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思真
摘要: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郊区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阶段,其出现既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也给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许多问题。在我国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科学审视住宅郊区化现象。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视角出发,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审视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住宅郊区化现象,分析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住宅郊区化;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5—0011—04
回顾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前城市化(Pre-urbanization)、集中城市化(urbanization)、郊区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和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前城市化时期是工业革命之前,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小,人口比重低,城市人口增长缓慢。集中城市化发生在工业社会时期,以中心区高度向心集聚和中心区人口高速增长为特征。其后,发达国家开始普遍进入郊区化阶段,即人口和产业由中心市区向周围地区分散,继而向远离中心区的外围地区扩散。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达国家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大城市地区的人口净迁出增加,人口数量减少,而小城市人口增长则较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和90年代初,发达国家又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人口迁移流重新返回大城市或城市地区。
据有关报道,我国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住宅郊区化的趋势,郊区尤其是近郊地带逐渐成为房地产开发和消费的热点区域。因此,探讨住宅郊区化问题,对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比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城市化情况,探讨我国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住宅郊区化及其出现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郊区化出现在大规模集中城市化之后。20世纪初期,面对集中城市化所显现出来的诸如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城市病,人们开始考虑城市由集中转向分散的发展模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赖特的广亩城市设想以及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等为城市分散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为郊区化模式创造了现实基础;同时,政府政策也为城市化迈向郊区化阶段推波助澜。于是,在许多城市郊区涌现出大量远离闹市却又交通便捷、亲近自然的住宅小区,并且一些产业也随之转向郊区。应该说郊区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各个国家都是类似的,比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中心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的状况;协调了区域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城市在生产、生活、流通、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等。然而,这种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若不加以管理任其盲目发展下去,必然产生一系列新的城市病,最终使蓬勃发展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遇到阻碍。
1.城市过度扩张与土地资源的粗放型利用
土地是城市存在、发展的根本,许多城市问题例如住宅、交通、环境等都与它有关。从国外的住宅郊区化来看,郊区化在土地利用上更为粗放。例如美国,由于郊区私人住宅主要是独门独院的房子,层数不多且空间较大,公寓式住房很少,因此土地使用效益不高。目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有不少城市采取了加速扩张的粗放型土地利用模式,没能跳出“摊大饼”的怪圈,造成土地使用越来越紧张。这种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和谐,一方面有限的耕地资源被城市的蔓延和扩张大量吞噬;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布局过于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一些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还出现了“城中村”现象,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许多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问题。
2.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从历史经验来看,郊区化往往伴随着道路的发展和私人汽车的普及,这必然带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日本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完成汽车普及化时,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在东京、大阪和横滨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每年要发出几十次甚至超出百次的光化学烟雾警报及注意的通知。在我国,一些城市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北方一些城市,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造成建筑设施的倾斜、断裂;还有的城市下面是矿井,地下被掏空了,导致地面下沉,这些很容易引发城市灾难。还有些大城市在发展中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且城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随着人口的增加导致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挤等问题,扭曲了城市的经济生态。此外,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大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与保险、治安管理以及流动儿童的教育等问题,对城市的社会生态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3.城市历史、自然文化遗产问题
在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化浪潮中,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过度改造旧城、乱拆古建筑、盲目“克隆”国外建筑风格等问题。这一方面破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和自然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使城市的发展失去自身特色,导致千城一面,丧失了城市原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例如福建三坊七巷遭到严重破坏,襄樊古城墙被夷为平地,天津被拆掉的金刚桥、老商务印书馆分公司旧址,北京的曹雪芹故居等等。此外,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发展工业、旅游业,还出现了对历史、自然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过度的现象。这种盲目的开发和改造热潮,使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貌是非常脆弱且不可再生的,因而这种破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4.郊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
当城市发展由中心区向周边郊区扩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郊区原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这不仅意味着郊区农村人口在地理位置方面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还包括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观念制约,即人们思想观念上受长期以来城乡对立的影响,形成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的歧视;政策制约,例如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素质制约,我国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5.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来看,郊区化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在居住层面的分化与隔离。尽管居住分化有一定的社会激励作用,比如有利于实现市场对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级差地租规律实现地块价值最大化等,但其也存在明显的负社会效应:阻碍
