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连生
摘要:从长三角发展到泛长三角,不是简单的逻辑上的推论,而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变化。本文从安徽省的视角论证了泛长三角形成的客观必然性。过去几年安徽靠近江浙的城市各自寻机对接长三角,主动承接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取得了实效。现阶段安徽对接长三角的最好的方式是加强自身城市群建设,打造安徽的增长极城市群,构筑与长三角以及国内城市发展群落化趋势相同的平台,形成一般制造加工业基地来承接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这样既有利于安徽加快发展,也有利于原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换。
关键词:长三角;泛长三角;安徽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127.54 文献标志码:A
长三角通常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16座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这一城市群所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多年来,长三角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是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总值(GDP)4667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8.7%;平均增幅为1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3.4∶54.4∶42.2,二产、三产比重分别比全国高5.8和2.1个百分点。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外向度为126.7%,比全国高60.5个百分点,出口占全国的3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50.1%。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9元,比全国高59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含上海)8829元,比全国高4689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加强同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扩展经济空间是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安徽省的视角讨论泛长三角形成的客观必然性,并对安徽省部分城市近几年来融入长三角的努力作出回顾和评价,最后对安徽省如何在建设泛长三角中发挥作用提出独立的主张。
一、从安徽省的视角看泛长三角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安徽省一直想融入其中。但是过去长三角局限于苏浙沪的16个城市,后又扩容到苏浙沪两省一市。如今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长三角区域的扩大,“泛长三角”的形成便成为自然的事情。
首先,目前长三角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供给紧张,商务成本及用工价格普遍上扬。长三角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供给等已普遍处于紧缺状态。2007年末,长三角人均土地面积1.96亩,相当于全国的18%;人均耕地面积已由20年前的1.25亩降至0.6亩,远低于1.38亩的全国平均水平,已处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的警戒线以下。长三角在全国属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但因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加之环境污染,使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上海、江苏人均水资源分别为153.9立方米和538.3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用水警戒线。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也较为匮乏,能源自给率低。2006年,上海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自给率为1.5%;浙江一次能源自给率为9.2%,其中原煤自给率仅为0.1%;江苏一次能源生产量虽为浙江的2倍,但自给率也只有13.4%,其中原煤、原油自给率分别为16.5%和8.2%。因此,长三角亟待扩展经济空间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长三角急需一个拓展空间,以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布局的转移。这必然要求长三角附近有一个成本更低的空间——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市场潜力广阔、交通条件良好等优势,而安徽等周边地区无疑首先符合这些条件。因为我省已有合宁铁路、宣杭高速、沿江高速等10多条连接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加上即将开工的沿江城际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安徽与长三角的交通联系已非常紧密。目前安徽55%以上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75%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一半以上省际旅游客源来自长三角。目前,安徽每年向长三角输出电力100亿千瓦时以上。2005年我省来自沪苏浙的3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为349.8亿元,2006年上升到508.8亿元,2007年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达到868.7亿元。资源优势互补格局已经初现。我省与长三角地区的口岸海关已经全部实现区域通关。我省与口岸海关的数据联网通过检验,数据稳定、传输及时,今后,安徽进出口企业从长三角任一口岸进出口货物,均可在本地海关报关,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无需办理转关手续。此举,大大减少了我省进出口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和通关环节,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长三角内部的两个副中心城市——杭州、南京,已将经济腹地延伸至我省的部分地区。
