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明
一、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势在必行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泛长三角概念,这是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打造世界级的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的经济核心区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是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只分布在国家的某些区域中,主要是以大城市群为中心的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核心经济区之间的竞争。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核心经济区(波士顿——华盛顿、圣地亚哥——旧金山、五大湖区)的GDP总量约占全国的65%,日本三大核心经济区(东京、阪神、名古屋区)的GDP总量约占全国的69%,而我国三大核心经济区GDP总量仅占全国的39%,泛化以后占全国的70%左右(香港、澳门生产总值不计算在内)。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必须加快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经济区。
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现实选择。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是增长极理论在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布局的具体实践。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地区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目前我国重要的三大发展区域。其中,泛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2007年,该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5.5%,地方财政收入占27.7%,进出口占48.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57.7%。作为泛长三角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2007年,长三角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72亿元,占全国的19%,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各占全国的10%,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接近珠三角和京津冀的总和。长三角创造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47%的贸易顺差,吸引了超过50%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中心城市上海,经济和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能力都远远超出珠三角和京津冀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来,泛珠三角地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很明显,最重要的是龙头城市不够明显,内陆地区也难以像港澳地区那样遵循国际惯例实施宏观经济管理,而且粤北粤西山区成为广东省南北贯通的一个天然屏障。环渤海地区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引领下,越来越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块区域所展现的更多是东北亚经济合作,每个城市都以自身的对外合作为主,缺少一个大的龙头城市,特别是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还很多。而泛长三角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总量,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和流域经济潜力巨大,最有条件实现优先整体高效发展,能够担当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强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主力军。此外,刚刚出台的长三角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要进一步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可以辐射和贯通东中西部,能够成为国家层面具有带动作用的发展战略。
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是拓展长三角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梯度推移理论表明,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产业和资本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是一种客观趋势,低梯度地区为高梯度地区的进一步腾飞构建了宽广深厚的战略“腹地区”,为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广阔的战略空间。长三角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积聚了强大的经济与社会功能。2007年长三角GDP超过6000亿美元,接近香港和台湾的总和;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07年长三角经济增速达15.2%;经济发展水平高,2007年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龙头城市上海近8600美元;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比重为3.4:54.4:42.2。但其功能的发挥、释放与进一步提升,却遇到了土地、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长三角土地面积只有全国的1%,比安徽少21.4%。长三角是我国发生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地面沉降区内累计沉降已超200毫米,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上海、苏锡常、杭嘉湖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加剧了资源紧张压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废气、废物的排放量大且集中,江河湖海水质普遍恶化,酸雨、赤潮发生频率和面积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趋于恶化。2006年,沪、苏、浙环境相对净资产分别为-17%、-10%和6%左右(我省为23%左右)。长三角扩容是其自身提升功能、释放能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是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实施差别化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导致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即使在泛长三角内部差距也很大,包括苏北、浙西南和安徽等在内的长三角周边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2007年,上海人均GDP为65300多元,而浙江丽水、江苏宿迁、安徽六安人均GDP分别为18644、11178、7222元。这种梯度差距为长三角西向拓展提供了空间,目前有9条线自长三角向苏北、安徽纵深推进,这种被洪银兴教授称为“东方扇贝状”的发展取向,为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奠定了空间基础。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充分发挥长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发展分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推动这些地区的繁荣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同时,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客观上要求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快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也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为全国更大范围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因此,构建泛长三角经济区,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客观基础
