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玉兰
摘要: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数杜十娘,她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善良女子,柔情似水,刚烈如火,极其有魅力,和她很命运相似的另一个人物是《氓》里面,的女主人公。
关键词:柔情;刚烈;弃妇;命运;抗争
两位女主人公,面对相同的弃妇命运,性格刚烈的她们,选择却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一下。
在《氓》这首诗中,作者是按“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来叙事的。第一二段写了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从文中看,应该是氓先追求的她,后来我们的女主人公就完全陷入了爱河,由于氓没有媒人,婚期商量不好,氓就生气了,女主人公就赶紧说“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这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氓的情深义重,也能看出氓性格的粗暴,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这时的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爱河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主人公对氓是何其迷恋。她此时对未来的憧憬肯定是满脑子的幸福吧。
第三、四、五段写了她婚后生活。婚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的辛苦劳作,磨损了青春的容颜,也让氓对她的感情渐行渐远。可见,氓当初爱的是她的年轻貌美,等她年老色衰之后,也就“至于暴矣”。氓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较早的负心人形象。而女主人公终于看清了氓的嘴脸,也逐渐醒悟过来,和他彻底决裂,显露出了性格中刚强的一面。
面对氓的负心,她愤怒地指责他“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通过自己的婚姻生活,她认识到男女是不平等的,她告诫天下的女子不要沉溺在男子的爱情中,这也是她沉痛的教训。此时的她,内心充满了悔恨。
最后一段,她从感情上也与氓彻底决裂。既然你如此恩断义绝,不念夫妻之情,那就算了吧,显示了她的清醒。她的离去,也恰恰说明了她对自己心中神圣爱情的维护。不容人玷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多么刚烈的性格!一旦想开,她毅然决然地和过去作了一个了断,“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算没有了一切。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另一个柔情似水而又性格刚烈的女子就是杜十娘了。
《杜十娘》这篇课文围绕“情投意合——用计赎身——孙富离间——十娘投江”这条线索来叙事。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她,早厌倦了没有尊严,没有真情的卖笑生涯。她希望能跳出火坑,过正常人的生活,追求一种纯真的爱情,不掺杂一点儿功利和金钱。所以,她未向李生透露她的百宝箱。这样的爱情,就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也不易找寻。可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旧社会里,她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呢?即便美丽聪慧的杜十娘,也是无法做到的。
她的聪明、有心计,首先表现在用计赎身上。她是真心地爱李甲,把他作为自己从良的依靠。赎身这件事,可说是杜十娘一手促成的,先用计得到鸨母的诺言,又使她发下毒誓,为她从良准备了条件。可以说她为自己摆脱妓院生活,用尽了一切办法。而李甲的表现,却已显露出懦弱无能,为以后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伏笔。
赎身成功后,杜十娘就像飞出笼子的鸟儿,这短暂的时光,大概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可惜它短暂的就像一颗流星,转眼即逝。当她还在深谋远虑地设计他们的未来时,李甲却为了自身的利益,把她出卖了。她想的是他们两个人的未来,而李甲只考虑自己一个人的未来。谁爱谁更多一点,一目了然。杜十娘的爱,投入了她全部的感情,乃至生命,就像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李甲不是不爱杜十娘。但他的爱太浅薄,一旦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退却了,不肯为爱多付出一点。平庸自私的李甲,萎缩在杜十娘的高大身影里,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刚烈的杜十娘刚跳出火坑,怎能再任人摆布,何况爱情理想的破灭,使她万念俱灰。她这才亮出宝匣,怒斥李甲后,向江心一跳,以死来向迫害她的恶势力抗争。她的宁死不屈,可看出她的坚定刚烈。
这两个女子都是美丽、善良的。且性格刚烈,但面对弃妇的命运,她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氓》女主人公选择了坚强,带着满心的伤痛,忍着亲人的不理解,顶着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她勇敢面对,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终能走出阴影,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她是忍者,也就是强者。我对她是由衷地敬佩、赞美。这就是女主人公。一个情深时柔情似水,情灭时断然舍弃不做无谓纠缠的刚烈女子。看吧,早在春秋时期,她就给后代女子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可惜的是后代能做到她这样的又有多少呢?
杜十娘的愤然投江,用生命向李甲、向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提出了控诉。代价不免太大,刚烈有余,理智不足,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遗憾,几多惋惜。在后人眼里,杜十娘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光彩照人。她为李甲这样庸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报江而亡,太不值得。
在人类所有情感中,爱情可说是最为奇特的,因为所有字眼好像都不能诠释它的内涵。爱自古以来就和痛相连。有爱就有痛,当我们的爱不够完美时,痛就随即而来。在我们找寻了那么多的爱之后发现,世界上似乎没有完美的爱情,所有的爱几乎都有伤害。可是,人们仍然追求最理想的爱情模式,杜十娘以死来维护自己纯洁而崇高的爱情理想,说明在她的生命里,爱情就是全部。情没了,生命也可以不要了。说到底,她虽以死抗争,自己却也是制度的牺牲品。她的思想也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她既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又打着时代鲜明的烙印,不可能超越那个的时代。她的做法我无可厚非,因为她已经是她那个时代里优秀的女性之一了。对于她,我是既爱又痛。
对现代人的启示,还是《氓》的女主人公的教育意义更积极一些。生命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活着,一切就都有可能。或者即便我们再也不可能拥有爱情,但我们拥有生活,爱情并不是生命的全部。有时,死反而是容易的。坚强地活下去。忍辱负重地活下去,乐观地活下去,才是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