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扩张 苏宁还需谨慎!

2009-02-25 06:32刘宏君
中外管理 2009年2期
关键词:黄光裕国美苏宁

刘宏君

万事皆有度,苏宁的选择不应该是

最快速的扩张,而是最合理的扩张。

黄光裕栽了,苏宁的机会来了!

一是国美管理层疲于应付“黄光裕被拘”事件,难于集中精力应对年关之战;二是老板出事,国美品牌受损,微妙影响着消费者的品牌取舍;三是近两三年,苏宁的运营效率和偿债能力都略高国美一筹,现金流充足,必将更受供应商的优先支持;四是前期国美在行业高峰期扩张过于激进,多次大规模收购,可能将面临更长的业务整合期;五是2010年国美还将面临46亿元的可转债偿还压力,将给公司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和管理压力。这些显然为苏宁“争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这样的行业大局面前,虽然经济大势正值严冬,苏宁也不会放弃这一超越国美的好时机,这是常理。

在全球经济不见好转的情况下,采取以退为进的稳健策略固然无可厚非,而逆势扩张、顶风扬帆的风险策略,也值得在理性评估后进行尝试。守正结合出奇,先守正再出奇,是事实证明更有效的企业战略之道。

问题的关键是:苏宁将如何扩张?

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一直以来,苏宁相对国美,采取的是稳健的扩张战略,并完善与此相对应的更高网点质量,更加完善的后台支撑,包括:信息系统对整个经营管理流程的控制和优化。这也使得苏宁能够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笑傲寒冬,并且看来将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

国美为了扩大规模,先后收购了众多的家电卖场,但收购之后的整合并没有跟上,利润也没有提高。而苏宁的规模不如国美,却有了高于国美的利润。现在看来,国美吃了太多但消化并不好,而且引起了连锁腹痛,真还不如不吃。

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这句简单的话无疑可以得到广泛的认同。张近东说:苏宁此次扩张不仅是内涵式扩张,也有外延式扩张。那么,到底是坚持自己的传统优势,还是冲昏头脑傻到成为“国美第二”,这是苏宁成败的关键因素。

须知,规模大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重要的是利润。苏宁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自身本就引以自豪的根本坚持下去,找到苏宁企业发展的合理速度。

回归商业本质

许多企业在面对新的机会诱惑之时,往往会偏离已有的商业轨道,对于自己是什么、自己是干什么的认识不清。这也是目前苏宁必须注意的问题。

电器连锁的商业本质就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让顾客购买电器更舒服、更方便。苏宁也立足于此,所以苏宁花大力气建立了信息化系统。系统是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比如一个细节:如何让所有员工包括厂家促销员对苏宁的系统都能熟练操作?不断引入的新人如何及时培训?这些“小问题”能否解决,将决定苏宁服务的“大质量”。而服务,又是商业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家伟大的公司并不是靠运气或赌注来赢得未来,而是靠人,靠培养人。一直以来,苏宁重视人才的培养,但对人才的重视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尤其是在企业的扩张期。

在家电连锁的产业链中,过去,国美、苏宁收取的促销费、进场费、返利、店庆费等费用让供应商苦不堪言,而且国美更是经常延后支付供应商的销售款。这种靠“压榨”供应商而不是为消费者提供价值的运营方式,是不利于整个家电生态链发展的。而反思今天黄光裕的窘境与因果,我们就会发现:商业竞争一旦跨入你死我活的窄门,危机就不远了。那么,对苏宁来说,现在必须深刻反思“头脑”:现有的连锁商业模式还能支撑自己走多远?而不是单纯讨论还能圈多少地的“四肢”问题。

苏宁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万事皆有度。苏宁的聪明选择不应该是最快速的扩张,而是最合理的扩张。苏宁,要坚守“冷静”。

责任编辑:杨 光

猜你喜欢
黄光裕国美苏宁
黄光裕归来!
5000亿元“小目标”国美能否实现?
黄光裕还未归来,国美先与京东交好
苏宁极物旗舰店
苏宁并购亦喜亦忧
简单车:争做汽车界的“国美”
苏宁通“网”简史
our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