泛长三角区域,是经济区域,而不是行政区域。经济联系走到哪里,泛长三角区域就延伸到哪里。目前安徽与长三角经济联系紧密,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具有较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1. 安徽与长三角有着“同为一体”的历史联系。340年前,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明清时期徽商足迹遍布长三角,苏浙商帮与徽商密切合作、风尚传承、竞争发展,“钻天洞庭遍地徽”就是很好的写照。长三角一些城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与徽商的经营直接相关,故有“无徽不成镇”之说。芜申运河的开凿说明安徽与江苏、上海的经济联系古已有之,明代“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更说明当时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分工。进入当代以来,安徽与长三角经济联系进一步强化。1984年安徽首次作为成员参加上海经济区省市长会议,就是最好的说明。其后,安徽就没有停止过东向取经的步伐。即使在1988年上海经济区撤销的当年,安徽仍然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的口号,继续开展与长三角的互动。在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后,安徽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成为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的省份。1992年,安徽实施“一线两点”的对外开放战略,推进重点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的合作。2005年安徽提出“东向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 安徽融入长三角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安徽居中靠东,沿江通海,是华东纵深腹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在地理区位上,安徽与长三角有着天然的联系。地理学表明,长三角是黄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水系及长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下游全长800公里,安徽段400公里,正好占了一半。从芜湖到上海的芜申大运河,把安徽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连在了一起。安徽与江苏、浙江接壤线长达2000 多公里,有7市23县(市、区)与苏浙毗邻。在交通区位上,安徽正在形成对接长三角的快速交通网络。合宁高速动车组8月份已经开通,合肥到南京不到1个小时,到上海不到3小时。12月23日,合武铁路进入列车动态试验阶段,正式通车后,合肥到武汉只需2小时。再过两年,京沪高速铁路、合淮蚌高速铁路改造成功,合肥到北京只需要不到4小时,就可以实现“1234”快速通达的目标。到杭州,明年底或者是后年就可以实现2小时的车程。另外,南京至安庆城际客运专线已经开工,这条铁路建成后,安徽与长三角实际上将融为一体。在经济区位上,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产业转移的两大通道——双陆桥经济带和长江流域经济带,首先都要经过安徽,安徽最有条件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试验区和示范区。
3. 安徽近年来与长三角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首先,长三角向安徽产业和资本转移呈加速态势。2005年安徽来自长三角的3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为349.8亿元,2006年为508.8亿元,2007年来自长三角的1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到868.7亿元(占全省的54.5%),2008年1-10月已经达到1218亿元(占全省的55.9%)。其次,安徽与长三角在旅游、劳务、能源、物流、通讯、科技等方面联系紧密。长三角已成为我省旅游最大的外来客源地。2007年来皖旅游人数达2402万人次,占我省外来客源的52.6%。安徽70%以上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2007年我省跨省外出务工1000万人,其中有760万人流向长三角,仅在上海的就超过210万人。2007年,我省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34%的煤量、11%的发电量输向长三角。在科技方面,今年5月,长三角区域创新联席会议决定,安徽参与《2008年度工作计划》中的六项工作。安徽与长三角融合度不断提高,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4. 安徽与长三角在国际上被视为一个整体。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把皖、苏、浙、沪看作一个整体。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56个国家驻沪总领事馆中,有29个领区地域范围是“沪浙苏皖”,占驻沪总领事馆的52%;在其余27个总领事馆中,领区地域范围包括安徽的还有17个。也就是说,领区地域范围包括安徽的驻沪总领事馆为46个,占驻沪总领事馆的82%。
三、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大有作为
泛长三角的范围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但无论哪种方案,安徽都被列入其中。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近期,可重点打造“六大基地”。
打造泛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基地。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油料和棉花产量居全国前列,常年粮食产量在500亿斤以上,2008年达到604.7亿斤。安徽是长三角重要的“米粮仓”、“菜园子”,年调出粮食100亿斤左右,每天超过200吨水产品、400吨蔬菜销往长三角,常年生产的猪牛羊40%以上销往长三角,其中外销上海的农产品占上海输入农产品的10%,外销南京的蔬菜占南京市场的40%。随着长三角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安徽作为泛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打造泛长三角能源原材料基地。长三角能源、原材料缺乏,95%的一次性能源和30%的电力要从外部调入。安徽煤电和原材料资源丰富,能够为长三角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长三角煤炭资源80%来自安徽,安徽煤炭产量占泛长三角产量的70%以上,两淮亿吨煤炭基地已竣工投产;电力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三个500千伏和一个1000千伏东向电网通道正在加紧建设;钢材年产量近1800万吨,水泥超过5000万吨,化纤超过10万吨。2007年安徽煤量的34%、发电量的11%输向长三角。2005-2007年,仅淮南矿业销往江苏的煤炭就分别达到763、805和857万吨,销往浙江的煤炭分别达到398、604和683万吨。2007年我省向华东电网输出电量107亿度,2008年预计达到300亿度,同比增长180%,2009年预计达341亿度;“十一五”期间,“皖电东送”规模将达到720万千瓦,远期将突破1000万千瓦。我省与长三角要素互补,成为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符合泛长三角加快发展的市场需求。
