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文
摘 要:马克思仅仅把那些掩盖现实社会矛盾的思想、观念视为意识形态。马克思从早期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分析转向中后期对资本主义特定的意识形态(物化)的批判,揭示了意识形态掩盖下的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与劳动、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马克思的整个意识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尤其是历史性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自我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社会矛盾;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9)01-0039-05
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但马克思对其确切内涵始终没有给予明确而系统地回答,这给后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和争论的话题。从早期著作到成熟时期的《资本论》及其手稿,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一个核心思想:意识形态是掩盖和颠倒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的一种歪曲的观念。详细考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内在特质,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乃至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都是极为重要的。
一、一般意识形态:社会矛盾的掩盖
意识形态(Ideologie)直接来源于法国哲学家特拉西,这个德语词最早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1844年至1845年流亡巴黎期间,曾阅读并摘录了特拉西《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中的某些观点,主要体现在《詹姆士•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本中。随后一段时间,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对意识形态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对观念统治论进行了批判,最早表现在对宗教的批判上。马克思指出了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其原因就是人制造了宗教,宗教却反过来统治人,这其实就是宗教异化。所以,马克思要批判宗教,分析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
可是,在当时的德国哲学界,那些意识形态理论家们(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则坚信人类的真正问题出在错误的宗教思想,只要通过批判宗教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界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要打的真正战役是观念的战役,认为对所接受的观念采取批判的态度就可以改变现实,因而高估了观念在历史上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既然这些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镣铐一样,那么不言而喻,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要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1](P65-6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意识形态一词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提出青年黑格尔派之所以发生这种颠倒,就是因为从人类意识出发而不是从物质现实出发来研究观念论(宗教)。马克思指出:“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把自己的现实颠倒过来,那么这又是由他们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造成的。”[1](P72)可见,马克思批评的错误的宗教和观念论并非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谬误,这些颠倒的观念在真实的社会世界有现实的存在论基础: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与其相应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于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一样。”[1](P72)
马克思还从正面论述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P72)马克思认为,最初的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关系的一种意识”,同时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1](P81-82)
马克思接着分析了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现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它进一步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他们揭示出来。人们对货币的崇拜,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的普遍崇拜的结果,“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5](P113)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货币,马克思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中两个不同的流通过程——商品-货币-商品和货币-商品-货币——发现,在后一个流通过程中,最终从流通中获得的货币比原来投入的货币多,而这能产生多出的部分便是资本。后一流通公式G-W-G被称为“流通领域中出现的资本的总公式”,其再简化就是G-G,即生息资本,“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它的最表面和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6]从资本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资本家从市场流通中以一定货币购买回一定量的劳动时,其实就取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5](P269)
可见,资本拜物教的秘密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矛盾——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二者既互为条件,又相互否定。资本通过再生产自己的对立面再生产自己,正是这一矛盾的持续再生产过程决定着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功用[7]。
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矛盾的再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被制造出来,这一点可以通过揭示资本与劳动这两个对立面的相互联系得到证明。虽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发生在生产领域,资本与劳动的第一次接触却是在流通领域。在市场交换过程中,表面看资本与劳动在进行等价交换,而这恰恰是一种“市场假象”,马克思描述了这一假象:“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5](P204)可是,一旦离开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一言以蔽之,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观点是:生产关系中固有的剥削和不平等被流通领域中自由交换的外表所掩盖,于是出现了诸如自由、平等等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但是,流通领域的社会关系假象并不能真正掩盖生产领域的真实社会关系的本质。实际上,“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是被定位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作为一种物化了的社会关系,正如同货币和商品一样,在流通领域中赢得了自身的实现,但它们却是在生产领域被创造出来的”[8]。马克思进一步论述说:“在作为关系的资本中——即使撇开资本的流通过程来考察这种关系——实质上具有的特征是,这种关系被神秘化了,被歪曲了,在其中主客体是颠倒过来的,就像在货币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由于这种被歪曲的关系,必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被歪曲的观念,颠倒了的意识,而这些东西由于流通过程本身的变形和变态而完成了。”[9]
可见,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在流通领域的掩饰下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式的抽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中,第一个行为是交换,它完全属于普通的流通范畴;第二个行为是在质上与交换不同的过程[3](P233)。因为在交换中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对自己劳动的支配权,这种劳动是一定的劳动能力、一定的技能。而资本家用货币换进的这种劳动是活劳动,也是生产财富的一般力量,是增加财富的活动。也就是说,资本家获得的劳动支配权实际上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决不会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只能从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因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换来这样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使资本得以保存和倍增,从而变成了资本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力,一种属于资本本身的力。”[3](P232)