社会不同阶层间交往;使低收入群体更趋边缘化;引发社会矛盾等。法国曾在许多城市郊区建立了大规模、整齐划一的居民公寓楼,“富人区”与“廉租区”泾渭分明,社会各阶层间缺乏融合与沟通。这使许多城市形成贫富对立的局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城市化发展到郊区化阶段,受土地制度、住房商品化以及政府住房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住宅建筑在资金来源、建筑形式、建造质量与环境标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从而使住房在供应层次上产生分异,许多城市已开始出现居住空间的分隔格局,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
二、解决我国住宅郊区化问题的策略
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又十分有限的国家来说,正确认识自身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走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1.城市化进程需要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相结合
城市化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城市化的推进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的调整,其中大量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公共政策,需要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各种利益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巨大压力。这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政府部门要转变执政观念,深入领会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将科学发展的观念充分落实到城市建设实处,改变一些城市规划取决于长官意志,实现城市建设统一布局和科学合理规划。其次在实践上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渐扩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最后在具体措施方面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城市管理,尤其是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项目如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公民参与制度,如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以及公民参与立法制度等。
2.注重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工业与城市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而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在城市化特别是在城市向郊区扩展的过程中,由于容易出现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情况,所以更应特别强调节约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城市规划部门一方面应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土地资源状况、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新城市主义理念,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构建布局紧凑、功能复合的人性化城市,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高度整合和一体化,促进城市空间合理有序利用。同时,公交体系的完善与人性化步行社区的建设还有利于减少城市碳排放总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历史、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和自然文化遗产来自于天赋或历史积淀,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切实加强对城市历史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可能突出城市原有特色,使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和谐共生。要明确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之间不是矛盾和对立的,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注意避免对历史、自然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妥善解决历史名城与古迹合理利用过程中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生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型经济逐步向消费信用型经济转变。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经济转型变得更为复杂,形势也更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国家经济体系中观领域的城市经济,应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化挑战为机遇,主动加快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城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各城市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城市自身特色,发展和壮大本地区优势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力。这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也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推进新城镇和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城市合作与协调发展
新城镇建设是指以事先周密计划兴建的新城镇或大型社区来取代现有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随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考虑依托郊区原有乡镇,以新城镇建设的方式建设卫星城镇体系,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及其带来的交通、环境和社会管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有关新城镇和卫星城的建设规划,例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都有相应规划。目前需要注意的是应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经济发展战略与卫星城镇体系规划和郊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结合起来,提高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效益,有效减轻交通、能源、土地资源的压力,推进城市化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土地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坚守中央提出的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一方面要求城市政府对土地资源一定要合理规划、集约使用;另一方面要求进一步拓宽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从城市走向区域,整合发展城市群,推动区域城市间合作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12大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建设城市群、加强区域城市合作的目的,是整合城市资源,在区域城市间形成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赢的形态,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尤其在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间更需要进一步分工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和劳动力在区域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郊区农村人口城市化
在城市向周边地区的扩展过程中,郊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成为一项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把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动力。除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解决郊区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还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市化的农村人口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同时要积极组织各种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城市化奠定良好基础。
7.增加混合居住的社区建设,消除居住隔离
混合居住是指不同阶层和特性的居民在城市中居住在一起。混和居住模式被认为是解决不同阶层居民交往、缓解贫富分化的有效方法。在我国,居住的阶层分隔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更需要及时制定有利于混合居住的发展策略,鼓励不同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这需要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就综合考虑到混合居住的问题,并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在邻里层面得到社会整合,建设各阶层和谐发展的人文生态社区。
责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