打造泛长三角产业集聚基地。随着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的逐步提高,长期支撑长三角地区快速增长的低成本优势削弱,产业向内地转移呈现出加速态势,而安徽具有较好的承接条件。安徽紧邻长三角,综合商务成本比长三角低40%左右。全省开发园区具有较强的产业承载力,有省级以上开发区89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分布在全省16市93县(市)区,对县(市)覆盖率88.6%。产业基础较好,冰箱、空调、彩电产量分别占泛长三角的41.1%、35.7%和34%,汽车产量占30.1%,可以在汽车制造业和家电等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分工中担当重要角色。我省正在积极推进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最佳平台。目前长三角已成为我省最大的省外资金来源地。2007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到位资金869亿,占我省到位省外资金的54.5%。2008年1-10月份,引进长三角1000万以上项目共4554个,实际到位资金达1218亿元,同比增长97.2%,占我省到位省外资金的55.9%。为了进一步扩大承接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水平分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关联,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通过垂直分工,提高产业配套的水平和规模,在产业链内部拓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协作;通过专业分工,增强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优势产业的集聚能力;通过产品分工,优化行业内的生产布局,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打造泛长三角交通物流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是中部崛起10号文件对中部地区的定位之一。我省区位优势突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到2008年底有12条高速公路对接长三角,与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接口近20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63公里,跃居全国第九,北沿江高速、杨绩高速等一批跨区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铁路营业里程2668公里,以合肥为中心的合武、合宁、京沪(合蚌延伸线)、京福(合黄段)等高速客运专线骨架即将形成,前不久我省与铁道部签署确定的新一轮战略性合作建设项目,如京沪、京台、合宁等高速铁路(安徽段)列入国家规划,到“十一五”末,安徽将有15条高速公路和7条高速铁路通向长三角,民航航线有4条通往上海和浙江。最近,我省抓住中央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成功争取宁宜城际铁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九华山支线机场、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等一批项目获准开工,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区域性物流基础条件更加优越。今后五年内将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以上,形成高速公路骨架,实现绝大部分县城半小时上高速,同时改造干线50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提高通达深度;五年内将新增铁路1000公里,在中西部率先建成高速铁路网框架;积极推进长江、淮河黄金水道开发利用,加快芜申运河和沿江港口群建设,五年内预计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亿吨。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我省加快建成贯通东中西的物流枢纽。
打造泛长三角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安徽创新技术资源富集的优势,着力打造泛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科学研究与试验中心,泛长三角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服务中心,泛长三角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泛长三角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泛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中心。2001-2007年,我省流向长三角的技术交易额从7934万元增加到16334万元。随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我省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会进一步密切。在国家加大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背景下,将我省打造成泛长三角区域内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条件愈加成熟。
打造泛长三角旅游休闲基地。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按照国际通用的旅游资源丰度法测算,我省在泛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和浙江省同处第Ⅰ级,江苏和上海分别处于第Ⅱ级和第Ⅳ级。目前我省黄山、池州等四城市已加入长三角旅游城市联盟,长三角已成为安徽旅游最大的外来客源地。2007年长三角来皖旅游人数达2402万人次,占安徽外来客源的52.6%,体现了长三角民众对安徽旅游的巨大需求。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旅游设施不断升级,我省的旅游资源优势会加速转换成旅游产业优势,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后花园的地位会进一步巩固。
四、承接产业转移务求实效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领域广泛、前景广阔。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参与方式是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抓住沿海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宝贵机遇,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可实现以下综合效应。
注重跨越式承接。承接产业转移要与推进我省跨越式发展目标相结合。我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求在信息化、全球化推动下,尽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重点加强对先进技术和高端制造或研发项目的转移承接,鼓励长三角地区企业来我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配套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更多长三角地区企业来我省设立总部、采购中心以及研发基地等。
注重选择式承接。承接产业转移要与我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宝贵机遇,紧紧围绕“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目标,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凸显安徽优势,体现中央对安徽定位的产业和项目。通过承接转移,优化我省产业布局,为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打基础,谋长远。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那些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和处于产业链条最低端的项目进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尽快使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企业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加快引进我省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我省的企业竞争力,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能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安徽自主品牌。
注重集群式承接。承接产业转移要与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培育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能力的捷径。从我省实际出发,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家电产业集群;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更多产业集群。芜湖机械工业园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园区通过完善产业配套建设,推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延长和拓展产业链,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短短两年时间内,在园区内集聚了600多家机械业或相关配套企业,成功实现了集群式承接。
