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庆
一、更新《纲要》的必要性
从1982年起,我国国家领导一直关注着计算机教育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景的新领域。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活动时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此后出台的一系列会议文件都重点强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000年11月,教育部同时下发了3个涉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正式把课程名称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确定了其在全国高中、初中与小学教学中的必修课位置。
由于各种原因,2001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信息技术属于综合实践领域,特点是计算机教育的痕迹较明显。2003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技术领域。高中阶段的课程发展从计算机教育中脱颖而出,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则一直没有变化。其中小学、初中的教学都必须从零开始学习的规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递减,且与高中的教学难以衔接,出现了高中课程标准“空中楼阁”的现象。另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的目标和内容不清晰、教材审查的依据缺乏时效性等问题,也造成各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所使用的教材“异彩纷呈”、教学各自为政。
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颁布的《纲要》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纲要》的更新或者是课程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应出台各个地区性指导纲要的实施细则。在这一方面,江苏等省市已经进行了超前的实验性工作,于2007年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江苏省纲要”),推动了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新纲要的出发点
我国虽然从本世纪开始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建设了能够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设施,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级领导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的不平衡,部分地区重视设施建设,而不那么重视课程建设,认为只要上面颁布了,我们执行就可以了,上面不变,我们不动,而没有真正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实际上,2000年颁布的《纲要》是十分宽泛的。当时这样来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最明显的例子是,当时许多小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因此《纲要》只能规定小学与初中都从零开始,都要求学生学习如何开机、关机、使用键盘等基本技能。另外,《纲要》是从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发展而来的,不可避免地留有计算机教育的痕迹,如以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为主要线索。这样,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由于编写人员能力把握的差异,很容易把教材写成软件的使用说明书,而忽视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因此,建立或更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发点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首先,从信息社会对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理清义务教育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内容。现在,大家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已经取得了共识,那就是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可能理解与认识上有一定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小学、初中阶段应该达到的信息素养是什么目前没有细化。按照笔者的认识,信息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其关键的信息能力又包括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能力。中小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分阶段地形成与提升这些方面的情感道德、知识与技能。每个阶段有自己的信息素养目标和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要具备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并且通过参与信息活动来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增进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情感和认识。
江苏省根据该地区信息技术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学校信息设施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所制定的指导纲要提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验,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开始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江苏省纲要区别了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也为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创造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江苏省纲要的目标体系中增加了“行为与创新”维度,反映了他们十分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价值。
其次,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所预期提供的条件出发。尽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条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仍然是相当不平衡的。笔者认为,这也许是全国性的指导纲要难以完成修订的原因之一。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各省先学习江苏等地的经验,再制定本地区的指导纲要,而且即使全国有了修订的指导纲要,也需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考虑自己的执行细则。
三、课程体系的重构与细化
任何课程的标准或指导纲要都是国家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是规定该课程目标和内容范围,以及提出如何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组织评价建议的政府方案。它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专家建议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安排。那么,如何根据各个地区的发展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呢?
首先,要建立课程各个阶段的目标体系,即建立逐步提升的信息素养层次目标,且需要与相应的课程内容相辅相成,形成体系。尽管现在中小学已经普遍具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但即便在一个省市(自治区)内,各个地方的需求和发展仍然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适应不同地区的条件、适应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一般说来,应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还以江苏省为例,其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分为四项内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它们中的每一项在纵向上互相衔接,高年段内容是低年段对应内容的自然延伸;以信息活动的环节为线索是其特点,分为三个阶段,以适应有的小学从低年级开始,有的从中高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的不同情况。拓展模块分别是主题活动、程序设计和机器人,一方面实现了“行为与创新”的目标,也突出了信息活动能力的综合应用。每个模块又层次性地分为小学与初中的内容,避免了学生进入初中后重复学习已经熟悉内容的现象。
其次,在具体内容的分布上,也考虑到信息活动各个环节在每个阶段的整体提升。例如,在信息加工与表达部分,第一阶段是熟练掌握指法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能够对文字进行简单编辑;能使用简单绘图工具进行创意绘图。第二阶段是会进行文字、段落及文档格式的设置;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通过集成文字、图形等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议并思考技术的表达效果。第三阶段是会综合运用标记与格式等功能编辑常见的应用文档;了解图像的基本常识,初步学会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直观表达;会对音、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经过这样的细化,一个逐步提升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就形成了。
再次,拓展模块的选择上也有特点,主题活动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结合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学科教育,组织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程序设计模块强调让学生学会通过应用程序设计来摆弄计算机,进而学习和创新;机器人模块则主要在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综合信息技术和实物设计的实践能力。总之,这些拓展模块的不同学习活动都强调了对学生应用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而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先计划、再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调整的程序思维是有积极意义的。
笔者用江苏省出台的指导纲要作为例子,只是希望各个地区在考虑纲要的更新问题上,注意出发点和体系,这样才能符合本地区的需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