其次,与世界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的整体实力和带动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从区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美的20%,制造业占全美的30%,大纽约区GDP占全国的16%;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全国的20%,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占全国的75%和65%,核心城市东京GDP占全国的26%。而长三角16个城市的面积仅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人口不足全国的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5,核心城市上海的GDP仅占全国的4.9%。显然,若要形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眼下长三角的实力还不够强劲,要有深厚的战略与经济腹地。长三角要与世界大城市群比肩,势必要寻找合适的腹地,安徽无疑是首选之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安徽与长三角的经济合作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随着近几年安徽东向发展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安徽参与“泛长三角”的发展分工日趋成熟。不仅具有区位好、成本低、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安徽还蕴藏着巨大商机。近年来安徽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预计总投入超过万亿。仅国家支持的皖北地区“煤、电、盐、化一体化工程”,就将投资千亿元左右。未来10年,铁道部将与安徽共同投资1000亿元,把安徽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这些都必将拉动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不是否定原有的长三角。相反,长三角16市将成为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新加入“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城市,等于为“核心区”的进一步腾飞构建了宽广深厚的战略“腹地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区域合作,优势互补,“腹地区”可以为“核心区”提供需求巨大的市场资源,教育有素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能源、矿产、原材料资源,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以及方便快捷的交通信息资源。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腹地区”可以更加顺畅地融入“核心区”,并接受辐射和带动。近几年,苏、浙两省尚未加入长三角的城市,以及安徽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蚌埠等长三角周边城市, 虽然在形式上未加入长三角,但是从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上,已经不同程度地与长三角融为一体。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是长三角周边城市的一致愿望,尤其是“南京区域经协会”多数成员城市,已经在行动上迈开了融入长三角的步伐,为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奠定了物质基础。
最后,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说,目前沪苏浙两省一市已不足以承担起长三角发展的国家使命。也就是说,如果长三角不能有效地辐射和带动安徽等邻近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这对于全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协调发展都很不利。要实现长三角的国家使命,一方面是长三角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将与长三角具有经济联系的地区纳入进来,扩展长三角腹地,达到扩大效应。提升长三角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是区域一体化,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泛长三角。因此,目前苏浙沪两省一市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工业以加工业为主,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大。包含安徽在内的泛长三角的形成,是大势所趋。如果说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珠三角过渡到泛珠三角是一种必然,那么泛长三角的形成则也顺应了这种必然。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进入新的调整时期,区域经济合作将更加活跃,将呈现出产业区际分工更加合理、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经济板块越来越多、区域之间良性互动的格局渐渐形成这三大特征,在客观上将促进泛长三角成员间的合作。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对安徽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和战略性跨越,是我省与沪苏浙两省一市相互间“互需互补,互动互促”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之下,安徽融入长三角,主要基于四个理由:一是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使安徽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二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安徽的资源优势更加突出。三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使安徽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开发更具前景。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将使长三角地区越来越注重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有效整合。面对长三角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安徽更是主动配合,以丰富的两淮煤矿资源,打造“皖电东送”支援长三角。2003年夏,根据事先签署的协议,安徽在自己拉闸限电的同时,仍如约向长三角地区供电。更重要的是,随着合宁高速、京沪铁路、申苏浙皖高速、宁宜城际铁路等10多条与长三角联系通道的建成,安徽已经具备了承接长三角辐射与产业转移的条件。安徽参与泛长三角的产业合作与分工的条件已经具备。泛长三角成员间的合作已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泛长三角区域共同市场。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较大的互需互补互促性。互需导致互补,互补导致互促。例如安徽的煤、电、盐、炭;钢、铁、铜;水泥、塑料建材;粮、棉、油、肉等资源及产品,在华东乃至全国都占有较大优势。加之安徽区位紧贴长三角,交通成本低,人文习惯相近。因此,长三角16市与安徽的经济互补性、相互依赖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安徽丰富的资源及产品供给,等于为长三角腾飞插上了翅膀。近5年内安徽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预计总投入12000亿元。仅国家支持的淮南、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煤、电、盐、化一体化工程”,马钢钢材、铜陵铜材、海螺水泥等,近5年内将投资1500亿元左右,年产值有可能突破2500亿元大关;作为国家支持的民族汽车龙头企业,奇瑞、江汽两大集团,近5年内,年产值有可能突破600亿元大关。未来10年左右时间,铁道部将与安徽共同投资1000亿元,把安徽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安徽的腾飞,必将拉动房地产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信息电子业、加工制造业、能源、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对于位居安徽“家门口”的长三角16市,等于是天赐良机,必将给长三角的大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商机。目前转移到安徽的浙商已达40多万人,浙企超过1300家,浙资逾1000亿元。安徽由于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地缘关系,自然成为浙商首选的产业与资金转移目的地。
