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2009-02-25 06:32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形成原因现状

黄 培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有效进行、防患资产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措施。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探究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形成原因;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真实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内部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所谓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管理具有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个职能。控制工作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是从总经理到每个主管的职能。“管理工作的控制职能是从事对业绩的衡量与校正,以便确保企业目标和为达到企业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内部控制的两个基本内容是职责划分和制定工作标准。内部控制的根本作用是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活动,以保证事态的发展符合计划的要求,它要求按照目标和计划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找出消极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防止损失,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能合理地保证董事会及管理阶层了解该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过程和对外公开的财务报告真实,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好像内部控制的作用仅仅在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及保护资产的完整上。事实上,防止舞弊虽然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是,内部控制最本质的作用仍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兴利与防弊两个方面,兴利是最主要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主要表现

我国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可归纳为四种类型:(1)健全型。这类企业内控制度健全或比较健全,内控关键点有效,没有薄弱点,内控作用明显、效果好;(2)有限型。这类企业内控制度较为健全但不严密,有些关健控制点存在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属于这一类型;(3)参照型。这类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也没有形成书面制度,更多的是参照同行业的一些规章或做法;(4)缺陷型。这类企业内控制度没有建立更没有执行,或虽已建立但极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内部管理混乱,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互相牵制、相互制约和互相配合。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领导的管理意识淡薄,不遵守内控规定,不按程序操作,频频使用例外原则,导致内控制度威慑力下降。再加上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造成制度落而不实、有章不循的状况。

2.企业内控制度不科学

多数企业所设置的内部控制不具备一个整体的框架,仅停留在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上,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些控制的“死角”始终不触及,内部控制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机制。在内容上,多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控制,忽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的控制。

3.企业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控制度不够重视,导致内控制度残缺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把制定的制度当作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挡箭牌”,使其图有其名。而遇到具体问题强调灵活性,不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如何,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4.企业内部控制内容不规范

一些企业内控内容不规范表现在:(1)货币资金收付和保管业务的授权批准不规范。不相容职务没有彻底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缺乏相互制约、相互监督。(2)实物财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不规范。财产验收人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和处理等关键环节存在很大漏洞,财产被盗、毁损、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3)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不规范。重大投资名为集体讨论决定,实为企业负责人一人说了算,对投资立项、评估、决算、实施和投资处理等环节的控制松驰,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4)工程项目决策程序不规范。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工程项目预算、投招标、质量管理等环节控制乏力,导致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过程中舞弊行为。(5)筹资活动不规范。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筹资规模、结构、方式,只讲资金数的多少,不讲资金成本高低,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6)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设置控制程序不完善,增加了采购风险;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定价原则不规范,不能充分考虑和发挥会计人员的意见和作用。(7)成本费用基础工作不规范,造假现象严重;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不规范,担保存在随意性,潜在的风险很大。

5.企业内部控制方法有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缺陷主要表现为:(1)不相容职务兼职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形成相互制衡机制;(2)企业内部各管理层超越授权范围行使职权,经办人员超越授权范围办理业务现象时有发生;(3)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不适当或执行不严格,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作用;(4)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执行程序不规范,分析和控制差异不及时,改进措施滞后且无力,影响了预算的完成或超额完成;(5)财产不坚持定期盘点制度,抄账盘点和虚假盘点、财产记录不实、账实不符、各种财产被集体或个人侵吞的现象时有发生;(6)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风险识别能力不强,防范措施不力,不能全面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7)内部报告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不严格,内部报告的时效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不强。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和输出、文件的储存与保管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存在漏洞和隐患。

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就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可以说内部控制是失效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失效,“内部牵制”制度没有建立和落实,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核算不实,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的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内部控制人”现象,大股东任意操纵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经营管理混乱。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造成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损失;(3)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加上内控制度上的漏洞,给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贪污、挪用、侵占企业资产以可乘之机,导致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违规违纪现象屡有发生。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形成法制制约的大环境

我国经济立法虽已形成了基本体系,但执行却缺乏力度,因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情况没有具体界定标准,造成有法难依,执法不严,以致有关法规条文空泛,从而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比如:《会计法》中有三处提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问题在于,怎样才算“情节严重”?情节的判定缺乏量刑标准。

2.违反内部控制的原则

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具体表现为:(1)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有的企业为应付局面而走过场,脱离本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实际,照抄、照搬其他企业内控制度。(2)违反全面性原则。有的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全面涵盖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且控制重点不突出。(3)违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有的企业内部机构、岗位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职责不清,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4)违反成本效益的原则。有的企业成本控制失真,利用成本调节利润的现象相当普遍。(5)违反时效性原则。有的企业内控制度一经建成就一了百了,没有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或管理要求的提高及时修订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因此内控制度便失去了时效性。

3.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内部人或控股股东控制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控股股东“一股独大”,有些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造成内部控制失效。

4.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一个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单位领导则是这个主体的权力行使者,单位会计人员是处理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实施会计监督、执行具体会计法律制度的人员。虽然会计人员与为之服务的会计主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基于与领导人之间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中存在矛盾也就显而易见了。一方面会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力求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执行单位领导人的命令。这两方面,谁重谁轻,如果处理不好,会计信息的真实就很难保证。“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充分反映了会计人员的处境。再加上现在机构重组,有些单位不再有“上级主管单位”,因此会计人员有时不得不随波逐流,使会计监督变得苍白无力。

5.对内部控制实行再控制未到位

一些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没有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来具体负责,致使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一片空白。有的企业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和专职内审人员,然而企业内审人员是对厂长、经理负责,受制于厂长、经理,工作缺乏独立性,不能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和问题及执行的有效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难以发挥企业内审的作用;有些企业虽配备了内部审计人员,但其素质较低,致使内审部门形同虚设;有的企业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等原因,宁愿内部控制带病运行,也不愿意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为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行进行评价;有的企业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选择

1.完善企业内控环境,加强内控文化建设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其主要内容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同时,要强调“软控制”与人的重要性,因内部控制深受控制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保证企业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和道德观,是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既要重视人的能力素质的培养,又要重视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建设。企业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对人员的选择、使用和培养,这不再只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它也日益成为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机组织部分。

2.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具体来说,将有助于控制标准的建立和修正、控制活动成效的评定、控制报告的拟定以及改进建议的及时传达。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他们能够顺利履行其职责。

3.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企业法》关于内部监督的要求和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规定,企业应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实物接触和保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职责分明;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控制制度,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方法和工作目标,并定期进行考核。企业不仅要有完整的内控制度,且要使企业内控制度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画在墙上,对违反内控制度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顺利执行。

4.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任务是要约束大股东的行为,而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按照证监会的要求给独立董事配一名会计专业人员担任,这是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经营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决策管理,并受到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一事一物都循轨运行,从而保证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在内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在非公司制的国有独资企业,应强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监督职能,实行财务公开,增强经营者的自控意识。

5.关注员工素质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COSO报告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亦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执行者的素质,只有具备公正的立场、专业的素质、坚韧的信念和排除障碍的能力,内部控制功能才能按预定的目标正常发挥,因此要提高内控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要加强内控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为使内审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审计委员会的领导,而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这样则能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6.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推进内部控制国家化

企业实行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既定的经营战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风险管理首先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其次,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经常对企业高风险区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最后,要善于转嫁风险,如购买保险等。总之,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贯穿并渗透于企业控制的全过程。为提高风险意识,公司或公司的上级管理部门应面向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员工,定期举办风险知识培训班,运用实证或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人人都重视风险控制、实行风险管理的人文环境。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控制形成原因现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