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云
当QQ网聊的网络设计者们在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能量和营养,以对网聊中的传播情景架构进行改造与搭建的时候,网上聊天的人们也在不断地把网聊中的感觉和体验加以现实化。也就是说,当人们为了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而躲进QQ空间的时候,同时还赋予了自己太多的幻想。在网上聊天时,他们不但会理想化地设计自己,还总要理想化地看待对聊者,并按照这种理想化的期望值来定位自己与他人的角色期待,甚而这种角色期待还不自觉地延伸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处世方式。
正是由于这种匿名性的特点,网聊中人隐去了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包括年龄、职业、籍贯等。可以肯定的是,褪去种种社会关系层面外衣的网聊中人同时也卸下了这些社会关系所赋予他们的种种责任、规范等负累,而空前地感到一种挣脱压抑绳索的自由和快感。网上交流者的对话关系因此是平等的,自发的,他们的交流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甚至有时候是放纵的。
然而,他们很快会发现,从网络中返回现实的自己对现实生活是如此的不适应,于是乎便更深入地沉迷于网络聊天,而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交往需求显得越发漠然。这样,当人们上网聊天的时间越多,网下交流的时间就越少,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同时,由于网上聊天是一种匿名化的人际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道德的约束和社会力量的监督,因此造成了网聊空间中的谎话连篇和相互信任感的缺失,人们之间关系的建立既充满了偶然性、广泛性、即时性,同时又显得苍白、脆弱和短暂。各种虚假的信息和承诺根本经不起“下文”的推敲,这一点可以由通过网络聊天而产生的“网恋”现象加以说明。
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与金玉婷在2007春晚上所演的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其中的剧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正是网上聊天所带给人们的体验与他们在网下真实的生活中所获得的感受存在反差的事实。因此,可以说,网聊的天性注定了它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棵只开花而很难结果的树。
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曾经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日本的传播学者藤竹晓在李普曼观点的基础上,也曾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虽然其中的主要观点讲的是大众传播所创造的拟态环境对现实环境的影响问题。但它同样适用于网络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在网络聊天的过程中,由网络设计者们和网络聊客们所共同创造的拟态环境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呈现出不断环境化的趋势和可能,它与现实环境的不断拟态化形成一种对接和循环的效果,直至影响到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方式,从而对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把握好网络交际体验与真实的社会交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做好网上交流与网下沟通的时间安排,搞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群体和谐,是我们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必需。
(爽爽摘自搜狐社区)
性格健康的三个标志
杰克曼
性格是在个人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对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及个人实践。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有适应的健康性格,其中健康性格的主要标志是:
一、现实的适应性。社会在变革,新观念、新经验、新方式不断出现。人们必须调整心态,适应现实,勇于成为“新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见解的独特性。现代社会,人们思想活跃,喜好争论,对他人观点,你要有主见,有创见,不盲从。当然也需“自省”,正视“己过”,理智“认输”。
三、待人的善良性。人与人的关系,不应让金钱主宰。要珍重爱青、亲情、友情。关心“弱势”,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少年努力摘自《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