二、安徽省城市东向发展的演变及趋势
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同属一个行政区。在明代,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清康熙六年才拆分为两省。在更早期的路、府、州行政区设置中,安徽的许多县域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县域相互交叉,连为一体。过去徽商一直是长三角地区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即便在太平天国期间,安徽沿江城市安庆、芜湖与上海的联系也未中断过。建国后,安徽省长期隶属于华东行政区。在1984年召开的上海经济区省市长会议上,安徽更是首次作为经济区成员与会。尽管在1988年,国家计委办公厅发文:通知撤销“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但在安徽,这种经济上的自觉归属已然形成,并一直影响着其政经决策。就在上海经济区撤销的当年,安徽即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以图延续与长三角的互动。而在1990年7月,也就是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两个多月后,安徽更是果断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成为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的省份。1991年前后,安徽先后出台《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并建立了皖江地区市长专员联席会议制度,以切实推动皖江与浦东的呼应。同时,在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提供、劳动力和人才输入等方面,安徽积极与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合作。
2005年,安徽提出“东向发展”战略,与上海签订《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协议》,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皖江和苏江(长江江苏段)是长江下游的前、后段,在“长三角”加快发展,江苏省实施全线沿江开发的今天,皖江城市带在加速与沿海、沿江经济一体化方面拥有十分有利的条件。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推进融入长三角。特别是马、芜、铜,实际上已是“长三角”城市圈经济的延绵区。随后,安徽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推进沿边地区与苏浙沪的交通、产业和资本对接,促进沿边地区在区域分工中找准位置,服务长三角,主动当配角。
南京市过去是长三角的边缘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我省东向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中,规划到2010年,南京市都市圈形成以超特大城市南京为核心,以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巢湖、滁州、芜湖7个大城市为主体,以27个中等城市(县级市、县城镇)和一大批小城市为基础的,分工合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都市圈城市体系。南京都市圈成员的选择,对城市的区位、关联度有具体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地理上该城市与南京的距离必须控制在100公里以内。此外,对产业的关联度、历史交往、文化渊源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按照规划,从2006年到2010年间,南京都市圈要在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上大做文章。一方面促进区域客运铁路高速化,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另一方面还将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南京段和镇江段、沪宁城际铁路南京南联络线、南京-马鞍山-芜湖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南京段,宁滁城际轻轨也被列入研究规划日程表。区间内一般铁路及连接线将得到有序完善。在公路建设方面,2010年前,南京都市圈内将建成宁淮高速公路、宁蚌高速公路、宁常高速公路二期、宁杭高速公路二期,扩建宁通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南京段,建设宁杭高速公路镇江段、镇江-溧阳高速公路镇江段。南京至宣城高速公路高淳段、扬州-滁州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镇江段、马鞍山-溧水高速公路、马鞍山-溧阳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芜铜段、芜太高速公路芜雁段等相继开工建设。在区域公共交通网方面,下一步都市圈8城市将商讨变跨省长途客运为区域公交运输,一张IC卡可刷遍都市圈8城市,实现区域交通的公交化。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巢湖四市与南京在交通、水利、旅游、科技卫生、新闻、司法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南京在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的空间布局上,为安徽的许多城市预留了高速通道。
过去几年安徽靠近江浙的城市各自寻机对接长三角,主动承接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取得了实效。如黄山市与长三角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明确提出“取消旅游壁垒与进入障碍,建成中国首个无障碍的跨省市旅游区,最终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宣城市积极与长三角市场相接、体制相融、产业联动、人才互通,着力打造面向苏浙沪的工业协作配套基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宿州市以徐州都市圈建设为契机,积极谋求错位发展,与徐州重点加强煤电、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建成徐州的菜篮子、果园子和配套产业基地。其余各市也都在积极探寻融入长三角的最佳切入点。芜湖市积极与上海市扩大交往,芜申运河(芜湖至上海)正在动工,计划2010年竣工。芜申运河一旦建成,我省到上海和苏南地区的航线里程,比绕道苏南运河缩短100公里。
