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学锋
摘要: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成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要使人不断地成为人,成为全人。但是大学之成人还面临着很多困境,教育的迷失正导致人的异化和缺席,由此学生也就难以成“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成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1-0050-05
“人之在是成为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成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要使人不断地成为人,成为全人。
一、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从古至今,没有人认为人是不需要教育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之处就在于人具有可教育性,人是需要教育的。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一开篇就强调人对教育的需要性:“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与“学”与国与民,都是必须的,都是首要的事情。
孔子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需要学习,否则就是不健全、不完整的人。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第十七)意思是爱好仁德却不爱学习的人,其缺点是愚蠢;热爱知识却不爱学习的人,其缺点是贪玩;为人诚实却不爱学习的人,往往会伤害自己和亲人;为人直率却不爱学习的人,其缺点是说话尖刻刺人;为人勇敢却不爱学习的人,结果容易闯祸;为人刚强却不爱学习的人,最终会成为狂妄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不管是愚人还是禀赋好的人,都需要接受教育。越是禀赋好的人越需要受教育,如果不受教育,再好的禀赋也是靠不住的。他说:“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什么是有益的和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单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所想望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指出:“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的时候加以驯服,就会成为最有用、最骁勇的千里马,但如果不加以驯服,则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才而已。品种最优良、最经得住疲劳、最善于袭击野物的猎犬,如果经过良好的训练,就会最适于狩猎,而且最有用处,但如不经训练,就会变得无用、狂暴,而且最不服使唤。同样,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的、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柏拉图说:“人若受过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是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生物。”人若要发挥本身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就必须经由教育以获得,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成人。
康德比柏拉图说得更加绝对,他曾这样阐释人与教育的关系:“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造就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受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人惟有凭借教育才能成为人,人绝非人所创造的教育以外的产物,人惟有凭借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可能受教育。
与康德做出同样判断的还有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他还说:“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人类中的个体,不论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有对教育的需要性。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个人”。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人成为人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
二、成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语),人是教育的起点。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早就明确指出:人是教育的对象。而我们认为,人不仅是教育的起点和对象,更重要的是,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康德认为,人作为有限理性的存在,都自在地作为目的本身存在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当作目的。他说:“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上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上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手段。”“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换言之,人就是目的。所以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人的最高目的。”马克思也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因此大学必须保持“对人的培养”这一根本性原则。
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不能将人当作一个纯粹的经济人、一个社会工具去培养和训练,而应将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关怀和对待。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真正的教育把人当人,把学生当人,当作个体的人、个体的生命。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当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看,把学生当目的看,把学生当有价值、尊严、需要、兴趣、个性和自主性的主体看。
我国在很久以前就确定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即培养至善的人。《大学》开篇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根本在于彰明人天赋的美善德性,在于使人不断自新,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最完美无缺的境界。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教育的艺术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适应这个世界。它既不把学生限定于特定的专业,也不创造或培养天才。”“大学并不培养诗人、作家,也不培养教育家、殖民地统治者或他国的征服者,大学也不承诺造就一代诸如亚里士多德、牛顿、拿破仑、华盛顿、拉斐尔或莎士比亚那样的伟人,也不满足于培养批评家、科学家、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这些都包括在大学的培养目标里。”
在这一立论的基础上,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他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那么,什么是纽曼心目中的“社会公民”?那就是纽曼在他的著作反复提到的
