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一代咏春拳宗师

2009-03-07 03:07
人民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咏春拳叶问李小龙

佚 名

叶问,咏春拳的创立者,李小龙的师父。对于粤人来说,叶问这个名字有着和黄飞鸿、李小龙一样的意义。佛山有个黄飞鸿堂,也有一个叶问堂。佛山当地每个人都能讲一段叶问的故事。

出身佛山望族

叶氏家族是佛山望族之一,祖居于佛山福贤路,号称“桑园”。“桑园叶姓”在佛山,可说是无人不知。

叶家有一位小少爷,排行第二,名“继问”,虽自幼受严谨的儒家教育,却偏好三件事——玩枪、玩雀、玩功夫。

叶问在7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陈华顺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咏春拳王”梁赞的入室弟子,入门前以钱银找换业为生,人称之为“找钱华”。据说陈华顺一生教了36年拳技,收了16名弟子。

陈华顺对叶问这个年幼弟子极为疼爱,自收叶问后,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门学技。各年长师兄对这个年幼师弟,更是照顾有加。陈华顺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专研拳技。

16岁时,叶问前往日本,但不久即转往香港,就读于圣士提反书院。

在当年,圣土提反书院是很贵族化的学校,除来自各富有家庭的华人子弟外,更有远赴重洋的外籍商人子弟。在那种歧视华人的社会风气中,一旦华洋混杂,欧美学生总不免多生事端。而身材矮小的叶问,自然就成了他们欺负的对象。

哪知这位年少气盛的小伙子却是个“棘手人物”,很多吃过他苦头的外籍小子,不久便懂得老远就乖乖避开他,因为这个中国小子的“Chinese Kungfu”实在厉害。

年纪轻轻的叶问,在同学之中,似乎从未有过败绩,咏春拳使他信心十足,他甚至相信大概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打败他。

初尝败绩

一天,有一位姓黎的同学问他:“在我爹的绸缎庄中,有位武功很了不起的老伯,你敢去找他较量吗?”

于是,叶问就去了。

这位年约50岁的中年人,精光内蕴,虽举止不类武人,但绝不减矍矍神采,一眼看去,便知其武功底子不弱。

虽然叶问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处处施展“绝招”,但只要一经接触,便给人家轻轻地带过。最不服气的,便是连人家手脚怎样动作也看不清楚,便莫名其妙地给人家抛得老远,甚至跌在地上。

这个脸可丢得大了,负气的叶问恨不得立即躲到房中不见人。他哪里知道,这位轻易地挫败他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师公梁赞的儿子——梁璧,论起辈分便是他的“师叔”了。叶问当然不会错过机会,遂拜其为师,此后努力地跟随这位师叔学功夫。

叶问24岁时重回佛山。那时,他的武技已经突飞猛进,很多师兄亦非其敌。除了吴仲素因与他形同师徒,明白他这个秘密外,有些人误以为他曾学过别派武技,将他当作“叛徒”看待。

殊不知,他们的师父陈华顺武功虽然超卓,但终究碍于学识问题,难以将自己所知的精妙之处尽授给下一代,因为咏春拳是一门看似极精简,而实则包含了极复杂精奥哲理的武学,也正因为如此,梁璧的武功虽然未必敌得过师兄陈华顺,却偏能调教出一位武技卓越、很有悟性的叶问来。

与日本高手过招

一次,叶问与其表妹出游。一个军阀排长对其表妹做出不礼貌行为,当时叶问身穿长衫,薄底礼绒鞋,一副公子打扮,斯文一表,望似可欺负。军阀排长旁若无人般上前欲对其表妹动手动脚,气愤之下,叶问突然标身进步,使出咏春拳手法,对方当场应身倒地。排长哪肯咽下这口气,起身拔枪。就在这时,叶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握住对方手枪,并以大拇指直压左轮手枪的转轮,指力顶断钢轴,整个转轮飞将出去。这手绝技一露,登时将对方吓呆。

