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敏
在冬天还末来临之前,经济危机带来的“过冬”论却早已在物流行业弥漫。如今,真正的“冬天”来了,国内外物流相关企业是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之一:倒闭
据商务部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我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制造业一直是物流业的“生命线”,众多企业倒闭带给物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显身。前三季度很多企业还可以吃吃以前的订单老本,许多人将这一愿意归咎于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其实并不尽然。金融海啸除了揭露出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外,在中国还显示出我国物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产业集聚性不高,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关键词之二:转移
受制于全球金融危机逐步蔓延至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萎靡,出口订单下滑,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是这些企业倒闭的根本原因。2007年中国的玩具出口增长近25%,而2008年甚至不到5%。这些企业的倒闭尽管对大的3PL企业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客户群单一的企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致使远洋运输成本高涨,加之国内劳动力成本越加高昂,国内制造型企业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许多西方制造业者甚至出现了“制造业回家”或“迁移到东南亚、印度和南美地区”的思考。此外人民币长期升值,而我国周边国家币种纷纷贬值以争夺制造市场。这种制造业迁移的趋势对3PL来说更为致命。
关键词之三:裁员
资金链紧张和业绩亏损成为目前国内物流企业面对的难题。当金融风暴进入中国后,不少企业将通过裁员,以求渡过难关。
对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客户的宅急送来说,近年急剧的战略扩张和网络建设,使宅急送的资金链一度紧张,成为国内通过大量裁员减少开支的企业之一。目前,宅急送已经将盈利,水平从年初定下的40%的业务增长下调至15%—20%。
港口经济遭遏寒潮,以外贸为主要业务的海运业在这一轮风暴中走向“冬眠期”。2008年之初,马士基在集装箱航运部分裁掉近3000名中层员工,据业界人士透露是该集团成立104年以来最大动作的裁员行动,令本来寒气袭入的的航运市场更加雪上加霜。
关键词之四:亏损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近日发布报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航空公司停运飞机数量剧增。目前已经从2007年每月停运6架上升到2008年9月与10月份的每月近200架。报告透露,衰退目前已成为航空业最大的威胁。2008年前三季度航空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净亏损达40亿美元。据透露,国内7成航空公司已陷入亏损的境地,今年前10月累计已亏损43亿元。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的增长幅度已降至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民航将暂时不允许航空公司增购新机,同时停止审批新航空公司。
关键词之五:整合
据报道,全球已有30家航空公司被迫宣布停业,欧美航空界已经出现了多起并购案例,大约50%的欧洲中小航空公司将面临兼并。国际上热火朝天的整合浪潮显然也波及到了国内。
在这个寒冬,“抱团取暖”成为航运界的时髦名词。全球三大航线运力过剩,船舶营运成本负担,舱位利用率低,货源不足,各航运企业纷纷采取联合经营,舱位共享的策略。目前太平洋、大西洋、远东/欧洲航线遭遇滑铁卢,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南美航线行情看涨。马士基、达飞、地中海纷纷增加欧洲/南美航线的运力,挖掘航运支线的潜力,多少弥补了目前航运业不景气的颓势。
最近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也表示“现金为王”才是目前航运市场最要命的因素。为抵御风险,他表示要将国外借款、运费转移到中国银行,避免进一步的危机恶化。中远刚刚和中国银行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得高达745亿元人民币信贷资助。
关键词之六:机遇
中国在交通物流的固定资产方面做出一个承诺,在铁路方面的投资,国家承诺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要投入1.25万亿。据介绍,2009年我国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公路是中国是所有交通物流中固定资产投资程度最高的一个,仅是高速公路方面,原定在2020年中长期规划中才建成1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有望在三五年内率先完成85000公里,在港口码头。2008年10月-11月,国家先后批准设立四个保税港区,他们分别是:广州南沙,深圳前湾,重庆港寸滩和苏州张家港保税港区。另外。国务院宣布将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在2010年底以前投入总额4万亿人民币。这实际上为国内的物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带动钢铁、煤炭、焦炭、建材、水泥等等的需求,而这对于物流企业来意味着货源,对物流企业的拉动作用则不言而喻。所谓危机,危险在前,机遇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