“绅士”(gentleman)。他在《大学的理念》之“知识本身即为目的”一章中明确提出:“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绅士。”“绅士是一个从不伤害别人的人”,是“有文化修养”、“具备思想和行为上一切优良品行”的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光荣在于培养完全有教养的人”,“培养有文化修养的人是教育的真正的也是惟一的目的”。
与纽曼持有同样见解的还有加塞特,他在其《大学的使命》一书中认为,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他还认为,在物理学和数学中没有“文化培养”可言,因为那只意味着使人在某一具体学科方面变得有学问。培养“基本文化修养”,应该向学生们传授一些装饰性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或理智。
但是,以上大学教育的目的中言说的人都只是“人”当中的一种,不是作为人的人。诚如扈中平在《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一文中指出的,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其最终定位的几种典型表述是“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这些表述应该说都各有其特定的合理性,各有其时代性和针对性,但又都不够确切,内涵不够丰富,外延不够完整,不能充分表达教育总目的的本质和追求。它们都只是“人”当中的一种,而且主要是作为工具的人,而不是作为人的人。这样的教育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人来看待和培养,仅仅把人作为手段而没有作为最终目的来看待和培养,只是着眼于人的一个角色和一个方面。这样的教育目的,势必导致教育的片面化和功利化,并特别容易导致片面重视智育以及物质上和政治上的功利主义,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和畸形。所以,杨叔子在其《是“育人”,非“制器”》一文中也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大学是为了培养作为人的人,使人成为人,成为他(她)自己。
三、大学要使人不断地成为人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是发展着的人,人永在“未完成”之中。“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来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尚未决定。”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一种非特定化、未完善的存在物。与动物相比,人是以一种极为孱弱与无助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上。人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其未完成性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雅斯贝尔斯说:“人永远超乎他自身的了解之外。他不是一次性的所是的东西,他是一个过程,他不仅仅是被确定的现有生命,而且在这生命中有只有的可能性,并从而在他的实际行动中作出决定:他是什么。人并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一代一代的人,并不是不断重复的生命,也不是那种清楚地向自身展示其本质的生命。他‘突破了在同一个圆圈内永远周而复始的被动性,依靠他自身的主动性,把运动导向未知的目标。”
人的未完成性,决定了隐藏于人的内部有巨大的潜能,使其发展具有了丰富的可能性,决定了人的存在是—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人是一个不断“成为人”的过程。人永“在路上”,在“成人”的路上,在“去成为人”的路途之上。“去”乃是事实,“成为人”则是结果;“去”是过程,“成为人”则是目的;“去”是现实,“成为人”是理想。所以,作为人意味着事实与结果的合一,过程与目的的合一,现实与理想的合一。本意的“目的”不等于目标,并非经过努力便可一劳永逸地实现,它只可能在过程中体现并被永远追求,作为目的本身是不可能最终达到并占有的。作为人,只可能去“实践”、去“行动”、去“趋向”、去“看护”,关系永远不会终止,“未完成性”永远不会被完成,人永远必须超越自己,“在”只可惠临而不可被抓握或常驻。所以,作为人,意味着永不停息地去“实践”、去“行动”、去“趋向”、去“看护”,意味着创造、更新,不断地超越、提升自我。
这决定了人必然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习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求得新的生存与发展,才能不断完善自身。大学生要成人,也就必须通过大学的教育。成为人,使人不断地成为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四、成人意味着成为全人
大学教育要培养全人,“全人”在“全人教育”之中形成。那么,何谓“全人”?何谓“全人教育”?当代全人教育运动的出现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在西方,全人教育成为连贯性的教育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人教育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典哲学家,还是中国古代圣贤孔孟等人,还是裴斯泰洛齐、爱默生、杜威与小原国芳等,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如何塑造完善人格,尤其是强化人的情感体验与道德提升等方面。
全人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whole man)。该报告对“完人”的培养是这样表述的:其一是对智力方面的培养要求,所培养的“完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表达能力、好奇心、实验能力、综合与分析能力、阅读能力、想象力等。其二,重视对复合人格和复合态度的养成。人格的向度是多方面的,因此,如果一个人按照他自己及其同伴所应该发展的方面去发展,那么,尊重人格的各个方面,在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就是非常重要的。复合态度是使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保持平衡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鼓励这种复合态度并在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中养成这种态度。其三,对情感品质的关注。该报告认为,教育的—个特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其四,对“完人”的美感培养。个人表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美感活动,包括对美的认识、感受、识别和欣赏等。其五,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欣赏自己的身体,把它当作生命力与体格的和谐、美感享受、自信心、个人表现与情绪体验的基本源泉。因此,该报告最后总结到:“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最广义的界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也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
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从这两个报告,我们能够看出,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也只有立足于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才能够培养出“全人”来。所以,大学教育应该创造一个适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生活及可能生活的环境,构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读写能力、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
五、成人之困境:大学的迷失与人的异化
现在,大学教育的迷失导致作为人的大学生的异化和“人”(包括教师)在教育中的缺席。因为“人”的异化和缺席,“人”也就无法被教育;因为“人”没有被教育,作为人的学生也就不能成为“人”。
