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丽
摘 要: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对策,主要有四个方面。
关键词: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认识逐步深入和明确,对二者的概念的界定也趋于完善和科学。随之,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对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涵认识越来越深刻。
一、两个概念的界定
从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数量具有体力和智力潜能、尚未进入社会生产过程的人群所构成的资源,亦称第一资源。它的主要特征是:能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
1.能动性。人力资源是唯一的主体性可再生资源。它是“活”的资源,具有能动性的特征。能动性是人力资源的首要特征,是与其他一切资源最根本的区别。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能动性的开发与利用,是通过拥有者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衡量一个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如何,就看其人力资源能动性发挥得如何。同时,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还突出地表现为创造性。在人类劳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是唯一起创造作用的因素,只有人力资源才能承担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创新活动,否则,没有人类的创造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新活动将无从谈起,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就无法充分表现出来。
2.时效性。人力资源是以人为开发对象的,就个体人力资源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具有时效性特征。这个特征是一个规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守这个规律。合理配制和有效使用人才,使人力资源的形成、管理和使用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在有效期限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再生性。人力资源与一般自然资源不同,它主要基于人口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因而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人口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的“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过程表现出来的。因此,人力资源的再生性除受生物规律支配外,同时,还受到人类自身意识、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力资源不但不会在开发与利用中消耗掉,而且可以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增殖。因为人力资源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与价值。
4.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力资源必然受民族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社会性。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实现的。正是因为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它才能够通过开发不断地发展,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在经济学中,则是指蕴藏于劳动者人体之内的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经济价值和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亦称非物质资本。它的主要特征有两个,即是:依附性和增殖性。
1.依附性。人力资本只有依附于人的身体和物质资本,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人是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体力和智力只有依附于人体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存在和发展是以人具有的劳动能力为前提的。物质资本则是人力资本实现价值主要客体。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人力资本就没有凝结价值的实体。所以,人力资本的依附性从人体与物体结合和联系中表现出来。
2.增殖性。人力资本在使用或消费后具有再生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不仅能使人力资本继续存在,而且还能增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一般地说,人力资本是指具有增殖性的凝聚于人身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人力资本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合二为一的,由于它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的态势日趋攀高,其经济价值不断提升。我国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繁荣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力资源投资和劳动者可支配收入会随之上升,从而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增殖具有更好的环境,因此,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价值就会不断更新与提高。
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涵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实质,就是把资源变为生产要素,创造经济价值,实现价值增殖和利润。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强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人力资本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和焦点。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问题。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最大能动资源。无论是通过学校教育还是职业培训,人力资源质量是人力资本总体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其向人力资本转化及其转化价值提高的基本保证。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也就是一国人口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的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价值增殖有赖于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因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在于提升人力资本的增值能力和利润的实现能力。
2.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规律。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们对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日益凸显。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劣和向人力资本转化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升,而且事关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因此,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规律。
3.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提高劳动者现代化素质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主要路径。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它为人力资本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只有更新观念,调整战略,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现代化素质,才能为逐步实现经济现代化奠定可靠的基础,使经济现代化变为现实。
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对策
1.注重基础教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的建设和开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转化能力注入新的活力。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和发展基础教育,把普及义务教育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同时并举,促进公民全面发展,为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创造一个广泛的良好的基础。同时,国家必须把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教育放在主要地位,为企业员工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提供可能。组织培训、教育维持员工的的基本工作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含量,进而再由个体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人力资本,从总体上推动人力资本的整体发展。所以,人力资本建设和开发的根本途径,是在于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和推动企业职工的终身教育。
2.坚持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生产要素结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具有较高的互补性。人力资源只有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和一定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和结构上达到相互适应程度,才能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数量和质量得以合理实现,人力资本效能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物质资料数量较少,是我国的具体国情,同时,现有物质资源因配置不合理而呈现出短缺与大量闲置也是实情。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我国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过程中的困难。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这种互补性会逐渐提高。加速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增加整体资本量,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利用效率。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必须协调发展。人力资源的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源的发展,而物质资源的发展又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促使物质资源的发展与丰富。总之,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数量上和结构上达到相互适应程度,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科学转化。
3.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体。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实体。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看,企业必然成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体。目前,我国生产力系统中物质资源因配置不合理而大量闲置,已经严重阻碍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其生产经营活动没有规范的运行。因此,国家要改变上述状况,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并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使企业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体。
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人才资源市场有序流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无论是在人才的培养环节还是运用方面,应形成一个良好有序发展的格局。因此,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的配置机制,通过完善人才市场,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从而促进人才资源市场的合理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管理》 萧鸣政 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 《人力资源管理》[美]加里·德斯勒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 叶向峰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中国西部人力资本比较研究》阎淑敏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张凤林 著 商务印书馆
[6] 《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李涛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