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0年前,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果断作出了社会学恢复和重建的英明决策,30年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邀请社会学家进中南海共同商讨建设和谐社会大计,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社会学发挥对社会整体性研究的优势。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用社会学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予以解决。社会学擅长研究社会关系的特点使它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30年社会学重建和发展的客观事实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决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 社会学;改革开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1-0084-06
30年前,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有预见地支持了学者要求恢复和重建社会学的主张。30年后的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为此,请社会学家进中南海给中央政治局成员讲社会学课。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社会学在改革开放中重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具有特殊作用。
一、社会学在改革开放中重建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末期,世界上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为其首倡者。1838年,当孔德的主要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出版之际,他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独立学科的要求。自此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社会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社会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学者们认为以严复先生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翻译到中国(中译名为《群学肄言》)为标志。到20世纪20年代,旧中国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逐步形成,社会学开始向实证研究发展。社会学家为了研究和改造中国,在中国(主要在农村)进行了很多著名的社会调查,如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李景汉先生的定县调查等。共产党人李达还利用讲社会学课的机会在课堂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和信念。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我们停止和取消了社会学,从表象上说是和我们建国初期盲目学习前苏联有关,前苏联取消了社会学,我们也跟着取消了社会学。从深层次上说,是政治原因,是认识上的失误。
1.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是历史和认识的失误
我们当时取消社会学是要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而这一取代又有它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当年马克思曾经反对过孔德,因为孔德主张社会学,所以马克思不将自己的学说称为社会学。笔者曾经在1981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上撰文“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试图分析这个历史渊源和它产生的历史性的错误。笔者认为,马克思和孔德是同时代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学是孔德提倡的,比较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二者不仅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而且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还有共同的思想来源。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一方面,资产阶级在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正处于上升时期,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问题丛生,矛盾重重。马克思和孔德不仅面对这个相同的研究对象,而且有共同的思想来源。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之一的19世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同时也是孔德社会学的思想来源,孔德还担当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然而,马克思和孔德有不同的理论和政治主张。马克思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并猛烈批判了孔德的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孔德在政治方面是帝国(个人独裁)的预言家,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甚至科学方面是教阶制度的预言者。因为孔德主张社会学,因此马克思一直称自己的学说为唯物史观,而不称社会学。这一历史便成为以后一些坚持和崇尚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和取缔社会学的根据。然而历史不能代替现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进,这个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的根据是应该被质疑、被否定的。这是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是它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说明社会本质及其发展的,属于哲学范畴。它不能在细节和局部上解释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形象地说,它不是社会发展的算术,而是社会发展的代数。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断对社会科学理论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顺应这个要求,社会科学已经和正在进行着分门别类的过程,而社会学自孔德以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很多进展,从孔德的包罗万象的体系变为和其他社会科学有所分工,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体系的学说。特别是社会学注重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实现了统计化、数量化等,使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2.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要求社会学赶快补课
1952年我们学习前苏联取消了社会学,1956年前苏联恢复了社会学,而我们直到1979年才开始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此间中国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整整停顿了28年。1978年开始进行的真理问题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了思想解放的伟大序幕,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为社会学重建提供了舞台和契机。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杜任之先生提出恢复重建社会学的主张,这一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为社会学正名。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题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多方面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因此,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一定要深入专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知己知彼,力戒空谈。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1〕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约见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要恢复重建社会学,并请在北京的一些社会学工作者进行具体筹备工作。197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邀请北京和部分省市过去曾经从事过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同志以及有关实际部门的人员一起研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工作,胡乔木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胡乔木同志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这门学科恢复了名誉。他说:“否认社会学是一门科学,用非常粗暴的方法禁止它的存在、发展、传授,无论从科学的、政治的观点来说都是错误的,是违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是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背道而驰的。社会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生活、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社会生活的发展都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研究大量的长远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但它并没有也不会代替关于社会现象具体研究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着重从生产力同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中去研究社会;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说过,在这几种概念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之中已把社会生活的全部现象包罗无遗了。马克思多次把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区别开来,他从来不认为生产关系就等于社会关系的全部。以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已经把一切社会现象包括在内,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2〕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选举产生了由50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费孝通教授当选第一任会长。它标志着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工作正式开始。自此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恢复、重建进而蓬勃发展和逐步规范、成熟的全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为社会学发展建立了大舞台
