人民惨遭征服、掠夺、奴役和虐杀,付出了血与泪的惨烈代价。由于全球化开始于西方对东方的奴役和掠夺,“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这样,全球化的开始就伴随着全球的分裂。东西方的对立形成。正因为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还写了一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来描述东方民族的历史。

在与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融合之中,西方现代文明茁壮成长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文明。而长期处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即使在独立以后,也仍以拉丁语系的语言为官方语言,并在宗教、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拉丁语系国家的特点,形成为拉丁美洲。全球化第一阶段的明显后果,就是带有殖民主义性质的新文化体系形成,世界文化由原先相对隔绝、多元性独立发展走向由西方文化主导、相互密切联系的发展。

东方民族共同的历史命运,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李约瑟难题(一直居文明领先地位的中国,只是到了近代落后了)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当时时代的主要内容:不只是中国,而是所有东方国家的衰落;更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中国(东方国家)的衰落,而只是西方的崛起。

六、众说纷纭的哥伦布

地理大发现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大事件,参与其中和受到影响的有各色人等,有的深受其惠,有的饱受其苦,有的利弊相兼。如何评价地理大发现,一旦被压迫人民有了话语权,就必然会众说纷纭。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发现”“发明”“相遇”“汇合”“雪耻”等等提法的争论在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限于篇幅,我们仅以哥伦布为例。500多年来,不同的人们对哥伦布的评价截然不同。

在欧美国家他被奉为“连接两个世界的英雄”。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他不倦的追求和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了西方世界的很多人。他大航海的业绩让后代人长期“享用”。哥伦布为欧洲带来了很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欧美很多地方把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的日子设为“哥伦布日”(ColumbusDay),也即新大陆发现纪念日(Discovery Day,简作D-Day)。美国“哥伦布日”定在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全国性节日,政府部门、公立学校和大多数银行在这一天关门休息。在原西属拉美纷纷独立以后,西班牙议会决定将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日作为国庆日,希图以此为纽带,把西班牙和已经独立的原西属拉美地区再度维系起来。

在美洲,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的地方极多。美国有十几个市、县称哥伦布,另有十几个市、县或城镇称哥伦比亚。巴拿马一中部城市称克里斯托瓦尔,以哥伦布的西班牙名(Crist ó bal)命名。加拉帕戈斯(Gal ó pagos,巨龟)群岛在1892年为纪念哥伦布首航美洲400周年,由厄瓜多尔政府将其改名为科隆(哥伦布的西班牙姓Col ó n)群岛。巴拿马的克里斯托瓦尔也通称作“科隆”。

但是,哥伦布给美洲带去了什么呢?

也有美洲人温和地主张把充满欧洲中心论色彩的“发现日”,改为“两个世界相遇日”,以中性的立场纪念欧洲和美洲的相遇。早在1984年,墨西哥学者就建议把“美洲的发现”改为“两个世界的相遇”。

委内瑞拉等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把10月12日称为“种族日”,以纪念欧洲人的到来,使美洲出现新的人种,并产生新的混血种族。

阿根廷人民希望把10月12日改为“美洲文化多样日”。因为随着哥伦布的到来,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就在美洲大陆发生了,美洲文化走向多样化。

也有很多拉美人仇视哥伦布。他们认为,哥伦布登陆之日,就是拉美土著印第安人苦难开始之时。罪恶的欧洲殖民者接踵而来,土著人逐渐失去黄金、土地、文化、宗教信仰和自由。他们惨遭屠杀,被强迫劳作,还因感染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而大批死亡。这种观点,以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为代表。他说,哥伦布的地理发现带给拉美土著印第安人长达150年的“种族屠杀”,“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侵略与种族灭绝先锋”。2002年10月他下令把“发现日”改名“土著人民抵抗日”。2003年,示威者推倒了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市中心的哥伦布雕像,雕像所在的“哥伦布大街”被更名为“土著人民抵抗大街”。

另一些学者则倾向于从宏观角度评价哥伦布,认为他为欧洲人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但不应因此把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此后的苦难遭遇统统归咎于他,而应归咎于那些追随他而来的探险家、商人及西班牙士兵,他们用先进技术迫使美洲本土居民屈服。有人说:“这是场灾难,但他只是历史进程中一部分,欧洲必然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如何评价哥伦布,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在以前还是个“阶级”立场问题,确实令人踌躇。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的态度有代表性。他对如何称谓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纪念日出言谨慎,在2007年10月说:“今天是种族日,或称美洲发现日,或称两个世界相遇日,总之这一天有不同的叫法。”

[责任编辑:任世江]

猜你喜欢
细节价值
细节描写很重要
细节取胜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细节取胜
一块石头的价值
时尚细节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