注重提升式承接。承接产业转移要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在积极参与水平分工的同时,注重提高分工层次,提升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站位。特别是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好我省科教资源优势,面向沿海地区吸引项目和资金,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结构。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改造提升我省传统产业,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中,实现资源有效重组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在引进中改进,在引进中提升。无为煤基地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就是一个范例,该项目由上海华谊集团投资兴建,将我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当前世界先进技术结合,建立一个技术领先的现代化工园区,一期工程总投资58亿元,建设年处理原煤94万吨的煤气化装置,年生产甲醇60万吨、醋酸50万吨和醋酸乙酯30万吨。
注重联动式承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要与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我省承东启西的优势,使我省成为东部和中西部合作的桥梁。特别要加强和西部地区及中部其他地区的经济协作,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及中部其他地区的企业来我省投资兴业,为它们开拓长三角和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国内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如近几年我省引进的蒙牛、伊利、双汇等名牌企业,都是看重了我省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
五、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
目前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进展顺利。刚刚出台的长三角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8月底至9月初,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沪学习考察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是争取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呼吁,得到两省一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12月15日,我省首次参加了“200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并且确定我省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有关活动,积极探索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目前,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已经将安徽纳入规划范围。我们要趁热打铁,加快建设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拓宽合作领域和范围,为我们的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下一步关键是在开展分工合作的成效上下功夫,要有政策、有举措、有成效。
探索泛长三角合作机制。尝试建立三个层面的协调机制框架,即吸纳安徽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决策层)、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协调层)和座谈会框架下的各专题组(执行层),参与拟定泛长三角合作方案,协同推进泛长三角重大项目。同时,力争将沪苏浙联合编制的区域规划涵盖安徽,共同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金融合作、人才交流等重要事项。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对接。积极争取纳入长三角交通设施网络化建设范畴,进一步畅通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道对接,利用这次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契机,力争规划建设一批有利于改善我省与长三角地区交通条件的基础建设项目,包括我省与长三角的铁路客专和枢纽建设、高速公路联网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芜申运河建设以及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等事项。
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升级过程具有典型的雁行特征,即产业升级首先出现在雁头(上海),其次是两翼(江浙)。由于缺少了雁身地区来承接两翼地区的产业转移,长三角的雁行模式并不完整,进而也制约了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制造业升级速度。如何完善和伸展其雁行路径,将成为该地区下一步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安徽凭借广阔的腹地和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从而成为提振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雁身。目前,我省正在积极推进涵盖9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努力探索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制、新模式。这将有利于安徽加快发展,有利于长三角加速经济转型、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得到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要力争尽快取得显著进展。重点培育一批功能明确、配套便捷的承接产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做好“筑巢引凤”工作,使示范区真正具有示范价值和品牌效应。要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建立产业转移奖励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器建设奖励。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可以考虑吸引沿海开发区到我省开发区设立园中园,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实行税收和利润分成,也可以将我省工业园区委托沿海开发区进行经营管理。
优化承接产业转移配套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有效降低综合商务成本,保证转移过来的沿海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加快承接平台建设,坚持交通先行;做强承接载体,夯实产业基础,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专业化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推进以商招商,切实服务好已经承接的企业;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为投资者及家属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及医疗等服务。强化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强化政策落实和承诺兑现,强化与沿海地区的“无缝对接”,让投资者能够在公开透明高效的环境中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推进泛长三角具体项目合作。当前泛长三角合作的制度条件远未成熟,可以借鉴欧盟最初从建立钢铁联合体入手的做法,从可以为双方带来较明显的直接利益的一些具体项目入手。近期可深化安徽与沪苏浙之间在旅游、劳务、科技、电力、区域城际快速交通、航运、原材料深加工、现代服务业、区域污染治理以及联合建立我省“内陆干港”等方面的具体合作。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既是在更高层次、更广意义上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主动之举,也是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有效之举。在当前经济大调整时期,我省优势企业可以借机实行低成本扩张,推动跨省跨境并购重组。重点支持马钢、铜陵有色等条件成熟的大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组建我省跨国公司;支持合肥水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凭借尖端设计、先进设备和高效管理,在海外市场打响自主品牌;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内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参与境内外经贸合作与战略性资源开发。
(作者系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