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梅
摘要: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创新潜能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如为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我们先让学生购买不同重量的物品,再用手掂这些物品,多次感受后尝试估计一些物品的重量。学生对“重量”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很容易地解决了“千克”有多重的问题。
二、掌握合理的操作程序,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动手操作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动手操作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操作程序。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数学结论。
第一,操作方法要恰当。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顺序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操作过程要有序。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教师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三、提倡多样的自我评价
课堂教学中自我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所掩盖,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嘲笑。许多原本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渴望发展和表现自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反而降低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缘于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被逐渐地放在了次要位置,所以导致学生要么形成了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的外部评价的顺从心理,要么是对外部的评价一味地抗拒而形成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学生自我评价,一方面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起责任来,为其真正投入学习活动打下动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形式应多样化,包括自我出题、自我测试、自我评分与相互评测等在内的多种形式。
如在“质数和合数”的学习中,学生根据1~12个自然数约数的特点给它们进行分类。独自分类后,让学生先自定评分等级,阐明评分原因,然后再听取别人的评价,最后结合别人的评价由自己评价自己学习成果。
当然,涉及“活动型”学习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因子还有很多,其中必须重视的是在施行“活动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浪费”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活动,而不必拘泥于这节课或这个单元要完成多少知识与技能。这样,才有利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总而育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猜想验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到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