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立
近日来,一个新的审计理念开始在审计行业内渐渐形成,那就是现任审计长刘家义提出的在未来的审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刘审计长早在南京的一次演讲上就提出: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如果“免疫系统”不健全,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并且他以历史兴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另一次讲话中他又指出,现阶段审计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是:“揭示重大体制性障碍,促进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同时,刘审计长举了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去诠释审计的免疫职能: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切断“火源”,而不是只顾“救火”。
前任审计长李金华对“免疫系统论”也有同样观点。他说:“将来的审计,不能仅仅考量数据真实合法以及花钱的效益问题,还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前瞻和评估。”
的确,自从1983年审计署成立以来,在几次重大的体制变革中,审计的独立性这个重心屡屡被业界内外人士所关注。尤其是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审计署驻部审计局改为审计署派出局;而地方特派机构的审计权限则是顺着中央财政直接延伸到地方机构中。正是这次体制性的改革,带来了一个结构性的变动,迅速的催化了审计行业的效能,由此带来了审计风暴的产生和审计事业的亮点。那么,对于新的审计免疫系统,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它的到来呢?
对此,我联想到新加坡政府中招募人才的“精英”法则:在新加坡,当局把优秀的政治人才定位于社会精英。首先,通过搜集资料去考核被招募者的社会背景、资历、文化修养等因素,然后进行试探性质的接触,通过非正式、非官方的沟通去测试被招募者的价值观与认识观,当然最为重要的在于其是否有投身政治的热忱与抱负,如果一切都符合要求,那么后面就是正式的洽谈。
由此引申,审计的免疫系统依靠的是什么?我认为他的基础将是深层次的客观真实,他的前提是能动的科学前置,简而概之就是实践与科学。那么,不论免疫系统采取何种模式和方向去构建。首先,应加强审计工作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才可以攻克技术的难关;其次,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充分发挥“能”本思想,那么,就能祛除任何思想上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