由于社会学研究和教学中断了整整28年,1979年当社会学恢复时只能找到几十个有这方面专门知识的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像费孝通教授、雷洁琼教授这样的中老年人。社会学恢复和重建从培养人才和专业研究两方面入手,在短短30年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后仅3年多时间里,就有上海、天津、北京、湖北、黑龙江、吉林、江苏等7个省建立了社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了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北京、天津、湖北、四川、广州、哈尔滨等省市社会科学院也先后建立了社会学研究所或研究室。为培养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举办了3期社会学讲习班,赶快补课,用速成的办法培养人才。复旦大学分校(现在上海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设立了社会学系,华东师大、云南大学等开设了社会学课。到1990年代初,全国已经有了15个社会学系和社会工作系。1990年代中期以后,各地高校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现在,全国高校的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系有70多个,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系有186个。在校的本科生(4个年级)和研究生约4万人,专任教师约4000人。全国社科院系统和党政部门的社会学研究所有50多个,专业研究人员近千人。
社会学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和大规模的发展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为它建立了舞台,实践呼唤科学,呼唤理论,呼唤知识。改革开放使社会学得以重建,使社会学很快被派上了用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面对丛生的社会问题需要用专业知识研究和解决,以及中国对建设现代文明社会内涵认识的不断加深,使社会学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显露出来。
1.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社会学发挥对社会整体性研究的优势
中国的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逐步确立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这和国际大环境有关,也和我们对实现现代化客观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有关。
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美国哈佛大学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领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就开启了研究非经济因素影响经济行为的先河。以后许多学者又研究了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性问题。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这些研究已经趋于成熟。1972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公布了它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极限》,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600多万册,在全世界产生了强烈影响。该报告认为地球是个有限的系统,这种有限性决定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有一定限度;对增长的陶醉与崇拜势必导致世界体系崩溃;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在有限系统中的无限增长问题,技术只能缓解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任何一个动态系统中都存在滞后现象,因此,绝不能等到滞后中内含的问题都充分显现之后再采取措施,否则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人类明智的选择是从过度增长转向全球均衡。该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危机”、“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粮食危机”等,远远超出了经济自身的范畴,广泛涉猎了经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此后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也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法国巴黎的未来研究世界联合会、瑞士的日内瓦社会远景世界协会等组织的专家学者也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指出现代社会经济与社会问题相互纠缠,难解难分,要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3〕日本社会学家福武直深刻回顾了日本经济复兴的历史,指出日本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大资本主义为中心的生产至上主义,并非以国民生活为主题”,对此福武直评价说:“社会开发在发达国家在重新组织社会方面表现强烈,然而在生产属一流、国民收入和消费属二流、住宅和生活环境属三流的日本,经济开发与社会开发的不平衡确已成为问题。”〔4〕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M•鲁特凯维奇在《计划工作要重视解决社会任务》一书中明确提出:“如果说过去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是考虑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制订的,那么现在就必须按照科学规定的社会目标来规划经济发展的方向。”〔5〕联合国在1959年提出了“均衡”口号,1970年10月24日在纪念联合国宪章生效25周年会议的决议上说:“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个人的福利持续得到改进,并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好处。如果不正当的特权、贫富悬殊和社会不正义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就其基本目的来说,发展就是失败的。”〔6〕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不仅实现了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而且开始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伟大进程。其主要标志是1982年12月10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更名,由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一变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党和政府的最高决策层已经看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的有机联系,并且确定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六五”计划的序言中对这个原则有很多明确的提法,如“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要密切结合”、“统筹兼顾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生产建设的发展”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为社会发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研究建立了大舞台。社会学具有整体性特点。“社会学把它的研究对象——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它在研究社会或社会结构的某一部分时,同时要研究这一部分在整个社会及其变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研究社会的这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达到认识社会整体的目的。”〔7〕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中,社会学的整体性特点,即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社会,研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
2.社会学在调查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发挥作用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社会变迁速率加快,新生事物大量增加,社会转型,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产生了大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有的和民生直接相关,有的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运行中深层次的矛盾,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08年9月有关媒体披露了从国家智囊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完成。报告认为,我国现阶段和谐稳定面临的挑战之一来自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此次调查发现,当前对中国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的十大社会问题依次是“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城乡地区差异问题”、“环境污染问题”。〔8〕其中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都是和老百姓利益攸关的民生问题,社会治安、环境污染是社会生活的环境问题,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贪污腐败、城乡和地区差距等则属于社会深层次矛盾。其实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就面对大量社会问题,像计划经济时期的物价问题等,只是各个时期问题有所侧重和不同罢了,换句话说各个时期社会热点问题不同。认真研究和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实现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学在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特殊作用,并对政府决策者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天津市从1983年开始连续进行了10年的“天津市千户居民户卷调查”,就是政府机构与社会学专家合作,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事例,在国内和国际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社会学者擅长社会调查,特别是擅长使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如抽样方法、指标设计、问卷使用、借助计算机进行的统计和推论等,都使调查结果和结论更具有代表性、定量性、精确性、科学性和可信任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者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大量社会调查证明了这点。
