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玛
腊月三十贴对子,收拾收拾过大年。对子即春联,在两条大红纸上用墨或金粉写上吉利话。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在五代之前是没有春联的,人们只是将一块长方形的桃木板钉在门上,说是能驱除邪魔鬼怪。有的在板上刻些驱邪符号,或画上两个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
古书记载,这两个人是上古时的一对兄弟,哥俩都有捉鬼的本领。他们住在东海度朔山的一棵大桃树下,在树的东北方有一个大洞穴,叫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地方。哥俩就是负责在洞口观察群鬼的行踪,一旦发现害人的恶鬼,立即用苇索缚起来,送去喂老虎。黄帝知道后非常感激,向他们行礼致敬,又令每户在家门口立一块桃木板,上面画上两人神像以御恶鬼。但年年画像比较麻烦,后来有些人家,只在门口挂一块桃木板,或在板上写几句吉利话。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皇帝孟
昶(chǎnɡ)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要翰林学士辛寅逊为他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利话挂在自己寝宫的门上。辛学士好不容易想了两句,孟昶认为对仗不工,给否定了。别人再不敢动笔,孟昶只得自己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这就是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副春联。在这之前,也不一定没有,只不过没有记载下来。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tónɡ)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了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除夕前他颁布圣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把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出巡,挨家挨户查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非常生气,就询问是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家人是杀猪的,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亲手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他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回宫时,又路过这里,见到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堂屋,要每天焚香叩拜。”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屠夫三十两银子。后来,“春联”由此得名并逐渐推广开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成为了一个广泛的概念,而且出现了很多“亲戚”。根据使用的场所,可分为框对、春条、斗方等几种。“框对”是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的,就是我们常见的春联;“春条”是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的单幅文字,如在过年时在庭院里贴上“抬头见喜”、“出入平安”、“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单扇门或影壁上,春节时大家喜欢倒贴的“福”字,就属于这种“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