三、安徽省城市群在泛长三角中的作用地位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不仅是对安徽多年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战略的肯定,更预示着泛长三角区域全面合作发展的前景将呼之欲出。在泛长三角的框架下,安徽将从融入走向参与。安徽将不仅仅是融入长三角,而是成为泛长三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与融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前安徽主动东向发展,长三角可能认为不需要安徽。现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安徽就是以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出现的。因此,安徽要调整发展战略,改变过去各个城市分散融入的方式。就安徽城市现状论,单个城市融入长三角难度大而价值小,而以群落化或称组团化方式则可能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长三角,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区,而是一个大的城市群。城市群是以快速交通通道网络和高效通信网络为基础,城市之间交通通信方便快捷。现阶段,安徽对接长三角、建设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最好的方式是加强自身城市群建设,打造安徽的增长极城市群,构筑与长三角以及国内城市发展群落化趋势相同的平台,形成一般制造加工业基地来承接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这样既有利于安徽加快发展,也有利于原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换。
近几年来,安徽已初步形成三个城市群雏形: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并且这三个城市群有进一步相互融合的趋势。最近,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提出了“关于构建江淮城市群的设想”(1)。在全国最新一轮区域发展方略大调整的背景下,这一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蚌埠为次中心,涵盖部分沿江城市以及沿淮城市的区域,在未来将成为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今后10至20年,安徽已初步形成的三个城市群在东向发展中将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江淮城市群,并且渐渐与长三角合并。
1. 省会经济圈
省会经济圈,可分为小圈和大圈两个层次。小圈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环绕半径100公里左右的六安、巢湖两个市以及相关的地区为覆盖区域,背靠大别山,面向长三角。省会经济圈还可以从更宏观的层面上来思考,那就是大圈。大圈是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两翼,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江淮城市群的区域(2)。现阶段建设的重点是小圈。发展经济圈,逐步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融合,共建泛长三角。抓住长三角西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参加与上海的直接分工协作体系,在与南京都市圈的竞争中保持分工协作,接受长三角的扩散效应。同时,省会经济圈要与省内的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协调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省会经济圈与长三角的耦合与联结,最终将省会经济圈发展成为泛长三角的次级中心城市群,充当泛长三角和中西部扩散交流的“桥头堡”。
2. 沿江城市带
作为安徽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由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及宣州等城市共同组成的沿江城市带,应充分发挥长江天然通道和沿江港口城市优势,成为接轨长三角、建设泛长三角的领头区域。主要定位于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原材料基地和出口加工区,重点围绕汽车、家电、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配套基地。加快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创造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平台。突出建设重点城镇密集区,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实力,增强辐射带动力。沿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目前,沿江城市带已经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奇瑞汽车集团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一方面强化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沿江城市带是条件最充分,最便捷,效益最高,最有前景的地区。
3. 沿淮城市群
沿淮城市群包括蚌埠、淮南等城市。沿淮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着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目前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79.1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99.4%,居华东地区之首。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1亿吨,位居华东第一,被列为全国大型铁矿基地。已探明的其他矿产资源有金、银、铜、莹石、云母等。沿淮城市群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乡村适龄劳动人口1256.41万人,占全省的44.55%。沿淮城市群承东启西、贯穿南北,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开拓大市场和发展大流通的优越条件。在建设泛长三角中,沿淮城市群的煤炭、电力、重化工、生物化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将能发挥重大作用。
(1) 程必定.关于构建江淮城市群的构想[N].新安晚报,08-06-23
(2) 韦伟.建设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J].咨政,2007,(12).
参考文献
[1] 韦伟.安徽与长三角的历史关系和角色定位,安徽省政协材料汇编 2008年5月.
[2] 骆飞.长三角经济对外辐射情况及展望,安徽省政协材料汇编 2008年5月.
[3] 张道刚.泛长三角猜想[J].决策,2008,(4).
[4] 程必定.长江三角洲与下游地区大城市带及安徽与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景[J].战略研究,2008,(1).
(责任编辑 吴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