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真实的社会关系发生在生产领域中。而在交换领域和流通领域,这真实的关系却被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了,事实上存在的社会关系也因此被完全颠倒了。于是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所固有的并成为其特征的这种颠倒,死劳动和活劳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力之间的关系的倒置,是如何反映在资本家头脑的意识中的。”[5](P360)
三、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在否定、批判的意义上使用的,同时又强调意识形态的被决定性。“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P72)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这是因为他把思想的意识形态性质与那种认为所有思想都被社会所决定的观点牵连在一起。”[2](P22)如果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把宗教、哲学、道德等意识形态称为意识的某些理论产物和形式,强调意识、意识形态都是受社会存在决定的,那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强调考察社会革命时代的变革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可见,马克思是在与自然科学区分的意义上提出意识形态概念,意识的意识形态形式不能就其表面价值来理解,而是要根据生产的经济条件,从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中来理解。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要研究这一冲突及解决的途径,揭示意识形态的非科学性(抽象性、思辨性),靠研究社会——历史领域的实证科学。“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1](P73),马克思在中后期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政治经济学上,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探讨资本运动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这种异化及自我扬弃的内在机制,从根源处挖掘出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秘密,最终发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产物的意识形态也得到了清晰的阐释,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地位及其相互间的社会关系,具体地探讨社会历史领域,解释构成意识形态的理论学说和活动。资产阶级将其社会关系永恒化,将现存的社会现状看成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从而不可能按照社会历史的真正本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颠倒为物与物的自然关系的意识形态的历史(暂时)性给予了深刻揭示:“这种扭曲和颠倒是真实的,而不是单纯想象的,不是单纯存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观念中的。但是很明显,这种颠倒的过程不过是历史的必然性,不过是从一定的历史出发点或基础出发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但决不是生产的一种绝对的必然性,倒是一种暂时的必然性,而这一过程的结果和目的(内在的)是扬弃这个基础本身以及扬弃过程的这种形式。”[4](P244)
综观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如果说对宗教进行批判的马克思战略性地肯定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即和宗教及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相对),那么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后来的战略,就会强调历史,这两种战略是相互联系的,这在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点中明确地表现出来。”[10]
可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教科书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只是边缘性的,只是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提到。即使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也未很好区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和“社会形态内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所以很容易滑向意识形态的经济决定论的泥潭。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明确指出:“不从当作这种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地发展的特殊的形式来考察,所以就失去了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够既理解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也理解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例如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既然我们在力学等等方面已经超过了古代人,为什么我们不能也创作出自己的史诗呢?”[11]
马克思其实早就意识到作为自由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已发出希腊艺术和史诗直到现在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样的感慨[12](P29)。如何看待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古希腊的艺术等)?它是否具有完全超历史和超社会的永恒性?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不可能存在超历史性的或绝对的思维方式、理解力,思想(观念)必须以某种方式去接近其所在的具体历史境遇。马克思说过:“在土地所有制处于支配地位的一切社会形式中,自然联系还占优势。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优势。”[12](P25)可以说,宗教、艺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其实就是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阐明方式。“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这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什么被看作是自然,这种自然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而且人对自然的阐明又是以何种形式进行的,因此自然按照形式和内容、范围和对象性应意味着什么,这一切始终都是受社会制约的。”[13](P319)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一方面,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对自然的直接阐明要从当时的社会关系中来理解;另一方面,这些自由的精神生产的各种形态(艺术、宗教等)要更多地独立于它们从中必然产生出来的社会生活基础,即使这种基础消失以后,它们仍然保持较长一段时间。
如同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样,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被认识的,只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充分发展,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它。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到,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在希腊城邦社会真正发现并认识价值规律,只有在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不言而喻的是,只有当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物化不仅理解为资本主义的产物,而且同时也理解为暂时的、历史的现象时,认识没有物化结构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途径才找到了。(把对原始社会的科学研究同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只有现在,在重新获得没有物化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前景展现出来时,才有了可能在原始的、前资本主义的形态中发现那些其中已有这些形式——尽管在完全不同的功能联系中——的因素,并使从现在起才能按自身的本质和存在来理解它们,而使它们没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范畴的机械运用而被歪曲。”[13](P323)可见,只有将意识形态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与批判(揭露物与物之间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自由的精神生产(宗教艺术等)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联系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与阐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40.
[7][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4-15.
[8]张一兵:神会马克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57-258.
[10][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1.
[1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96.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责任编辑:何敬文