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峰
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作往往怪异有趣,意趣横生。
以雨祝寿
一日,郑板桥应朋友的邀请,到李公家祝寿。当时天降大雨,郑板桥因为路途泥泞难走而迟到了。朋友们见他那副“落汤鸡”的模样,都与他开玩笑,问他因何来晚。他回答:“雨也。”问他为何这副样子,他回答:“雨也。”当问他拿什么做寿礼时,他的回答仍然是:“雨也。”正当朋友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的时候,郑板桥走上前来,吟道:
奈何奈何可奈何,
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李公寿,
寿比滂沱雨更多。
此诗即景言情,前两句连用四个“奈何”,实为怪异有趣,以下又句句“顶针”续之,巧妙衔接,使首尾回环,更是难得。“滂沱雨”虽多,却不及李公的“寿多”。以“雨”祝寿,实为古今罕见。
数数咏雪花
时值秋末冬初的一天,郑板桥与友人站在芦花荡边观赏雪景。那雪似梨花片片,如柳絮盈盈,在寒风中悄悄地飞舞,静静地飘落。郑板桥见景生情,随口吟道: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作者信手拈来,数数(shǔ shù)般地把数字由小至大进行排列,使人不由联想到雪花纷纷扬扬的情景,尤其是最后一句的联想——“飞入芦花皆不见”,写出了雪花与芦花融成一片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