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昌
作文要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适时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以下口头作文实践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口头作文实践,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1、看后说。在观察中抓住事物(人物)的特点叙述描绘;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渗透观察方法,随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心有所悟而口能言。教师指导得当,学生就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略到详,并做到条理分明、详略得当。同时引导学生不仅要善于观察,而且不断积累观察的方法,从而收到遂心口说、言出志显、出口成章、有感即发的效果。
2、听后说。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富有情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历史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有针对性选择一些如:“秋收起义会师”、“菊花石魂”等故事讲给学生听;也讲一些有趣“童话”、“成语故事”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复述这些故事,但要提出具体要求:听读后先和同桌说,再在小组内说给同学听,回家后说给自己的父母听,当然要耐心听别人的讲述。这样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说、互相评,不但提高了学生说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越来越会说,提高了说的水平;更让人满意的是,通过这样的练习,全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表述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读后说。多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词汇,学习语音语法,领悟理解表达方式,掌握方法,学会一些剪裁作文素材。例如:我们在读《狐狸和乌鸦》时首先要学生注意一个问题,为什么狐狸能够达到将乌鸦的肉终于弄到嘴的?学生认真阅读后经过讨论,终于明白狐狸事先“想了想”才说;而乌鸦失去肉,就是在于它没有“想了想”。学生感悟出:遇事就得想一想,想好了再做,想好了再说。接着再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想想乌鸦怎样做才能不会失去到嘴的肉?学生再读课文再思考说……我们可以不失时机的让学生说下去。
4、随时说。利用课始课末、课内外活动时间,要求他们就前些时间发生的任何事情,随意讲几句;然后逐渐要求他们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叙事、抒情、议论;也可以准备一些话题,让他们构思立意后准备几分钟,再围绕这个话题,即兴演讲。还可以让学生对优秀课外读本中的作品进行点评。同学们的谈话内容丰富多彩,有针对追星现象的,有谈代沟的,有就伊拉克战事发表评论的,有就今年夏季用电紧张献计献策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1、提升综合素质。口头作文实践将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说文”的过程,也是“听文”的过程。要听出说文的“关节”,听出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驾驭等等“奥妙”,这就能够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而“说文者”边想边说,边说边想中所体现出来的“说文”水平,也处处显示了平时你个人“读文”的功底。因为“说文”的章法与“文章”的做法同出一辙,个人口头语言的表达亦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文章”语言的熏陶影响。口头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书面作文的好坏,就是说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前提和“操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彼时同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即用简明、有序、准确、周密、规范的口头言语表现出个人思想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评析,这种说话能力是一个人社会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综合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及创造性智力的重要标志。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只重视书面表达而忽视口头表达确实是一大弊端。无论就社会需要或培养智力而言,都是一种“失策”。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加强口头作文训练可以提高说话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完整性,它有助于提高写作的能力,它还将有力激发学生练习说和写的积极性。
2、提高效率。这体现在口头作文兼有快速思维、迅捷表达的特点;效率高,形式灵活,心想口说,言随意至,因而同一单位时间内其数量必然超过书面作文。用口头作文辅助书面作文,能大大减轻学生由于单一的书面作文所造成的沉重负担及枯燥感受。同时口头作文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启迪思维、扩展视野,积累素材、集思广益,从而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3、针对性强。学生可以在不同“场合”讨论、闲谈、描述、讲演,艺术化运用话题的选材、立意、层次、结构、谴词造句方面。相对于书面作文来说,“心理场”作用都强劲得多,因而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口头作文易于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情境,营造热烈、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其他同学的“说话”,能贴近听者的心灵,引起共鸣,激起作文的欲望,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