其一,对大学教育大而全的片面追求,直接导致了大学的迷失,也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缺席。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国诞生之初,两位在中国大学发展史上极具分量的人物就对“大学”一词进行了经典性的诠释。一是马相伯1912年10月代理北大校长时在就职演说中说的:“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诸君在此校学习,须遵循道德和专业内容,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一是梅贻琦1931年12月执掌清华时在就职演说中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要的是“道德高尚”、“学问渊深”,要的是“大师”和“学生”。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Uni-versitas(大学)的最初含义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可是,我们现在的大学里“有”教师和学生吗?现在很多大学校长的心目中,大学就是有很大的校园,有大而全的专业体系。这几年很多大学忙着合并、升格、改名、征地、扩张就是一个证明。
其二,大学工具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目前的大学教育片面关注科学教育,而冷落人文教育;过分追求大学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学生最需要“精神成人”的年龄,在学生最应接受人文教育的“灵魂发育期”,我们的大学却走上了工具主义和技术至上的反人文之路,大学教育成了“职业培训”,大学成了“职业培训所”。这种大学教育的后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人文精神和道德世界,造就了无数的“单面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正是这样的原因,精神残缺的大学生比比皆是。
其三,大学应试教育导致人的异化。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不仅是在中学,在大学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的大学生也就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欣然或无奈地迷失在大学教育之中,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应试”在这里的含义略有不同而已。中学生的“应试”主要是指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而大学生的“应试”,主要指课程考试、考研究生、各种各样的等级考试、资格证考试等等。学生的生活被各种“试”充满了,被这种“功利性”、“工具性”的学习充满了,他们深陷于学习之泥潭而无法自拔,他们的精神世界被束缚在学习之中,他们心灵的全部活力都耗费在各门功课上,这样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厌烦,只会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不堪忍受,而无法让学生圆满地成为一个人。应试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成长和日常生活相割裂,将学习变成枯燥、刻板、压力强大的智力和技能训练,不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破坏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和探索的兴趣,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败。单纯的分数评价,致使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家庭教育中,道德发展、人格养成成为相对次要的目标。这种“一切惟分数是举”的学生评价机制,又导致很多学生除了学习点专业知识以应付考试之外,就再也不愿意也无法学习和承担其他更多的东西。这样的学生必然不是健全的人,不是作为人的人。
其四,大学教师缺少对教育的虔诚。有调查显示:17省市高校有37%的教授、26%的副教授没上本科生课,71所直属高校46%的教授、28%的副教授没上本科生课。而且,由于高校生师比例过高,部分课程不加限制地实行合班上课,一些高校的课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大学很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老化,教师照本宣科、重复教材,尽管学生不愿意或讨厌学习这样的课程,但是学生也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学习。有人可能认为,以上这些数据都是很久以前的了,但是事实上这些数据所表达的现象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对教育没有虔敬之心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像一个人”,也就不会把学生当“人”(他们把学生当作“鸭子”集中喂养,当作“产品”批量生产,而不是当作一个人进行培养),更无法期待他能培养出作为人的“人”来!所以,“学生”在大学只是被动的。
其五,学生没有学习的自由。不仅因为学生的生活被各种“试”充满了而失去了学习的自由。更为重要的是,所有学生的学习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被固定,因而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自由。笔者发现,大学(或大学的院系)为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所有学生(不是每个学生)都制订了一个“培养计划”,里面的内容就是这个年级、这个专业的所有学生在大学四年要学习的所有课程的计划和安排,而具体到每一门课程,又制订了“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姑且不问培养计划是如何被执行的,培养计划的一个潜在含义,就是要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统一的“模子”里进行培养,要把每一个学生塑造成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的教育也太过于死板了,这样的教育意味着学生“已经”(不管是在进大学之前,还是在大学期间)失去了学习的自由,这样的教育无异于是扼杀作为人的学生的精神,这样的教育不可能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教育决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学生缺少对学习的虔诚,连“功利性”、“工具性”的学习都算不上。相反,“学习”本身成了一种目的,很多人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学习”本身成了一种美德,成了一个人可以向另一个人“炫耀”的优秀品质,而不管这个“学习”是为了什么目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比如,很多时候上课都是要点名的,只要点名时这个学生“在”“教室”里,这个学生就被认为是“在”“学习”的,上课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们也就心满意足了。而且,因为这个“学习”只是应然理想层面的所谓品质,而不是实然现实层面的迫切需求,所以实际上学生不学习、不爱学习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以平时的课程考试为例,现在的课程考试基本上只需要学生花上三五天的突击学习就可以应付过去,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于学问并没有什么兴趣,最多的还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睡觉,或听MP3、MP4,或看看小说,或说说小话。对教育没有虔敬之心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像一个“人”;同样的,对学习没有虔敬之心的学生绝不是好学生,也不像一个“人”,不能成为人。
本文是笔者对“大学之道在成人”这一问题的论述,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权且作为抛砖引玉之作!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