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企业业务从内制到外包的方式转变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对业务外包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只有先界定各种理论基础与业务外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深入系统地诠释业务外包的理论根源。
关键词:业务外包 理论基础 关系界定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是业务外包的战略性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业务外包是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业务外包战略通过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上,使核心能力得到不断地巩固与提升。同时,这些辅助业务外包给专业化企业后,其质量能得到显著而迅速的改善,从而对核心业务起到支持与推动作用,增加整体赢利。另外,业务外包使得企业规模缩小,管理事务比较简单,使企业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有助于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培养。
交易成本理论下业务外包的组织形态特征
从Coase的交易成本经济学考虑外包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的效率会下降,即组织更多的交易,成本增量将上升。也就是说,在企业内组织这些交易的成本有可能超过公开市场上进行这些交易的成本或者其它企业进行此项交易的成本,这时外包战略就成为企业解决此问题的首选方案。交易成本理论解释和说明了业务外包的组织形态特征——合作型准市场组织。Williamson的研究指出,当交易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特征都较低时,市场是有效的协调手段;当其三个特征都较高时,具有科层组织特征的企业则成为有效的协调手段;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双边、多边和杂交的中间边际组织形态。之后,Larsson(1993)提出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组织三级制度框架来取代传统的市场与科层组织两级制度框架的建议,外包可被视为一种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组织间协调,即合作型准市场组织。
委托代理理论下业务外包的关系特征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根据其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一定决策权的契约关系。业务外包是指发包企业将一些业务委托给外包商去完成,双方之间存在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业务外包中,由于企业与外包商是两个不同的法人实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会引发委托代理问题;企业与外包商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他们之间会由于利益的分配及风险的分担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冲突;外包关系是外包双方以合同为基础,在一定时期内的合作关系,虽然他们都明白长期合作所带来的收益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但双方还是可能有一些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看业务外包的基础条件
劳动分工是业务外包的基础条件,业务外包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体现与发展形式。业务外包必须在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出现,而业务外包的发展又会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分工的发展,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出现各种专业化厂商,而生产成本也逐渐下降。此时,企业可以找到比自己做得更好且成本更低的合作者,业务外包才有可能出现。业务外包的发展会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供应链管理及价值链理论下业务外包的指导思想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精髓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核心业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为了保持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外包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战略。另外,任何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而不可能拥有全部增值环节的绝对优势。因此,不同的企业只能在具有优势的环节上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就必须在各自优势环节上通过外包展开合作,从而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供应链管理与价值链理论都强调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中资源把自己的核心业务做好。实际上,这两种理论为企业采用外包战略提供了指导思想。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A国与B国相比具有相对优势,那么无论A国与其它国家相比是否具有绝对优势,A国总是可以通过与B国的贸易往来从B国那里获利。如果在该理论中以企业取代国家作为贸易主体,那么就可以用于解释业务外包。企业A与企业B相比分别在X和Y业务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A企业把Y业务外包给B企业,B企业把X业务外包给A企业,A和B分别实行专业化生产,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外包交易获利。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最大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桶板决定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也符合该原理,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中最薄弱的要素决定的。本文认为,比较优势与木桶原理理论分别从利用企业外部优势资源和避免内部劣势资源的角度,解释了业务外包能达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与经济效益等目的的作用原理。
参考文献:
1.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建军,杨德礼.业务外包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