日军攻占佛山后,叶问的过人功夫,被日本宪兵队闻悉,欲邀请其担任宪兵队的武术教练。一向抱守民族正义的叶问,断然拒绝。日本宪兵队在盛怒之下,指派武术高手与叶问比武,言明如叶问被打败,则听命差使。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叶问接受比武。来者是位身材高壮的高手,叶问摆出咏春桩手,目视对方,却一言不发,待兵来将挡。对方抢先出手,仅仅数招,对方败相毕露,叶问及时收马,一声承让,跳出比武画地。真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比武后的叶问,担心激怒日本人,暂离佛山,同时暗助我敌后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问虽有一身武功,却放弃设馆授徒,在县府刑事单位任职,担负除暴安良工作。

性格独特的“老顽童”

叶问性格颇为独特,他若幽默起来,就像老顽童一般;要是他一言不发,简直就是一张“扑克脸”,教人摸不清他会说些什么。叶问不大喜欢发言,但一开口便可能有惊人之语。不过,连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口才不大好。所以,请他大声演说比请他打一套拳还难。

叶问似乎不大喜欢别人向他发问,除非是你有办法诱导他“自动”教你,否则,想要他开金口,可比看太阳从西边升起还要难。很多人说他“四不教”——无钱的不教,因为学不起;有钱的不教,因为有钱之人只希望多敛一点钱财;聪明的不教,因为怕他学得太快了;愚笨的也不教,因为反正教也好不到哪里去。

由于叶问极少在人前直斥其非,故他的弟子们称为“西南二伯父”(指一贯态度极端含蓄,对后辈不加管教反而故意放纵,致使对方到后来自食其果的老人),他很少正面拒绝别人的答复,每逢人家向他询问任何事情,答案多数是“得、得”连声,致使人家摸不着他的真正意思。他那种属于老一辈典型的“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儒者作风,亦是致使大多不明究竟的弟子们对他略有不满的原因之一。

与李小龙的趣事

1950年,叶问来到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从而一举成名。有人说,如果不是当年叶问来香港教拳,咏春拳这三个字就不会在香港如此流行,李小龙也不会有今天的声望。

叶问一生性情耿直,绝不把功夫当成商品出售,更不厚此薄彼。李小龙早期由熟人介绍到叶问门下学武,后来武功出众,到海外自己发展。李小龙成名之后,曾提出以一层楼的代价换叶问全套木人桩谱,遭到叶问婉拒。

李小龙回香港拍电影之前,已在美国创立截拳道。自他创截拳道后,很多人都视他为“咏春叛徒”,认为叶问再也不会认他做弟子了,有人便跟李小龙打赌:由李小龙约叶问师父出来吃一顿晚餐,如果叶师能来,便是他们输,否则,便是李小龙输。

于是,李小龙打电话给叶问,开门见山地问:“师父,我是小龙呀!我想问您一句,您到底认不认我李小龙是您的徒弟呀?”李小龙的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回答。

叶问如果回答“不认”,未免显得小家子气,若是回答“当然认啦”,又担心其他徒弟知道后,会很不满,会说“难道是因为他现在已经成名了,您就连一点骨气都没有吗”,更担心一些外人知道后会说三道四。最后,叶问的答话言简意赅:“认不认随你呀!”只此一句,已将李小龙踢来的“球”又踢回去了。

叶问后来说,他还是认李小龙这个徒弟的。李小龙跟他通完电话后,即“诚心邀请师父吃饭”,前来接他去酒楼。他到达后,才知道李小龙借此与人打赌。这也算是叶问与李小龙之间的一场趣事。

摘自《人物汇报》2008.11

猜你喜欢
咏春拳叶问李小龙
李小龙: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叶问4》发布会举行
很帅气!小学生模仿李小龙秀健美发达肌肉
传统武术“咏春拳”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策略
这才是正宗的叶问范?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民生·创业让咏春拳接地气
一代宗师叶问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甄子丹新片《叶问2》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