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慧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育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新课程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卓有成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实行民主化管理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曾经把班主任分为四种类型:警察型、保姆型、警察加保姆型、民主型。前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无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决策者、命令的下达者、惩罚学生的执行者,或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替代者。结果学生对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不买账,对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心不领情。班主任疲惫不堪,学生违纪依然禁而不止,学习仍旧消极被动。
新课程要求我们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化的管理,才能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师生互动。民主型的班主任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实行民主化管理呢?
1实行民主决策。班级的规章制度都由学生集体讨论通过,然后照章执行。这样,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这些规章制度又是经过学生自己民主讨论通过的,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学生都容易接受。
2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对学生该放手时就得放手,班主任不能总当学生的拐杖,学生的能力是在锻炼中提高的。例如,我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卫生小组,每组值日一周,组长由学生民主选举,谁拖地,谁扫地,谁倒垃圾,由组长具体安排。我还把学生按成绩平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不仅在学习上展开竞争,还负责作业的收发。班级不设立固定的科代表每个小组负责一星期各科作业的收发,由组长具体安排小组里的一个或两个学生负责哪门学科,让每个学生都能过一把“科代表”的瘾。这种“自我管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管理、受约束的对象,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积极性非常高涨。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同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作为班主任,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班主任这种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的高尚人格必然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有利于班级的管理。相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如果以貌取人,以成绩取人,以家庭背景取人,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也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班级的管理。例如,在学生比较敏感的座位问题上,有些教师在排座位时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照顾,担心这些学生坐到后面远了,坐在边上偏了,总是安排他们坐在中间。所以,第二、三、四排中间这些“黄金地段”往往被成绩好的学生垄断。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么防止其有什么“不轨行为”而被放置在教师眼皮底下(第一排)重点看防,要么被“发配”到远离黑板和教师视线的“边疆”,以求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助长了成绩好的学生的优越感,产生一种“特权”思想;二是挫伤了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这些学生有一种被“特殊照顾”或被遗弃的感觉,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我在排座位时,总是尽可能地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排在一起,而且经常调整座位,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坐“黄金位置”,每个学生也都有可能坐到“边远地带”。这既发挥了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影响、带动作用,也让学生觉得我很公平,极大地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一位学生家长给我发了这样的短信:“孩子经常回家说你对学生特公平,不认真学习就对不起你了。”我看了,有点感动,又有点成就感。
三、用爱心温暖“问题生”
所谓“问题生”是指学习成绩和遵守纪律都差的学生,班主任大多对“问题生”比较头疼,因为他们给班级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问题生”是班主任无法回避的问题,做好他们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对待“问题生”,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做好“问题生”的工作,必须对他们充满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用爱心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用爱心充实他们空虚寂寞的心灵,用爱心温暖他们冷漠的灵魂,用爱心抚慰他们浮躁冲动的内心。如果对“问题生”态度冷淡甚至敌视,方法粗暴、简单,动辄要学生写检讨、请家长,恨不得将其“扫地出门”。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班级管理难度更大。
对“问题生”充满爱心,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问题生”有的性格豪爽、助人为乐,有的劳动积极、关心集体,有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的具有文艺、体育等方面的一技之长。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这有助于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受人尊重、获得成功的渴望,激发学生从善、上进的积极性。
总之,班主任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