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社会学的社会调查不仅方法是科学的,而且有严密的理论支撑,因此它还可以用来研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热情,我们取消了“大锅饭”,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方针和政策,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起到了积极效果和作用,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诸如收入差距大和贫富分化问题等,与此相关的是社会阶层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为研究这个问题,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依据和参考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采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社会调查,并在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指导下,依据对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如何,在改革开放中,社会学擅长现代社会调查,使它在调查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社会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1.建设和谐社会是对现代社会文明认识的深化
200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16届4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16届6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
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对于建设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内涵和运行规律认识的深化。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及时地变革了生产关系,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使得生产力得到很快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了,人民富裕起来了,开始有了“物质文明”。与此同时,我们意识到人不仅需要物质,也要有精神;社会不但要有财富,也要有良好的精神氛围。于是在“物质文明”概念提出的同时我们提出了“精神文明”。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代表团时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9〕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改革开放规律认识的加深,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始了建设“社会文明”的伟大征程。至此,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同时进行着四大文明建设,即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称文化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2.建设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实现“社会文明”,建设和谐社会,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关键是要处理和协调好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不和谐是因为在社会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建设和谐社会是要消除不和谐因素,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是由社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0〕马克思认为,没有人们的交往,便没有社会,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中开始的。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11〕“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12〕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关系为中心扩展开来的其他关系,是各种形式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和谐社会要有和谐的社会关系,有没有和谐的社会关系是衡量是否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
3.发挥社会学在研究社会关系方面的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研究和攻关,其中社会学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前所述,社会学除去有把它的研究对象——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擅长社会调查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的,任何人都不能离群索居。人们在社会中合群而居,共同生活,彼此之间就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就是由人们种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在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基础。除此之外,在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还结成了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社会关系,例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以及其他如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街坊邻居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同业关系等等。正是通过多种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社会行为,形成了社会的组织、制度和结构,人们才可能聚集在一起开展相互的活动,以取得生活,从而造成纷繁复杂和变化不定的万千的社会现象。”“社会学就是要研究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状况、作用、过程、性质、特征及其异同,研究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如何构成社会生活的不同部分,这些不同部分又如何相互联结成为整个社会的统一体,以及研究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矛盾运动如何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发展。”〔13〕回溯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其主要学说和理论流派无不围绕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展开。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核心是‘自我和‘他,二者分别为行动过程中发生相互关系的不同角色。社会系统依赖于角色之间在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的互补性,即‘自我的义务是‘他的权利,而‘自我的权利恰是‘他的义务。正是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互补关系使互动能够持续维持下去,维持社会体系的稳定。”“制度化的社会价值规范决定着社会关系结构,行动者在进入社会关系结构时,不仅不能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将该社会的价值规范内化于自己的人格系统中,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社会学家霍曼斯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己资源去交换对方之资源。” 交换理论是用资源交换的平衡与否来解释社会行为的过程。社会学家科塞和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是从冲突角度研究社会关系,他们认为冲突不仅具有破坏社会体系的作用,而且还有社会整合作用。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则认为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人际间的符号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相互之间对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只有通过解释人们在微观社会联系中的社会互动性质,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结构及其变迁。〔14〕现代社会学其他一些著名理论,如“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也都是典型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研究社会关系的理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说则是国际公认的有中国传统与特色的中国社会关系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学就是社会关系学。无论如何,社会学在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学在研究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所不可取代的地位。
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南海主持中央政治局成员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内容的第20次集体学习,特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家景天魁、李陪林在中南海怀仁堂就有关问题进行讲解,这表明社会学的地位和它在研究指导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决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可以预见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社会学必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学学科自身也将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180-181.
〔2〕社会学纪程〔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2.
〔3〕潘允康,张文宏.经济改革的社会观〔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2-4.
〔4〕福武直.现代日本社会〔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28.
〔5〕何桂林主编.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战略〔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5.38.
〔6〕联合国手册〔Z〕.商务印书馆,1972.96.
〔7〕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2-3.
〔8〕今晚报,2008-09-19(25).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8.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32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82.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363.
〔13〕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3-4.
〔14〕杨心恒.社会学概论〔M〕.知识出版社,1997.41-43.
(责任编辑:何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